糰子

一種點心

糰子是長江流域的著名小吃。

團:結成球形的東西。子:在本詞中充當名詞後綴。

糰子通常指一種糯米包著餡料蒸熟而成的一種食品,口感糯滑香軟,美味可口,糰子有白糰子和青糰子兩種。青糰子是每年清明必備的。

春節期間,江南地區家家戶戶都做糰子,寓意團團圓圓,闔家歡樂。

糰子也是一種日式點心。

基本介紹


糰子,江南小吃
糰子,江南小吃
糰子是長江流域的著名小吃,有白糰子和青糰子兩種。
糰子是圓球狀,寓意團團圓圓,它與北方的元宵像似,又比元宵的個頭大,有蘋果一般大小。一個飯量大的成年人,吃上三個就肚兒圓了。
糰子和包子結構一樣,外層是糯米江,裡層是各種不同的餡。
糰子的餡料豐富:肉、豆腐乾、榨菜、大蒜、姜、香蔥,藕、梅乾菜、辣椒……把它們剁成細丁細粒,調味後放鍋里炒熟,並放上鹽等調味品,冷卻后開始用瀝乾的糯米漿包糰子。
糰子的做法:把糯米和粘米按一定比例用水泡一晚上,再晾乾,和少許水放機器碾成白漿,瀝干。接著用瀝乾的漿捏成片,把餡包進去,餡多是炒好了的,搓成蘋果大小的砣砣。放在甑里蒸熟就可以吃了。長江流域荊州一帶的做法是先將晚梗米和粘米按大約1:1的比例混合浸水洗凈后蒸半熟,再攤平使冷卻一晚,白天用機器研磨成粉,在鍋內加適量熱水攪拌至麵糰狀即可。
糰子大小以個人喜好而定,捏的太薄會破,露餡流油難看;太厚難熟也難咬,更沒有那種連皮帶餡一起吃進去的快感。剛出甑的糰子散發出清新的米香,特別是臘肉、臘乾子豆腐做餡的糰子,咬開后濃香撲鼻,四處飄散,直令人垂涎欲滴。
糰子蒸熟了可以現吃,蒸熟的糰子吃不完,冷卻后可以倒上少許的油,在鍋里加熱煎熟,糰子外面一層蹦脆蹦脆的,而裡面的各種香料也會隨著糰子加熱,香氣撲鼻而來。
還有一種青糰子,青糰子需在麵糰中揉入用石灰水焯過的(以除去澀味)艾草、薴麻或其他植物,使麵糰變成鮮艷的青綠色,口感也會因此更富韌性。與白糰子不同,青糰子的餡基本是甜的,有豆沙,芝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