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

齊是徠一個漢字,多音多義詞,讀作qí,jì,zī,zhāi,有平整、整齊等意思,也指整治、整理。該文字在《周禮·天官·醢人》和《禮記·樂禮》等文獻均有記載。

編碼信息


會稽石刻-齊
會稽石刻-齊
五筆字型筆劃:yjj
倉頡:YKLL
鄭碼:SOND
筆順編號:413432
四角號碼:0022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9F50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文丨
漢字部件分解: 齊
筆順編號: 413432
筆順讀寫: 捺橫撇捺撇豎

漢字釋義


齊,qí
形容詞
平整、整齊。如:「修齊」、「良莠不齊」、「參差不齊」。唐·韋莊·台城詩:「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隊形整~。
完備。如:「齊全」、「齊備」。荀子·王霸:「無它故焉,四者齊也。」唐·韓翃·送客之潞府詩:「佳期別在春山裡,應是人蔘五葉齊。」;人還沒有來~
1.平整、整齊。如:「修齊」、「良莠不齊」、「參差不齊」。唐·韋莊·台城詩:「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隊形整~。
2.完備。如:「齊全」、「齊備」。荀子·王霸:「無它故焉,四者齊也。」唐·韓翃·送客之潞府詩:「佳期別在春山裡,應是人蔘五葉齊。」;人還沒有來~
動詞
整治、整理。禮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使同等、一致。如:「齊名」。文選·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伸。」唐·杜牧·阿房宮賦:「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達到同樣高度或長度。如:「水齊腰際」。宋·周邦彥·夜飛鵲·河橋送人處詞:「兔葵燕麥,向殘陽、欲與人齊。」;河水~腰深 | 向日葵都~了屋檐了。
跟某一點或某一直線取齊:~著根兒剪斷 | ~著邊兒畫一道線。
1.整治、整理。禮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2.使同等、一致。如:「齊名」。文選·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伸。」唐·杜牧·阿房宮賦:「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3.達到同樣高度或長度。如:「水齊腰際」。宋·周邦彥·夜飛鵲·河橋送人處詞:「兔葵燕麥,向殘陽、欲與人齊。」;河水~腰深 | 向日葵都~了屋檐了。
4.跟某一點或某一直線取齊:~著根兒剪斷 | ~著邊兒畫一道線。
“齊”的繁體字
“齊”的繁體字
副詞
共同、同時。如:「齊唱」、「齊步」、「並駕齊驅」、「百花齊放」。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清·譚嗣同·有感詩:「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同樣;以致:人~心,泰山移。 | ~名
1.共同、同時。如:「齊唱」、「齊步」、「並駕齊驅」、「百花齊放」。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清·譚嗣同·有感詩:「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2.同樣;以致:人~心,泰山移。 | ~名
名詞
聲韻學上齊齒呼的簡稱。如:「開、齊、合、撮」。
國名。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
朝代名。見「南齊」、「北齊」等條。
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所建國號。
姓。如明代有齊德成。春秋戰國時齊國的國姓
二一四部首之一。
1.聲韻學上齊齒呼的簡稱。如:「開、齊、合、撮」。
2.國名。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
3.朝代名。見「南齊」、「北齊」等條。
4.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所建國號。
5.姓。如明代有齊德成。春秋戰國時齊國的國姓
6.二一四部首之一。
齊,jī
名詞
醬菜,腌菜。通”齏“。《周禮·天官·醢人》:”掌共五齊七菹。“
動詞
升起。通”躋“。《禮記·樂禮》:”地氣上齊,天氣下降。“
齊,jì
名詞
分量、劑量。周禮·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鑊,以給水火之齊。」鄭玄·註:「齊,多少之量。」通「劑」。
調配合金的比例。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
見「火齊」條。
指合金,也指調味品
1.分量、劑量。周禮·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鑊,以給水火之齊。」鄭玄·註:「齊,多少之量。」通「劑」。
2.調配合金的比例。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
3.見「火齊」條。
4.指合金,也指調味品
動詞
調配、調製。韓非子·定法:「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葯也。」宋·洪咨夔·泥溪詩:「誰家剛齊餅,味過八珍烹。」同「劑」。
1.調配、調製。韓非子·定法:「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葯也。」宋·洪咨夔·泥溪詩:「誰家剛齊餅,味過八珍烹。」同「劑」。
齊,zī
名詞
衣服的下襬。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
黍稷等穀物。詩經·小雅·甫田:「以我齊明,與我犧羊。」禮記·祭統:「是故天子親耕於南郊,以共齊盛。」鄭玄·註:「齊,或為粢。」通「粢」。
齊通纃,音資。齊衰(音資崔,衰通縗),即纃縗,古代喪服之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之第二等。
1.衣服的下襬。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
2.黍稷等穀物。詩經·小雅·甫田:「以我齊明,與我犧羊。」禮記·祭統:「是故天子親耕於南郊,以共齊盛。」鄭玄·註:「齊,或為粢。」通「粢」。
3.齊通纃,音資。齊衰(音資崔,衰通縗),即纃縗,古代喪服之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之第二等。
齊,zhāi
動詞
祭祀前戒絕嗜欲、潔凈身心,以示虔誠。莊子·達生:「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同「齋」。
1.祭祀前戒絕嗜欲、潔凈身心,以示虔誠。莊子·達生:「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同「齋」。
《論語·述而》:子之所慎:齊,戰,疾。
《禮記·曲禮》:立如齊。齊:㳟敬
《禮記。郊特牲》:壹與之齊(音齋),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鄭玄注云:齊,謂共牢而食,同尊卑也。齊或為醮(音叫,尊者對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後飲盡,不需回敬,說文:醮,冠取禮祭))。男子親迎,男先於女,剛柔之義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義一也。男女有別,然後父子親;父子親,然後義生;義生,然後禮作;禮作,然後萬物安。無別無義,禽獸之道也。
形容詞
肅敬、莊重。如:「齊肅」。詩經·大雅·思齊:「思齊文王,所以聖也。」論語·鄉黨:「祭必齊如也。」
齊 jiǎn
斷。通”翦“。《儀禮·既夕禮》:”馬不齊髦。”

詞性及示例

【名】
通“劑”。調味品〖flavouring〗
凡齊,執之以右,居之以左。——《禮記》
合金〖alloy〗
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周禮·考工記·輈人》
通“躋”。登,升〖ascend〗
帝命不違,至於湯齊。——《詩·商頌·長發》
另見qí 齊
qí【形】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麥穗頭長得平整的樣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兩條線,表示地面。本義:禾麥吐穗上平整)
同本義〖neat;even〗
齊,禾麥吐穗上平也。——《說文》
整齊〖ingoodorder;neat;uniform〗
其君齊明衷正。——《國語·周語》
為齊敬也。——《國語·楚語》
氣候不齊。——唐·杜牧《阿房宮賦
上下方整,前後齊平。——王羲之《題筆陣圖》
進退得齊焉。——《白虎通·禮樂》
又如:齊均(整齊均勻);齊貝(整齊的貝殼。即“編貝”);齊肅(整齊嚴肅)平等〖equal〗
齊明而不竭。——《荀子·脩身》。註:“無偏無頗也。”
齊民無藏蓋。——《史記·平準書》
又如:齊等(平等)
全,齊全〖allpresent;allready;complete〗
而民不齊出於南畝。——《史記·平準書》
各屋子裡丫頭們將燈火俱已點齊。——《紅樓夢》
齊全人(指家裡的長輩及丈夫都全的婦女,被認為是有福氣的);人都到齊了
好〖good〗
如時運不齊,命途多舛。——唐·王勃《滕王閣序》
疾,敏捷〖quick;fast;speed〗
齊,疾也。——《爾雅》齊疾而均,速若飄風。——《商君書·弱民》
齊給如響。——《荀子·臣道》
多聞而齊給。——《尚書·大傳》
通“齋”(zhai)。肅敬〖solemnandsilence〗
而又能齊肅衷正。——《國語·楚語下》
【動】
①同等,相等〖equal;of the same class,rank,orstatus〗
以給水火之齊。——《周禮·亨人》。註:“多少之量也。”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禮記·學記》
與日月齊光。——《楚辭·屈原·涉江》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唐·杜牧《阿房宮賦》
又如:齊生(指自然中萬物生死的本質都是相同的);齊死(指人生在世,無論貴賤賢愚,長壽短命,其死則同,死而必為腐骨亦同);齊同(一致,同等);齊物(萬事萬物從大道的眼光來看,沒有生死、成毀、美醜的不同,但每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每事都有其發生的意義)
②飭成。江南靖士《振宇長廊》聯:“家族之興,先齊俊胤。寰區所競,要在材民。”(《載敬堂集》)
③整治〖govern〗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又如:齊正(平定)
達到同樣高度〖beonalevelwith;reachacertainpointorline〗
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後漢書》
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清·姚鼐《登泰山記》
④使整齊〖trim〗
馬不齊髦。——《儀禮·既夕禮記》
又如:齊葉
集合〖assemble〗。如:齊人(把人召集齊全)
正好對著〖rightdownto〗。如:齊頭子(劈頭蓋臉);把玉米稈齊著根兒砍斷
通“齋”(zhāi)。齋戒〖fast〗
齊則緇之。——《儀禮·士冠禮》
使五人齊,而長入拜。——《左傳·昭公十三年》
子之所慎,齊,戰,疾。——《論語·述而》
通“資”。資助〖finance;subsidize;support〗
【名】
朝代名〖QiDynasty〗。南北朝時代,南朝蕭道成代宋為帝,國號齊,史稱南齊(479—502);北朝高洋代北魏為帝,國號齊,史稱北齊(550—557)
齊國〖Qistate〗。中國周朝分封的諸侯國名(公元前1122—前265),在今山東省
求救於齊。——《戰國策·趙策》
齊楚之精英。——唐·杜牧《阿房宮賦》
又如:齊刀(古代齊國的錢幣名);齊人(齊國的人);齊言(齊國的語言)
通“臍”。肚臍〖umbilicus〗
若不早圖,后君噬齊,其及圖之乎!——《左傳·庄公六年》
環齊而痛,是為何病?——《素問·奇病論》
通“臍”。中央〖centre〗
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列子·黃帝》。註:“齊,中也。”
【副】
同,並,一齊,皆〖same;incommon;simultaneously〗
落霞與孤鶩齊飛。——王勃《滕王閣序》
一時齊發。——《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眾槍齊發。——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齊行(商人共同抬高市價);齊力(并力,合力);齊手(眾人一致,同時動手);齊交(共同交往);齊叫(同聲呼喊):齊肩(並肩,同等);齊首(頭相齊並列);齊盟(同盟,諸國合盟);齊驅(並列馳驅)
【介】
從〖from〗
縣官把那兩通卷子都齊頭看了,都圈點了許多,都在卷面上畫了個大圈。——《醒世姻緣傳》
又如:齊頭(從頭)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禾麥吐穗,上平也。註:徐鍇曰:“生而齊者,莫若禾麥。二,地也。兩傍在低處也。

康熙字典

【亥集下】【齊字部】齊 ·康熙筆畫:0 ·部外筆畫:0
〔古文〕亝《唐韻》徂兮切《集韻》《韻會》《正韻》前西切,音臍。《說文》禾麥吐穗上平也。《注》徐鍇曰:生而齊者,莫如禾麥。
又《玉篇》整也。《正韻》無偏頗也。《荀子·富國篇》必將修禮以齊朝,正法以齊官,平政以齊民。《注》齊,整也。
又等也。《前漢·食貨志》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亂齊民。《注》如淳曰:齊,等也。無有貴賤,謂之齊民。
又《正韻》庄也,肅也。《左傳·文二年》子雖齊聖,不先父食。《注》齊,肅也。
又正也。《詩·小雅》人之齊聖。《注》中正通知之人也。《朱傳》齊,肅也。
又《爾雅·釋言》殷齊,中也。《注》釋地曰:岠齊州以南。《疏》齊,中也。中州為齊州。中州猶言中國也。《列子·黃帝篇》華胥氏之國,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注》斯,離也。齊,中也。
又《廣韻》好也。
又辨也。《易·繫辭》小大者存乎卦。《注》齊,猶言辨也。
又速也。《爾雅·釋言》疾齊,壯也。《注》謂速也。《史記·五帝紀》幼而徇齊。《注》徇疾,齊速,言聖人幼而疾速。
又國名。武王封太公之地,今山東靑州濟南濰縣安樂等處是也。
又乾齊,縣名。屬酒泉郡。見《後漢·郡國志》。
又姓。《風俗通·氏姓篇序》四氏,於國齊魯宋衞,是也。
又放齊,堯臣名。
又《諡法》執心克庄曰齊。資輔就共曰齊。
又與臍通。《左傳·庄六年》後君噬齊。
又《集韻》《韻會》《正韻》在禮切,音薺。《集韻》齊齊,恭愨貌。《禮·玉藻》廟中齊齊。
又《廣韻》在詣切《集韻》《正韻》才詣切,音劑。《禮·內則》凡食齊,視春時。《周禮·天官·醬人注》食有和齊,葯之類也。
又酒以度量節作者謂之齊。《周禮·天官·酒正》五齊三酒,亦作齌。
又火齊,珠名。一曰似雲母。重疊而開,色黃赤如金。
又《集韻》子計切,音霽。和也。《周禮·天官·食醫》八珍之齊。
又《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禮曲禮》兩手摳衣去齊尺。《注》齊,謂裳下緝也。
又庄皆切。與齋同。《禮·祭統》齊之為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
又牋西切,音齏。與齏同。《周禮·天官·醢人五齊注》齊,當為齏。五齊,昌本析蜃豚拍深蒲也。《疏》齏葅菜肉之通稱。
又與躋同。《禮·樂記》地氣上齊。
又《廣韻》疾私切,與薺通。《禮·玉藻》趨中采齊。《鄭注》齊,當為楚薺之薺。《釋文》齊,依注作薺,疾私反。
又《正韻》才資切,音疵。引玉藻采齊當讀疵音。
又《正韻》齋字,古單作齊。詳齋字注。
又《集韻》子淺切,音翦。同剪。《說文》斷也。剪取其齊,故謂齊為剪。《儀禮·旣夕》馬下齊髦。《注》齊,剪也。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齊”均像谷穗上端之形,但略有高下錯落。金文中的“齊”多數用為國名。《說文》:“齊,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徐鍇系傳:“生而齊者,莫若禾、麥也。二,地也。兩傍在低處也。”所以“齊”的造字本義就是谷穗整齊。後來泛指整齊。甲骨文用為地名:“癸丑王卜,貞:旬亡畎,在齊次。”(《合集》36821)《禮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齊,理也。也引申為“等同”之義。《准南子·精神》:“齊死生。”高誘註:“齊,等也。”又引申為“全部”之義。《荀子·王霸》:“四者齊也。”楊倞註:“齊謂無所闕也。”也假借為“齋”字。如者汀鍾:“齊(齋)休祝成。”(《集成》1.125)由此引申出“莊嚴”、“肅穆”等義。又通假為“臍”。《左傳·庄公六年》:“后君噬齊。”杜預註:“若嚙腹齊,喻不可及。”由此引申出“中央”、‘“中正”、“中和”等義。也假借為“翦”。《儀禮·既夕禮》:“馬不齊髦。”鄭玄注“齊,翦也。”由此引申出“限制”等義。又假借為“劑”、“嚌”、“粢”瓷”、“膺”、“鑾”、“躋”等。“齊”今簡化為“齊”。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書法演示

齊
齊

書法欣賞

草書
草書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韻部韻系調四呼聲調音譯擬音
廣韻徂奚齊開平聲四等開口
蒙古字韻平聲tsidzi
去聲tsidzi
平聲jaytʂaj
中原音韻齊微齊齊微齊齒呼陰平
齊微齊齊微陽平齊齒呼陰平
洪武正韻牋津私二支平聲
才資二支平聲
前西三齊平聲
牋西三齊平聲
庄皆六皆平聲
在禮三薺上聲
才詣三霽去聲
分韻撮要第二威偉畏陽平
第十四皆解介陰平

中上古音

時代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母韻母
先秦高本漢系統dzʰiər
先秦王力系統dziei
先秦董同龢系統dzʰied
先秦周法高系統dzer
先秦李方桂系統dzid
兩漢西漢
東漢

常見片語


齊備
qíbèi 〖complete〗齊全完備 實驗所需的東西都已齊備
齊徠步 qíbù 〖quicktime〗〖軍〗:一種行軍速率,每步76厘米
〖uniformsteps〗:整齊的步伐
齊步走 qíbùzǒu 〖quickmarch〗〖軍〗:以整齊的步伐行走
〖Quicktime,march!〗口令。命令隊伍以整齊的步伐前進
齊唱 qíchàng 〖unison〗齊聲而唱
齊齒 qíchǐ 〖i-class〗“齊齒呼”的簡稱,“齊齒呼”是音韻學上的四呼之一。
凡〖i〗韻母或韻頭i〖i〗的韻母,稱為齊齒呼,
如天(tian)〖t‘ian〗,機(ji)〖tei〗中的ian〖ian〗和i〖i〗
齊楚 qíchǔ 〖tidy〗整齊的。多指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