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朱鎮

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轄鎮

丹朱鎮,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地處長子縣中東部,東與宋村鄉南漳鎮相連,南與大堡頭鎮相鄰,西與常張鄉接壤,北與嵐水鄉毗鄰,東北與宋村鄉搭界,總面積71.5平方千米。

1949年,丹朱鎮境域屬長子縣第一區;1984年4月,城關公社改城關;截至2018年末,丹朱鎮有戶籍人口80634人;截至2020年6月,丹朱鎮下轄5個社區、4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東大街298號。

2011年末,丹朱鎮有商業網點350個,職工3512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5億元,比上年增長5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億元,比上年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6978元;2018年,丹朱鎮有工業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歷史沿革


1949年,丹朱鎮境域屬長子縣第一區。
1956年,分屬城關鎮、宋村鄉、草坊鄉。
1958年,屬長子公社。
1962年,屬城關公社,撤銷南韓、小中漢、裴家莊、大中漢、崔家莊、賈村6個生產大隊,增設喬坡地、背山、東鮑3個生產大隊。
1984年4月,城關公社改城關鎮,慶豐、同賀、同新、同福、同富、同旺、同昱7個村民委員會分別改居民委員會。
2001年3月,草坊鄉、城關鎮併入丹朱鎮,增設草坊、前窯、后窯、大劉、安家窪、馬煙、南川庄、小張、高家莊、朱坡底、前坪、后坪、趙莊、后萬戶、前萬戶、中郜、大京17個村民委員會,同富、同旺、同昱、同新、同賀、同福、慶豐7個居民委員會改村民委員會。
2003年8月,增設丹康、丹樂、丹和、丹順4個居民委員會。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丹朱鎮下轄4個社區、49個行政村:丹康社區、丹樂社區、丹和社區、丹順社區、同富村、同旺村、同昱村、同新村、同賀村、同福村慶豐村、孟家莊村、河北村、河東村、河西村、西小河南庄村、西小河北庄村、東寺頭村、西寺頭村、西鮑村、北劉村、泊里村、喬坡底村、王坡底村、陳家莊村、東鮑村、背山村、壩里村、南鮑村、下霍村、南劉村、東上坊村、西上坊村、河北庄村、鮑庄村、大李村、草坊村、前窯村、后窯村、大劉村、安家窪村、馬煙村、南川庄村、小張村、高家莊村、朱坡底村、前坪村、后坪村、趙莊村、后萬戶村、前萬戶村、中郜村、大京村。
截至2020年6月,丹朱鎮下轄5個社區、49個行政村:丹康社區、丹樂社區、丹和社區、丹順社區、丹祥社區、同富村、同旺村、同昱村、同新村、同賀村、同福村、慶豐村、孟家莊村、河北村、河東村、河西村、西小河南庄村、西小河北庄村、東寺頭村、西寺頭村、西鮑村、北劉村、泊里村、喬坡底村、王坡底村、陳家莊村、東鮑村、背山村、壩里村、南鮑村、下霍村、南劉村、東上坊村、西上坊村、河北庄村、鮑庄村、大李村、草坊村、前窯村、后窯村、趙莊村、大劉村、高家莊村、朱坡底村、前坪村、后坪村、安家窪村、后萬戶村、前萬戶村、馬煙村、南川庄村、中郜村、小張村、大京村;鎮人民政府駐東大街298號。

地理環境


丹朱鎮位於山西省東南部,上黨盆地西側,東距長治市區21公里,北距太原市234公里,距北京670公里,跨越太行山可探中原地區和華北平原幅員1029平方公里。素有“中國青椒之鄉”的美稱,當地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國往昔堯王的故里、丹朱的封地、精衛的故鄉、西燕的古都。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2007年被評為中國千年古縣。
山西省長子縣,縣人民政府駐丹朱鎮。丹朱鎮地處長子縣中東部,既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縣第一大鎮,全鎮轄49個行政村,4個社區,65個基層黨支部,1782名黨員,6萬餘人口,全鎮面積約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000畝,長臨、屯龍公路穿境而過,城鄉結合,交通便利,通訊捷達,地理位置優越,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全鎮主要產業為種植和養殖業,是長子大青椒和生貴大棚發源地。
丹朱鎮地處長子縣中東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轄49個行政村,4個社區,67個基層黨支部,2026名黨員,常住人口7.2萬餘人,全鎮面積約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000畝,長臨、屯龍公路穿境而過,城鄉結合,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鎮機關在職幹部46人,領導幹部12名領導幹部。

位置境域

丹朱鎮地處長子縣中東部,東與宋村鄉、南漳鎮相連,南與大堡頭鎮相鄰,西與常張鄉接壤,北與嵐水鄉毗鄰,東北與宋村鄉搭界,總面積71.5平方千米。

水文

丹朱鎮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濁漳河南源1條,從西至東流經境內西上坊、東上坊、大李村、河北庄、南鮑、下霍等村,長6.5千米。

自然災害

丹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霜凍、雷擊等,旱災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5—7月,最嚴重的一次乾旱災害發生在1961年7月12日整個丹朱地區,造成5800畝農作物減產。

氣候

丹朱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受冷暖空氣勢力交替影響,四季分明,氣候溫和
雨熱同季,季風強盛,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寡照
年平均氣溫9.2℃,平均降水量615.3mm,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年日照時數2556.5小時
無霜期165天,年≤10℃有效積溫3157.6℃。主導風向為南風,次主導風向為西北風。

自然資源


丹朱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鐵、鈦、錳等,有耕地面積8.4萬畝,森林面積9000畝,林地面積7000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丹朱鎮轄區總人口707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300人,城鎮化率31.5%,另有流動人口8400人,總人口中,14歲以下12726人,佔18%;15—64歲51611人,佔73%;65歲以上6363人,佔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0656人,佔99.94%;有回1個少數民族,共44人,佔0.06%,人口出生率10.0‰,人口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長率5.3‰。
截至2017年,丹朱鎮常住人口77381人。
截至2018年末,丹朱鎮有戶籍人口8063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丹朱鎮有商業網點350個,職工3512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5億元,比上年增長5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億元,比上年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6978元。
2018年,丹朱鎮有工業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2011年,丹朱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1.2畝,農業總產值1.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2%,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30946噸,人均437.7千克,其中玉米29686噸,大豆2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蔬菜種植面積2.5萬畝,產量12.6萬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茄子、青椒、黃瓜,其中西紅柿5.6萬噸,茄子32000噸,青椒2萬噸,黃瓜17645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1.5萬頭,年末存欄4000頭;羊飼養量5000隻,年末存欄2500隻;牛飼養量520頭,年末存欄60頭;家禽飼養量30萬羽,上市家禽10萬羽,生產肉類1784.30噸,其中豬肉350.24噸,牛肉100噸,羊肉25.3噸;禽蛋57.8噸;畜牧業總產值5994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4.4%,其中防護林6000畝,經濟林3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0萬株,林木覆蓋率17%,活立木蓄積量37萬立方米,水果種植面積188畝,產量543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大型農業機械600台(輛)。

工業

2011年,丹朱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比上年增長25.3%;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職工2.5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3%。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丹朱鎮有幼兒園36所,在園幼兒3700人,專任教師67人;小學41所,在校生2260人,專任教師20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所,在校生6000人,專任教師35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10所。

科技事業

2011年末,丹朱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5人,經營管理人才5人,技能人才7人,農村實用人才3人 。

文化事業

2011年末,丹朱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10個;電影院1座,座位80個,電影年放映200場次,觀眾達16000人次;文化站4個,農家書屋49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80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北劉村索忠秀八音會。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丹朱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5個,其中衛生院2所;病床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8張,專業衛生人員3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4人,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8萬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丹朱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88戶,人數1633人,支出489.9萬元,比上年增長6%,月人均250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25戶,人數2450人,支出323.4萬元,比上年增長8%,月人均110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0人,支出21.2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4人,支出15.54萬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醫療救助18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39人次,共支出6.7萬元,比上年增長13%;農村臨時救濟350人次,支出6.4萬元,比上年增長6%;自然災害受災人口506人,緊急轉移安置1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00畝,倒塌房屋28間,直接經濟損失150萬元,救災支出1.2萬元,比上年增長1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8人,軍休所1個,軍供站床位30張,撫恤事業費支出70.3萬元,比上年增長2%。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丹朱鎮有郵政網點2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0千米,投遞點49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2萬份、期刊5000冊,業務收入750萬元,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50個;固定電話用戶6000戶,比上年增加123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0%,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4萬戶,比上年增加743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56%,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全年電信業務收入5200萬元。

生態建設

結合“六化”建設,對公路主幹道的村莊實施了高標準的綠化工程,栽植各種苗木30萬株,白化牆面20萬平方米,硬化街面10萬平方米,同時修建了高標準的花池、花牆,農田林網綠化全面推進,代表全縣先後成功迎接了全省、全國綠化現場會的勝利召開。全鎮公路主幹道沿線呈現出整潔、亮麗、宜人的生態景觀,草坊、壩里、孟家莊、陳家莊、西上坊、東上坊、南鮑、下霍等村實現了村莊大變樣,基礎設施大改觀。

城建重點工程

完成了城東新區、城東森林公園、北高廟水上公園、陶鬲壇景區、城東長途汽車站和城西城鄉客運站、
縣城污水處理廠、長子至長治一級路建設等城建重點工程征租地和拆遷任務;
牽頭實施了縣城集中供熱、同賀城中村改造、南大街開發改造等縣城重點工程;
規劃建設了同旺蔬菜批發市場、同旺南街超市,同昱南街超市、玻纖廠鑫威超市等大型商貿市場。
“十一五”期間共引進投資過百萬元的項目6個。
南鮑霍爾辛赫300萬噸洗選煤項目投入試生產階段,下霍煤矸石磚廠、同昱龍燁科技燃氣灶等項目運行正常。
同富華潤光伏太陽能電池、北劉丹朱玻纖廠項目進入融資階段。

農田水利設施建設

以農業綜合開發、河道灘塗治理等為重點,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完成了南鮑片、北劉片兩個萬畝中低產田改造項目,4.5公里雍河河道灘塗治理;
啟動實施了中郜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配合實施了嵐源吃水草坊、中郜兩片17個村飲水工程,農村安全飲水得到保障。

新農村建設

按照新農村建設要求,結合實際,2006年以來,先後四批17個村成為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村,得到了上級財政大力度支持,同時規劃實施了“兩線一面”(長西和屯龍兩線,城內7村一面)新農村示範建設,以“六化”為載體,全鎮新農村建設工作全面展開。

創衛工作

2011年,長子縣積極爭創國家衛生縣城,丹朱鎮是創衛主戰場
主要承擔城內7村巷道硬化、旱廁改造及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共完成硬化主巷道76條、支巷道187條,共計21萬餘平米,總投資4200餘萬元,
其中城內7村自籌資金1200餘萬元;
完成改造旱廁4162個,總投資160餘萬元;
新建地坑式垃圾中轉池23個,總投資10餘萬元。
投資80餘萬元的東街農貿市場全面投入使用。

社會

優化教育資源,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了校安工程,消除校園危房,提高了安全係數。籌資新建了丹朱衛生院,開展了衛生室達標創建活動,村村實現衛生室全覆蓋,鎮村兩級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草坊敬老院完成建設投入使用,農村五保供養條件得到改善。新建(改建)組織場所23個村,夯實了基層組織建設。
積極引導發展民間藝術團隊,廣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和農村節日教育活動,充實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農村文化體育廣場建設得到推廣。加大了安全生產監管力度,有效遏止了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認真落實計劃生育、國土資源和環境保護等各項國策,人口素質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更加和諧。圓滿完成了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等事業有新進步。
至2010年,丹朱鎮堅持“以大開放尋求大發展,以大服務吸引大項目,以大黨建形成大合力,以大創新實現大突破”,先後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省級文明鄉鎮”、“省級文化鄉鎮”、省級“五好”黨委、“市級治安模範鎮”。
丹朱鎮有大中型醫院6所,床位總數700餘張;有中等專業學校3所,中學7所,小學20所,幼兒園、託兒所21所。轄區大中型單位均有職工培訓部、電視大學和技工學校,全鎮在校學生達1.54萬人。
全鎮上下政通人和,一派你爭我趕,努力奮進的良好局面。丹朱鎮將在十七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指引下,開拓進取,爭先發展,為早日實現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丹朱的目標而奮鬥。

六化建設

全鎮投資400餘萬元,在各村引深拓展以綠化為主的“六化”建設。實施了“2238”綠化工程,即中郜片2000畝農田林網綠化;澭河、濁漳河2條水系18公里綠化;壩碾線、長韓線、大前線3條13公里鄉村路綠化;8個高標準園林村綠化。硬化長臨線西段、長韓線通道沿線村莊街面4萬平方米,白化牆面10萬平方米,修建花池200餘個,今春共計栽植柳樹、國槐、楊樹等各類喬木2.7萬株,小葉黃楊等灌木23萬株。

民生工程

全鎮各村結合新農村建設,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實施了巷道硬化、人畜飲水、文化廣場建設等民心實事工程。馬煙、西寺頭、北劉、南鮑等9個村,硬化村內巷道27條8000餘米;中郜、河東、趙莊、后萬戶等村建設老年活動中心和文化廣場,安裝健身器材9套。大李、南庄、朱坡等10個村完成人畜飲水工程。投資90餘萬元改建草坊敬老院一處。草坊敬老院面積大、環境美、設施全,為全縣最好的敬老院。鎮內河東、壩里、大李、中郜、東上坊、馬煙、王坡等村種植蔬菜歷史久遠,品種繁多,其中河東的白菜,壩里的青椒、大蒜,中郜、東上坊、大李、馬煙等15個規模蔬菜園區建設,在長子蔬菜市場頗負盛名,且享譽大江南北。

交通


丹朱鎮有326省道、228省道過境,縣鄉級公路5條,總長20千米。

文化


地名由來

丹朱鎮因堯的大兒子丹朱受封於此而得名。
據古史載,堯娶散宜氏之女,生下兒子名丹朱,但堯的這個大兒子丹朱卻很不爭氣。
少時不務正業,驕傲暴虐,性情乖戾,於是堯便把帝位禪讓給了舜。這件事,對丹朱的震動很大,他發誓要改過自新。這時恰遇南方部族“三苗”之亂,舜便把平定三苗的任務交給了他。丹朱不負眾望,平息了叛亂,但卻遭到了一些人的嫉恨,散布謠言,說他擁有重兵,有反叛之心。
又因縣城為丹朱所築,故稱“丹朱城”(今為丹朱鎮)。

政治


近年來,我鎮黨委、政府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引深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紮實推進了“1363”調產工程,即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中心;抓住建設強勢工業、特色農業、生態城鎮三項重點;規劃建設百萬籠養雞區、萬畝蔬菜大棚區、千畝綠色種植區、工業項目集中開發區、城鎮建設示範區、勞務集中輸出區六大經濟園區;力爭在“十二五”期末,實現財政總收入超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8000元,重點建設提升20個新農村推進村、示範村、整治村三大目標,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工業項目方面,先後引進了同賀長化公司樹脂廠、南鮑霍爾辛赫洗選煤、同昱高科技紅外線無焰燃氣灶、下霍東方京門公司煤矸石磚廠等一批新型化項目。農業產業化方面,全鎮發展蔬菜大棚種植1萬畝,90%以上村的有蔬菜大棚。雞存欄30萬隻,發展雙苞菇種植2萬平方米。發展飛快的城鎮建設方面,我鎮配合縣直部門完成了丹朱大街延伸、慈林街、神龍路、高級中學、水上公園等城市重點工程的征租地工作。

建制沿革


1949年,丹朱鎮境域屬長子縣第一區。
1956年,分屬城關鎮、宋村鄉、草坊鄉。
1958年,屬長子公社。
1962年,屬城關公社,撤銷南韓、小中漢、裴家莊、大中漢、崔家莊、賈村6個生產大隊,增設喬坡地、背山、東鮑3個生產大隊。
1984年4月,城關公社改城關鎮,慶豐、同賀、同新、同福、同富、同旺、同昱7個村民委員會分別改居民委員會。
2001年3月,草坊鄉、城關鎮併入丹朱鎮,增設草坊、前窯、后窯、大劉、安家窪、馬煙、南川庄、小張、高家莊、朱坡底、前坪、后坪、趙莊、后萬戶、前萬戶、中郜、大京17個村民委員會,同富、同旺、同昱、同新、同賀、同福、慶豐7個居民委員會改村民委員會。
2003年8月,增設丹康、丹樂、丹和、丹順4個居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