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頭鎮

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下轄鎮

大堡頭鎮,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地處長子縣南部,東與南漳鎮相鄰,南與慈林鎮相接,西依堯廟山與南陳鄉搭界,北貫濁漳河與丹朱鎮毗鄰,鎮人民政府距縣城約5千米,總面積76.5平方千米。

1949年,大堡頭鎮境域屬長子縣第三區;2000年3月,大堡頭鄉改大堡頭鎮;截至2018年末,大堡頭鎮有戶籍人口40227人;截至2020年6月,大堡頭鎮下轄4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大堡頭村。

20徠11年末,大堡頭鎮商業網點113個,職工672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7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7672元;2018年,大堡頭鎮有工業企業18個,規模以上企業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歷史沿革


1949年,大堡頭鎮境域屬長子縣第三區。
1956年,分屬大堡頭、崇仁、賈村3個鄉。
1958年屬長子公社。
1961年,屬大堡頭公社
1962年,增設賈村生產大隊。
1984年4月,大堡頭公社改大堡頭鄉。
2000年3月,大堡頭鄉改大堡頭鎮。
2001年3月,原南郭村鄉併入大堡頭鎮,增設南郭村、東庄、前西常、后西常、康家莊、柳村、范家莊、宋家莊、興旺庄、郭庄、東坡、西坡、崇仁、肖家莊、鋪上、呈子崗、陡坡溝、義合18個村民委員會。
大堡頭鎮
大堡頭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堡頭鎮地處長子縣南部,東與南漳鎮相鄰,南與慈林鎮相接,西依堯廟山與南陳鄉搭界,北貫濁漳河與丹朱鎮毗鄰,鎮人民政府距縣城約5千米,總面積76.5平方千米。

水文

大堡頭鎮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濁漳南源,從西南至東流經境內賈村、臨漳、鰲泉、北李、河頭、兩水等村,長10.5千米。

自然災害

大堡頭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霜凍、雷擊等。旱災害年均發生0.3次,主要發生在3—5月,最嚴重的一次乾旱災害發生在196年5月3日整個大堡頭地區,造成經濟損失300萬元。

自然資源


大堡頭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有耕地面積76000畝,森林面積4000畝,林地面積3000畝。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大堡頭鎮下轄40個行政村:大堡頭村、小堡頭村、南小河村、公益庄村、兩水村、韓坊村、老馬溝村、青仁村、固益村、堯神溝村、沙河村、鄒村、西坡村、肖家莊村、北圈溝村、南圈溝村、義合村、呈子崗村、陡坡溝村、鋪上村、南郭村、東庄村、柳樹村、前西常村、后西常村、康家莊村、交里村、南李村、南河村、河頭村、北李村、熬泉村、臨漳村、賈村、崇仁東坡村、興旺庄村、宋家莊村、范家莊村、郭庄村。
行政村
大堡頭村小堡頭村堯神溝村公益庄村
南李村南小河村南河村青仁村
固益村北圈溝村南圈溝村沙河村
韓坊村交里村兩水村老馬溝村
鄒村熬泉村河頭村北李村
臨漳村賈村南郭村東庄村
柳樹村前西常村后西常村康家莊村
宋家莊村范家莊村郭庄村興旺庄村
東坡村西坡村崇仁村肖家莊村
鋪上村呈子崗村陡坡溝村義合村
截至2020年6月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大堡頭鎮轄區總人口3746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12人,城鎮化率9.4%,另有流動人口4250人,總人口中,男性19006人,佔50.7%;女性18462人,佔49.3%;14歲以下6055人,佔16.1%;15—64歲28795人,佔76.9%;65歲以上2618人,佔7.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6979人,佔98.7%;有回1個少數民族,共489人,佔1.3%,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2.1‰,人口自然增長率5.7‰。
截至2017年,大堡頭鎮常住人口39121人。
截至2018年末,大堡頭鎮有戶籍人口4022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大堡頭鎮商業網點113個,職工672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7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7672元。
2018年,大堡頭鎮有工業企業18個,規模以上企業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2011年,大堡頭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2畝,農業總產值4.2億元,比上年增長9%,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8.0%,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3.08萬噸,人均822千克,其中玉米30537噸,大豆54.4噸,穀子12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蔬菜種植面積0.47萬畝,產量20612噸,主要品種有西葫蘆、西紅柿、黃瓜等,其中西葫蘆9990噸,西紅柿5500噸,黃瓜12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2.5萬頭,年末存欄0.9萬頭;羊飼養量1.1萬隻,年末存欄0.7萬隻;家禽飼養量40.62萬羽,上市家禽35.6萬羽,生產肉類45噸,其中豬肉24噸,羊肉10噸;禽蛋578噸;畜牧業總產值4284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0.2%,其中防護林2870畝,經濟林113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5.2萬株,林木覆蓋率5.0%,活立木蓄積量24.6萬立方米,水果種植面積851畝,產量661.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其中蘋果261噸,梨400噸,大型農業機械200台(輛)。

工業

2徠011年,大堡頭鎮工業總產值達到9億元,比上年增長10%;工業增加值7000萬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336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6億元,比上年增長23.6%。

文化


地名由來

大堡頭鎮,因距縣城10華里而得名,歷史上村落設立有五里(華里)一鋪、十里一堡的說法。

交通


大堡頭鎮有227省道、228省道過境,縣鄉級公路3條,總長21千米,2011年末,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5條。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堡頭鎮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980人,專任教師48人;小學10所,在校生1878人,專任教師17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034人,專任教師5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4所。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大堡頭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0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500人,經營管理人才100人,技能人才300人,農村實用人才10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大堡頭鎮有各類文化表演團體18個,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42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750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大堡頭八音會、郭庄八音會。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大堡頭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6個,其中衛生院2所;病床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專業衛生人員80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6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人,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6345人,參合率99.7%。

社會保障

2011年,大堡頭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3戶,人數151人,支出28400元,比上年增長1.99%,月人均188元,比上年增長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32戶,人數2109人,支出229.6萬元,比上年增長55.7%,月人均90.7元,比上年增長50.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2人,支出39.4萬元,比上年增長178.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86人,支出21.2萬元,比上年增長23.3%;農村醫療救助207人次,共支出31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267人次,共支出6.801萬元,比上年增長4.1%;農村臨時救濟250人次,支出4.5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389人,緊急轉移安置4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80畝,倒塌房屋57間,直接經濟損失120萬元,救災支出1.7萬元,比上年減少41.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7萬元,比上年增長16.7%。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大堡頭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103千米,投遞點42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3.6萬份、期刊1.2萬冊,業務收入19萬元,固定電話用戶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4.2萬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50萬元。
供電
2011年末,大堡頭鎮有鎮區35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綜合電壓合格率97.2%,供電可靠率96.5%。
道路
2011年末,大堡頭鎮有鎮區道路總長度3.5千米,人均道路長度1米;橋樑10座,總長度0.2千米。

旅遊


風景名勝

大堡頭鎮有坐落於交里村東的白雲山古廟,沙河村地藏王廟,青仁村二仙廟,韓坊村山廟等古廟受到縣級文物登記保護;堯廟山、天寺嶺等古廟會相傳8村12寨等祭祀儀式已留在歷史的記憶中,位於固益村的“青固橋”,古人中曾流傳有在此“牛皋劫皇糧”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