彭鎮青扁豆

彭鎮青扁豆

彭鎮青扁豆,上海市浦東新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彭鎮青扁豆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開始種植,是上海市地方特色蔬菜品種。青扁豆又稱沿籬豆、峨嵋豆、鵲豆等,炒煮后呈碧綠色,品相可人,吃口軟、糯、嫩,富含蛋白質、澱粉和多種維生素,具有一定抗氧化食療功效。

2016年8月16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彭鎮青扁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感官特徵

彭鎮青扁豆
彭鎮青扁豆
彭鎮青扁豆果型呈扁平、微彎、長橢圓形,肉質肥厚。豆莢外形美觀,有光澤,呈淡紫青色至紫紅色。炒煮後果莢由紫色轉為碧綠色,口感軟糯嫩滑,具獨特香味,味道鮮美。百莢重480克-600克。

品質指標

彭鎮青扁豆營養價值較高,內含豐富的蛋白質、粗纖維、膳食纖維、鈣、鐵、鋅、磷,及氨基酸、維生素C等,常吃能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其中含蛋白質達2.5-3.0克/100克,膳食纖維含量3.0-4.0克/100克,氨基酸含量1.2-1.5克/100克,維生素C 2.2-2.8毫克/100克,碳水化合物3.5-4.5克/100克,粗纖維1.1-1.5%。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彭鎮青扁豆產地地層為長江沖積層,由長江夾帶的泥沙在江海波浪、潮汐、流速的相互作用下不斷堆積而成。境內地勢起伏不大,地面高程差異僅在1-1.5米,總體呈現為東南高,西北低。土壤分為水稻土、鹽土和潮土三大類。
該區域土質由亞粘土和粉砂組成,主要以黃夾砂、砂夾黃兩種土壤為主,通透性強,保水能力強,利於青扁豆根系的生長,也利於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扁豆花開
扁豆花開
該區域土壤熟化程度高,全氮含量在0.15%-0.25%、全磷含量在0.06%-0.09%、全鉀含量在1.5%-2.1%範圍,青扁豆生長對三元素的需求較高,含有高含量有機質的土壤更適宜其生長。土壤的酸鹼度(pH值)變幅在5.6-8.5範圍,屬於弱酸性至弱鹼性,雖靠海較近,但經過長期土壤改良后,其土壤鹽分含量控制在0.2克/千克-1.5克/千克範圍,有利於青扁豆的生長。

氣候情況

彭鎮青扁豆產地處於北亞熱帶南緣,東亞季風盛行的濱海地帶,既有海洋性氣候特點,又有亞熱帶氣候特色。因受冷暖空氣交替影響,全年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光照充足、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有利於青扁豆的多熟、優質、高產。年平均氣溫15.7°C,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4.0°C;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7.8°C;春秋兩季平均氣溫在10-25°C。經過多年試驗觀察,18-28°C是青扁豆的最佳生長溫度,故該區域的溫度範圍有利於青扁豆的生長發育。
由於受季風影響,雨量比較適中,年降雨量1183.1毫米,平均雨日132天。每年5-9月份為汛期,平均月降雨量都在120毫米以上,5個月的雨量占年雨量的62%。一年中主要有3個多雨期:4月上旬-5月中旬的春雨期;6月中旬-7月上旬的梅雨期;8月下旬-9月中旬的秋雨期。青扁豆一般為管棚式保護地栽培,雨期在保證相對濕度適宜的情況下,棚內受到雨水的影響較小,盛花期花朵不易凋落,能明顯增加日後的產量,且減少病蟲害,保證了青扁豆的外觀品質。
該區域年最大日照數為2442.8小時,最少日照數為1745.6小時,平均日照數為2068.6小時;日照時數最多是7月、8月,平均每月在250小時以上,平均日照8.4小時,土壤地表年平均溫度19.0°C。青扁豆為長日照作物,尤其每年4-9月份長開花期和結果期對日照時間數要求較高,該區域日照數偏長,利於青扁豆的生長。

水文情況

彭鎮青扁豆產地屬黃浦江水系,為平原河網感潮區,河港縱橫交叉,東、南、北三面環水,境內水系發達,淡水資源豐富。境內30多條骨幹河道貫通,使汛期高潮擋得住,暴雨排得出、降得下。主幹河道東西向的有大蘆線、團蘆港等,南北向的有浦東運河、外隨塘河、白龍港、黃沙港、小泐港、馬泐港、泐馬河等。內河水的水質和水量由13座水閘引排調控,一般水位控制在2.5-2.8米。發達的水系保證了青扁豆生長所需的水分供應,排灌方便、利於生產。

歷史淵源


據《彭鎮鎮志》記載,1992年,民間一種似“貓耳朵”的扁豆傳入彭鎮。
1993年,該品種開始試種推廣,此後規模不斷擴大,產量攀升,因豆莢肥大、吃口軟糯、營養豐富而受到市民歡迎,人們稱之為“彭鎮青扁豆”。
1999年,泥城鎮(原彭鎮鎮)榮獲“中國青扁豆之鄉”稱號。同年,建立青扁豆研究所,專業研究青扁豆栽培新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提高苗體質量及座果率,增加效益。
二十一世紀初,上海紅剛青扁豆生產專業合作社誕生。自此,彭鎮青扁豆的發展走上了“產加銷研學”一體化規模建設的道路。

生產情況


2004年至2014年,彭鎮紅剛青扁豆累計總種植面積達19萬畝,累計總產量達60.85萬噸,累計總產值達22.87億元,帶動農戶1萬多戶。
2012年,彭鎮主要種植單位上海紅剛青扁豆生產專業合作社青扁豆種植面積達2.5萬畝,輻射到周邊的書院鎮大團鎮萬祥鎮老港鎮惠南鎮等和奉賢區四團鎮,帶動1.6萬多戶農戶種植青扁豆,實現總產量8.75萬噸,總產值2.67億元,平均畝產量3500千克,平均畝產值1.05萬元。
2016年,彭鎮青扁豆生產輻射周邊5個鄉鎮,1萬多種植戶,輻射面積1200公頃,年產量6.5萬噸。

產品榮譽


2005年,“彭鎮青扁豆”通過原國家農業部無公害產品、產地認證。
2010年,“彭鎮青扁豆”被評為上海市名牌產品。
2016年8月16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彭鎮青扁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彭鎮青扁豆農產品地理標誌地理保護範圍包括泥城鎮、大團鎮、萬祥鎮、書院鎮、南匯新城鎮等5個鎮所轄海關村等48個村。保護範圍位於東經121°57'54.23"-121°42'11.62",北緯31°0'46.53"-30°50'51.89",區域範圍面積1.5萬公頃。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彭鎮青扁豆
彭鎮青扁豆
1、產地選擇:建立以無公害農產品為基礎的生產基地,產地的空氣、灌溉水和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NY 5010-2002《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在符合條件的產地,選擇地勢高爽、排灌方便、土質疏鬆、土壤肥力中等、交通便利、兩年之內未種過青扁豆的田塊,按照種植經驗以稻茬田為佳。
2、品種選擇:選擇彭鎮青扁豆提純複壯后品種(即紅剛牌青扁豆)。
3、生產控制:彭鎮青扁豆生產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化肥必須與有機肥配合使用。全過程必須使用無公害農藥進行防治。生產過程必須嚴格按照NY 5010-2002《無公害食品 蔬菜產地環境條件》
3.1、育苗:採用常規營養缽育苗。
3.2 栽植時間: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
3.3 栽植密度:立架栽培,人字架或籬笆式。青扁豆的定植密度因栽培方式、搭架方式、整枝方法而有所不同。鋼管大棚栽培的青扁豆株形距為230厘米×40厘米,其定植密度為700株/畝;竹片大棚栽培的青扁豆株形距為250厘米×40-50厘米,其定植密度600株/畝;小棚栽培的株形距250厘米×30厘米,其定植密度為800株/畝。生產中常常視青扁豆的數量、留蔓數、整枝方法來確定定植的密度。
3.4 整枝方式:青扁豆栽培整枝留蔓方式有三種。早春大棚栽培的青扁豆苗達到五葉一心要摘心,選擇2-3個健壯子蔓上架。小棚栽培的青扁豆可摘心或不摘心,不摘心的可採用一主二蔓上架。主子蔓長到棚架頂20厘米摘頂心,20厘米藤纏繞尼龍繩上,促使腋芽分化早生孫蔓,孫蔓長到2-3葉時摘心,促使花芽分化,早生結果枝。無支架栽培的青扁豆,五葉一心摘心,孫蔓2-3葉摘心。
3.5 施肥:(1)基肥足:應用腐熟的優質農家肥作基肥,約2噸/畝。施用氮/磷/鉀比例合適的複合肥100斤或者磷肥30-50千克、碳銨20-30千克、鉀肥15千克,先施后深翻或者耕后在畦中間開溝條施。(2)分期追肥:苗期輕,花肥多,結莢期重。苗期追肥可施用二次提苗肥。清水為主,肥料為輔,大致以10%的比例,複合肥5-10千克,清水500-800千克配置。大棚栽培苗期禁止使用碳銨或尿素,防止肥害燒苗。開花期,畝施尿素10千克,距根一尺左右,開溝條施,再澆水(或複合肥15-20千克,頁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50-60千克)。結莢期重施肥。畝施尿素10-15千克,複合肥20-30千克,同時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50-60千克。採收后施尿素5千克或複合肥10-15千克,1-2次,促進花芽分化。(3)葉肥噴肥:為了提高青扁豆產量,每隔7天左右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噴3次;為了提高結實率,每隔7天左右噴施1%硼砂溶液,噴3次。為了提高固氮能力,每隔7天左右噴施0.05%鉬酸銨溶液,噴3次。(4)植物生長調節劑:第一次青扁豆採收后,若發現花序數量減少時,每隔7天用100毫克/千克(1克:1千克水)多效唑葉面噴施,共3-4次,能夠促進莖蔓粗壯,縮短節位,促進分枝,增加花序及產量。
3.6 水分管理:青扁豆屬直根系,根系發達,吸收肥水能力強,成株抗旱能力較強。(1)移栽前土壤必須深翻,移栽時適當澆水(移栽時澆搭根水)。(2)青扁豆生長進入高溫乾旱季節,青扁豆葉片在中午發生萎蔫時,說明土壤缺水,需要在早晚溝灌跑馬水。(3)開花結莢期是青扁豆需肥水量最敏感期,應根據具體青扁豆生長情況,適時追加肥水。(4)如遇梅雨季節、颱風期間、秋雨季節,要經常清理溝系,保持青扁豆田間達到雨停田干,田間始終保持濕潤狀態。所以大田水稻什邊田種植的青扁豆,產量要比其他地方的要高。環境、安全要求:農藥、肥料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4、採收及處理:根據計算果實開花至成熟的天數以及觀察果實的外觀,確定果實採收期,成熟的果實能充分表現出品種的特徵。採收后按照商品等級分級包裝。
5、生產記錄要求:生產全過程要建立生產檔案,對生產情況、病蟲害防治情況、投入品出入庫和使用情況以及技術措施進行全面記錄,以備查閱。檔案至少保存2-3年。
彭鎮青扁豆
彭鎮青扁豆
6、彭鎮青扁豆生產技術規範:本標準規定了彭鎮青扁豆的田塊選擇、種子處理、適時播種、肥水管理、整枝留果、病蟲害防治、採收和運輸等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於浦東新區符合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生產的彭鎮青扁豆。
6.1 播種:6.1.1 大田準備:6.1.1.1、大田選擇:大田必須選擇符合3.6要求,二年內未種植豆科類作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地。6.1.1.2 深耕:移栽前10天左右,在前茬清理完畢的基礎上,投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噸-3噸/667平方米,然後機械翻耕,深度為20厘米-25厘米。6.1.1.3二次旋耕:在移栽前5天左右每667平方米投入蔬菜專用肥30千克左右(氮:磷:鉀為10:8:7)進行第二次機械旋耕,旋耕后立即進行機械平整。6.1.1.4 機械開溝:移栽前2天左右,用開溝機開溝,畦寬1.7米,溝寬30厘米,溝深2.5厘米;每15米開一條腰溝,四周開圍溝,溝深30厘米,溝寬30厘米,要求二次成型;然後人工清理溝系,確保排水通暢。6.1.2 播種:6.1.2.1 種子處理:剔除霉籽、癟籽、蟲籽等,選用優良種子,播前曬種1-2天。6.1.2.2 播種時間:在初春,當地溫穩定在12°C以上時,選擇天氣睛好,土壤含水量80%-90%時進行播種。具體時間從1月上旬的保護地加地溫線育苗開始,一直延續到4月中旬的露地直播,可根據具備的生產條件而定。大棚電加溫線育苗,立架栽培的,播種時間安排在1月上、中旬。小環棚育苗的通常在3月上旬,地膜直播栽培的在4月上旬。6.1.3 直播:6.1.3.1 在準備好的畦面上按行距75厘米的標準,開深度為2厘米-3厘米深的播種溝,播種溝內澆足水(泥濕深度10厘米),然後按照株距30厘米的標準進行播種(用種量為3.5千克/667平方米),播種后立即覆蓋1厘米厚度的蓋籽泥(土壤顆粒直徑小於0.15厘米的園土)。6.1.3.2 鋪膜保濕:用地膜平鋪覆蓋在畦面上,以保濕保溫促苗。6.1.3.3 補水促苗: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70%之間,不足時可採用溝灌(沿著操作溝灌水)的形式補充水分,確保出苗。6.1.3.4 適時破膜放苗。
6.2 生長期管理(三個階段):6.2.1 營養缽育苗:制營養土,以菜園土+腐熟有機肥+生物鉀、過磷酸鈣、壟糠等以5:4:1的比例配製。播種蓋膜:干籽播於澆透底水營養缽中,后蓋1厘米干細泥,並蓋上薄膜。苗期管理:保持一定墒情(土壤含水量60%至70%)不足時補水,雨時無積水。保持適宜的溫度。白天25-35°C,晚上不低於12°C。意觀察蚜蟲,以1.7米為一畦,大行距1.1米,小行距0.6米,株距0.3米,每畝密度2600穴左右,每穴雙株。6.2.2 前期管理(四葉期至收穫前十天):水分管理:保持一定墒情(土壤含水量60%-70%),不足時補水,雨時不積水。開花前以蹲苗為主,適當控制水分(含水量60%)促進開花結實,座莢后要充分供應水分(土壤含水量70%-80%),使開花結莢增多。肥料管理:依據長勢酌情追施硫酸鉀7.5千克-15千克/667平方米或尿素3千克-7千克/667平方米。中耕除草:依據雜草生長情況進行中耕除草。病蟲發生與防治:注意觀察蚜蟲、紅蜘蛛豆野螟菌核病、病毒病的發生。6.2.3 後期管理(收穫前十天-收穫):肥水管理:進入採收期后追施速效肥,追肥結合澆水進行採收前期追肥2次,每次施三元複合肥50千克/667平方米。以使莖蔓在旺盛生長的基礎上,持續開花結果,尤其在第一次產量高峰過後(約在7月上旬)由於大量結果,生育減退,產量下降,更應增加肥水,並注意防病,延長葉齡。這樣就能在8月中旬出現第二次盛果期,並延續到10月上旬。
6.4 病蟲害防治: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在生產期間做好各階段病蟲的預測預報與田間調查工作。6.4.1 農業防治:合理安排輪作,清潔田園,選用抗病品種,培育壯苗。6.4.2 物理防治:彩色粘蟲板及頻振式殺蟲燈誘蟲,殺蟲,防蟲網防蟲。6.4.3 化學防治:化學防治應符合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用藥時注意適期用藥和對症下藥,優選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
6.5 採收、分揀、包裝:要求每天採收,以上午為宜,採收時豆莢要大小分開,老嫩分開。標準:豆莢長度已足,莢不老,莢有肉粒,莢面不飽滿。方法:用手按住豆莢的基部,輕輕向左右扭動,然後摘下。不能用手一竄拉下,以免果實受傷。分揀:剔除蟲害、僵斑、過老、受傷的青扁豆莢。包裝:小包裝:先裝盒,用保鮮薄膜包裹,每盒0.5千克,再裝青扁豆專用箱,每箱12袋。大包裝:用青扁豆專用編織袋吊封口包裝,每袋30千克。大小包裝上註明商品名稱、生產企業、執行標準、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堅持當天採收、分揀、包裝和銷售。
• 質量安全規定
安全要求:彭鎮青扁豆嚴格執行NY 5010-2002《無公害食品 蔬菜產地環境條件》標準。禁止使用以下農藥:六六六,滴滴涕,毒殺芬,二溴氯丙烷,除草醚,艾試劑,狄試劑,汞製劑,砷、鉛類,敵枯雙,氟乙醯胺,甘氟,毒鼠強,氟乙酸鈉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異硫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環磷,治螟磷,內吸磷,克百威,涕滅威,滅線磷,硫環磷,蠅毒磷,地蟲硫磷,氯唑磷,苯線磷,樂果水胺硫磷
包裝:包裝材料應符合國家食品包裝衛生要求,同時也應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彭鎮青扁豆的包裝應符合GB18406.1-2001《無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專用標誌使用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執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1)申請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區域範圍;
(2)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3)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執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議,在協議中載明使用範圍、數量及相關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1)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彭鎮青扁豆的名稱及公共標識圖等)。
(2)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和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履行以下義務:
(1)自覺接受登記證書執有人的監督檢查。
(2)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3)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證書。
6、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