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漣源市第一中學

湖南省漣源市第一中學

湖南省漣源市第一中學(Lianyuan NO.1 School)是一所全日制公辦的省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屬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學校於1946年創建於國師舊址上,原名省立十五中,1952年更名為漣源一中。1978年,湖南師院漣源分院借用漣源一中教室成立。2012年確定為湖南師範大學附屬藍田中學。

截至2014年12月,漣源一中佔地16.8公頃,有高中教學班64個,學生共4000餘人,在職教職工290人。

歷史沿革


1938年,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先生在此創立國立師範學院湖南師大的前身)1940年國師創辦附屬中學。1944年日寇逼近藍田,國師及附屬中學被迫西遷漵浦
國師舊址
國師舊址
1946年8月1日,湖南省教育廳下令,在安化縣藍田鎮“假國立師範學院及附屬中學舊址及其校舍增設省立十五中,以收容各國立中學湘籍學生及分發複員青年軍入學”。
1949年9月12日,安化縣中國人民解放軍前進指揮所派梁宇任校長,學校由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12月,學校奉令更名漣源縣第一中學。
1978年6月,漣源地區教育局從各縣市抽調幹部、教工32人,組成臨時領導小組,借用漣源一中教室,成立漣源師範學校大專班(2004年升格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
1980年漣源一中被確定為“湖南省重點中學”,2004年更名為“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2012年確定為“湖南師範大學附屬藍田中學”。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4年12月,漣源一中共有高中教學班64個,學生共4000餘人。
截至2015年12月,源一中佔地213畝,共有教學班73個,學生4200餘人。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12月,漣源一中共有在職教職工287人,其中在職特級教師5人,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8人。
截至2014年12月,漣源一中共有高級教師102人,一級教師118人,全國模範教師和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級優秀教師2人。
特級教師:李友雲、王曉林、姚毅等。

硬體設施

北大門
北大門
2005年至2011年間,漣源一中先後投入七千多萬元,征地80畝,修建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教師公寓、北校門。四棟學生公寓,擁有三千多個床位;修建了歐式風格的學生食堂,寬敞整潔窗明幾淨,可同時容納三千人就餐。藏書十餘萬冊的學校圖書館和閱覽室。標準田徑場面積17000平方米、擁有8條400米跑道。校園分為教學、生活、公寓、運動、辦公五大區。
學校1980年定為省電教實驗基地,從幾台幻燈機,到2014年12月已擁有多媒體教室78間、校園區域網一個,擁有網際網路終端入教室和教師家庭。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 高考
漣源一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一次性合格率97%以上,高考每年升學率達90%以上。2010年至2014年,漣源一中共為高校輸送一批本科學生1400餘人,二批本科學生2300餘人。
2015年高考,漣源一中參考學生1386人,600分以上62人,一本上線372人,二本以上817人,本科以上1088人。理科參考957人,600分以上62人,一本上線336人,二本以上660人,本科以上832人;文科參考429人,一本上線36人,二本以上157人,本科以上256人。理科最高分689分名列婁底市第一。
漣源一中
漣源一中
2016年高考,漣源一中參考應屆學生1284人,600分以上63人;第一批本科上線376人;第二批本科以上文化生上線804人,音體美專業生上線47人,二本以上合計上線851人;本科上線1048人。理科最高分673分,獲漣源市理科第一名、婁底市第五名,上清華北大錄取線;文科589分,獲漣源市文科第一名。3人上空軍飛行員錄取分數線;2人上民航飛行員分數線。
2017年高考,漣源一中應屆參考學生1272人,文化生600分以上48人,一本上線400人,其中文科45人,理科355人。二本以上832人,其中文科161人,理科671人。音體美等專業生上一、二本線49人。理科最高分687分,位列湖南省第14名,漣源市第一名;文科最高分637分,為漣源市文科第一名。
2018年高考,漣源一中參考考生1294人,600分以上147人,一本上線607人,二本以上988人(含體藝生18人),本科以上1126人。其中理科參考考生1021人,600分以上115人,一本上線531人,二本以上817人,本科以上915人。文科參考考生273人,600分以上32人,一本上線76人,二本以上153人,本科以上211人。理科最高分707分,列婁底市第一名、湖南省前10名,2人定錄清華大學;文科最高分657分,列漣源市第一名。
• 發明
學生柳衛等發明的“方便鞋套”獲國家專利,吳科設計的“刻度尺剪刀”獲中央電視台“希望之星”獎。
• 體育
漣源一中
漣源一中
1993年至2014年12月,漣源一中在省級體育比賽中奪得金、銀、銅牌400多枚,在全國體育比賽中奪得金、銀、銅牌30多枚,在國際體育比賽中奪得銅牌1枚,培養國家一級運動員7人,向高校輸送合格體育新生200餘人。2003年,獲中學生田徑賽女子團體第三名。
學校1993年和2013年兩次成功地承辦了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先後5次評為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為“全國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試點中學優秀學校”、“湖南省培養體育後備人才重點中學”、“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
• 文藝
截至2014年12月,漣源一中擁有器樂隊、聲樂隊、舞蹈隊,舞蹈《燭光頌》和《漣水英魂》獲省二等獎,《綠色的呼喚》獲省三等獎,器樂《卡門序曲》獲省一等獎、《黃河協奏曲》獲省二等獎,聲樂《紅梅花兒開》獲省二等獎,《甜甜的山歌》獲省三等獎,錄音合唱《獻給教師的歌》獲省三等獎,兩次躋身於“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行列。

教師成績

一中全景
一中全景
截至2014年12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中學語文教學》實驗課題榮獲湖南省基礎教育教研成果二等獎,《合理運用音像媒體,發展學生英語四會能力》實驗課題是教育部義務教育音像教材建設重點研究課題的子課題,獲得省級成果二等獎,“四自教育法”實驗課題獲湖南省教研成果二等獎和中南六省教研成果評比二等獎,CAI課件開發小組研製的課件有120多個獲省等級獎,填補了省內一些項目的空白,學校2000年被教育部定為“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13年被中央電教館定為全國首批“百所數字校園示範校建設項目學校” 。
2010年至2014年,漣源一中教師在教學理論刊物公開發表和獲獎的論文達340餘篇,獲省級婁底市級獎勵的教學案例35個,獲獎教學課件130多個,獲獎的示範課70多堂。在全省各類中學優質課競賽中,先後有10多名教師榮獲一等獎。“十五”期間有10多個部級省級課題立項結題,其中6個課題獲獎,學校因此被授予“國家教育部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十一五”期間,學校又有4個課題獲省級獎勵。
2002年,經湖南省教育廳批准,獲英語組實驗課題教學成果三等獎、語文組電教課題教學成果二等獎

所獲榮譽

2000年至2011年間漣源市第一中學所獲榮譽(僅列舉省級及以上)
獲獎時間榮譽名稱頒獎單位
2000年先進基層工會湖南省教育工會
省校園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湖南省校園綜治領導小組
2001年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國家教育部
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教育廳
第四屆中小學幼兒園藝術節先進單位湖南省教育廳
心理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心理教育專業委員會
培養體育後備人才重點中學湖南省教育廳
2002年文明衛生單位湖南省愛衛會
省中田賽團體第四名湖南省教育廳
2003年舞蹈《綠色的呼喚》三等獎湖南省教育廳
2005年省長翔杯中運會乙組團體第3名湖南省教育廳
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湖南省教育廳
2006年現代教育技術“十五課題”先進單位湖南省電教館
省文明衛生單位湖南省愛衛會
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南省綜治委教育廳公安廳
2007年湖南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教育學會、學校心理教育專業委員會
2008年模範教職工之家湖南省教育工會
2009年2008年中小學辦學最具成長力學校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發展中心、全國教育專家委員會、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
模範教工之家湖南省教育工會
全國少年作家培訓基地中國散文學會、世界華人少年作家協會
2010年2009年度“湖南省五四紅旗團委共青團湖南省委
2010年湖南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教育學會
化學教研組被評為湖南省首屆優秀教研組湖南省教科院
湖南省體育後備人才重點學校湖南省體育局
2011年民盟支部榮獲“活力支部”光榮稱號中國民主同盟湖南省委員會
湖南省文明交通示範單位湖南省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全國科研興教示範單位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
湖南省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實施先進學校湖南省教科院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校訓:仁愛精勤
學生公寓
學生公寓
“仁愛精勤”校訓的主要內涵:倡導禮儀仁道,追求高尚;倡導愛人以德,追求和諧;倡導研精思覃,追求真理;倡導勤奮踏實,追求卓越。
校訓“仁愛精勤”,於2008年經漣源一中第六屆教代會審議通過,替代了原有的“團結勤奮、求實創新”老校訓。1938年國立師範學院在藍田光明山創立。1939年1月14日,《國師季刊》創刊號發行,學院確立的“仁愛精勤”校訓在該院刊上正式發布。
“仁愛精勤”同時是湖南師大的校訓。
• 校歌
沐浴著金色的朝陽,懷揣著多彩的理想。
我們是祖國的希望,青春在光明山閃閃發光。
團結勤奮我們熱血激蕩,求實創新我們。
意志剛強,學海泛舟,我們劈波斬浪,書山探險,我們為國爭光。
為了明天,為了理想,紅心向黨,奮發向上,用我們的雙手譜寫歷史的新篇章。

社團活動

截至2014年7月,漣源一中學生器樂隊、聲樂隊、舞蹈隊先後在省文藝調演榮獲3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學校兩次被評為全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學生文學社團“三閭文學社”社員四年來在各類文學報刊發表作品達100多篇,“三閭文學社”先後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文學社團、全國百佳文學社團、少年作家培訓基地。

現任領導


校長、黨委副書記:吳夢周
黨委書記:李樂
副校長、黨委副書記(教學):戴功儀
副校長、黨委委員(人事):吳兆初
副校長、黨委委員(後勤):姚旺輝
副校長、黨委委員(政教):李軍書
紀委書記:曾餘慶
工會主席:彭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