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隱喻

語法隱喻

語法隱喻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手段,它可以把事件、活動、情緒、思想等轉化為實體(entity)(Lakoff & Jonson,1980)。

簡介


Halliday(1985)指出,語法隱喻不是用一個詞去代替另一個詞,而是用某一語法類別或語法結構去代替另一語法類別或語法結構。這兩個類別分別代表了一個給定意義的兩種表達變異,一致式(congruent form),即通常所說的“平白體”(literal)語言,和隱喻式(metaphorical form),即與一致式相對應的,在某種程度上經過了“轉義”(transferred)的語言。

一致式和隱喻式的關係可以用下面的圖示來表示


表一“自上而下”
一致式 隱喻式 韓禮德1993年分析科技語篇時,借用了雅式(Attic)和土式(Doric)兩個概念來替代隱喻式和一致式的區別。在對“一致性”概念的進一步解析上,韓禮德談到,“讓我們首先回到一致性表達形式—請注意,一致性是指語義和語法層面在他們共同進化的起始階段的相互關係”。語言作為一種社會符號學系統,由表達層和意義層構成,分別表現為辭彙—語法(lexicogrammatical)和語義(semantic)形式。一般情況下語義層的實現是和特定的表達層相對應的。這種語義和語法之間的固定對應關係被稱為一致性關係(congruent relationship)(Halliday,1996)。
表二 語義---語法一致性關係
在一致性關係里,動詞用來表示動作/過程,名詞用來表示參與者,形容詞表示特徵等。但在語言的實際應用中,我們常常發現原關係的變化,人們可以把動詞、形容詞轉化為名詞,句子轉化為片語。這種變化被稱作語法隱喻。Halliday (1985) 指出,名詞化(nominalization)是語法隱喻的主要來源。例如:
(1a)The brakes failed. (1b) brake failure
participant process classifier entity
(1a)為非隱喻形式,其中的the brakes是表示參與者的名詞,failed則是表示物質過程的動詞,但在(1b) 中句子轉化成了名詞短語。除了動詞的名詞化外,形容詞的名詞化也是一種常見現象:
(2a)The thermoplastic is atactic. (2b)the actacticity of the thermoplastic
participant quality entity classifier
名詞化可視作一個小句“打包”(pack)成片語,或兩三個小句“打包”成一個小句的過程。下面的例子清楚地表現了這個過程:
(3a) In order to argue that this is not so he simple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no synonyms in mental language.
(3b) The argument to the contrary is basically an appeal to the lack of synonymy in mental language.
a句包含4個小句,辭彙密度為1.5【1】。b句是一個關係過程(relational process)的小句,辭彙密度(lexical density)是8. 那麼上例中的隱喻化是怎樣實現的呢?隱喻式中有兩個名片語:the argument to the contrary和an appeal to the lack of synonymy in mental langrage,都是名詞化的結果。否定的存在句there are no synonyms 名詞化為the lack of synonymy;投射句組he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no synonyms 名詞化為his appeals to the lack of synonymy…;小句this is not so名詞化為the contrary;投射句組to argue that …not名詞化為the argument to the contrary。上述三個例子中的a句和b句分別代表的,就是所謂的一致式和隱喻式。
名詞化結構是科技英語最重要的特徵之一。科技英語的“技術性”和“說理性”是名詞化大量存在的理據。正如Halliday所說,名詞化實際上已經逐漸成為任何成人語篇的一個重要特點。
2.名詞化結構分析
名詞化,作為用某一語法類別或語法結構去代替另一語法類別或語法結構的形式,在本質上涉及到一系列的變化過程。下面幾個小節將分別描述名詞化過程中級的變化、語義功能的變化和部分語義成分的變化。
2.1 名詞化結構的級變化
如表二所示,韓禮德把語義分成三級,分別為“言辭列”(sequence)、“言辭”(figure)和“成分”(element)。言辭是對事件的語義表達,因為人類經驗主要由發生的事構成,語法通過小句的構建把這些發生的事件轉換為語義。若干表示事件的言辭構成言辭列,由小句組體現。級階理論容許向下移動的“級轉移”(rank shift),即一個已知單位可移至下一級,但下級單位不能上移。
名詞化結構用名詞或名詞片語代替了一致式中的小句或句組,因此“級轉移”是名詞化的重要內容。例如,在下面的兩個句子中:
(4a) 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 so the brakes failed.
(4b) The driver’s over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
(4a)是一致式,(4b)通過語法隱喻把(4a)的兩個小句向下轉移為兩個名詞性片語結構。
2.2 名詞化的語義功能變化
伴隨著級向下轉移,名詞化結構產生了有別於一致式結構的功能意義變化(changes in status)。韓禮德(1995a)指出,我們在進行語義分析時,要看語義功能、語法功能和語法類別三個方面的變化。就上例而言,動詞drive轉化成driving時,語義功能由process轉化為entity,語法功能由transitivity轉化為thing ,語法類別則由動詞轉化為名詞。而too fast轉化為overrapid后,語義功能由circumstance轉化為quality,語法功能由manner轉化為epithet,語法類別則由副詞轉化為形容詞。
語法隱喻幾乎可以將所有的其他語義功能轉化為實體。這種現象被稱為語義的物質化過程(the drift toward thinginess)。韓禮德對各種語義轉化為實體的路徑作過如下圖示:
表示:relater → circumstance → process → quality → entity
韓禮德還指出以上各類語義向名詞化轉變的過程是一個從左到右的過程,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說,圖中某一語義可以由處在它左邊所有的語義轉化來,而不能從在它右邊的語義轉化而來。這同樣是一個級下移過程,如果發生逆向運動,則有背名詞化結構的生成原則。
2.3 語義成分的變化
韓禮德在1985年指出,小句被“打包”為名詞或名片語后,其語義成分不是不變的,部分信息會丟失。例如,is impaired by alcohol名詞化為alcohol impairment之後,alcohol impairment並沒有表明其中兩個成分之間的語義關係,alcohol既可以解讀為Actor (alcohol impairs),也可以視作Goal (alcohol is impaired)。
3. 名詞化語篇功能分析
韓禮德的元功能是三分的,即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在概念功能和人際功能中存在概念隱喻和人際隱喻,那麼語篇功能中似乎也有理由存在語篇隱喻。對於這一點,馬丁(1993)專門提到“語法隱喻通過展開一個語篇的主位結構和信息結構,成為組篇的工具。”在他論及的隱喻性主位(Metaphorical Theme)和隱喻性新信息(Metaphorical News)兩種語篇隱喻中,名詞化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實現方式。前文已經提及,名詞化在成人語篇,尤其是科技文體中大量存在。因為這種結構既可減少句子或分句的出現,又能包容大量的信息,能反映科技活動的嚴肅性和客觀性。下面就以科技文體為例,來說明名詞化的語篇功能。
(5) a. Global demand for butadiene, isobutylene, and butene-- will climb to 11.2 million metric tons, 18.8 million metric tons, and 1.7 million metric tons, respectively, by 2010..
b. But, because the rate of butadiene demand growth will continue to be outstripped by ethylene demand, more hydrogenation capacity will be needed to absorb the surplus of C4 streams, according to the firm.
c. In order to maintain price stability, these surplus C4s are likely to be hydrogenated.
d.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will be used to convert butadiene to butenes, where there is adequate downstream C4 olefin upgrading capability.
e. Continued investment in new naphtha--based ethylene capacity in Asia and the potential for the U.S. to crack heavier feedstocks may result in investment in more localized C4 processing capacity and a regionalization of C4 markets.
f. Chem systems stresses that integration and assessing value--added options is the key to C4 upgrading.
g. However, there is still emphasis on adding value to C4s throughout the chain by judicious integration of C4 processes and also enhanced cracker--refinery integration.
在這一段文章中,辭彙密度是相當高的,有大量名詞或名片語,如integration, processing, regionalization等等。這些名詞或出現在每一個句子的新信息中,或作為對前一句的歸納,成為下一句的主位。
上例中的斜線部分是新信息,在其中名詞化通過壓縮多種語義,成為了新信息的重要部分。例如,e句中的新信息a regionalization of C4 markets.的一致式原先為一個小句,如:(The result of …is that) the C4 market will be regionalized.
由黑線部分即名詞化成分充當的主位不難看出,它們都是對前一句所述的歸納。例如,b中的the rate of butadiene demand growth是a句中新信息will climb to 11.2 million metric tons, 18.8 million metric tons, and 1.7 million metric tons, respectively, by 2010的總結和經過名詞化轉換的結果。c句的新信息these surplus C4s are likely to be hydrogenated則名詞化為d句的主位 Selective hydrogenation。因此,我們可以說名詞化不僅在語篇的信息結構中舉足輕重,而且也和其他語法或辭彙銜接手段一樣,對語篇的連貫、流暢起著重要的銜接作用。
4. 英漢名詞化對比
最後,我們通過一組英漢對譯的句子,來看一下漢語中的有關情形。
(6a) Although the production of such transgenic strains of animals carrying foreign genes is now a relatively routine technique in many laboratories,it is unlikely that such method s will be extended to human embryos, both for moral and technical reasons.
(6b)儘管目前在許多實驗室里,培養這種攜帶異體基因的動物轉基因株是一種比較常規的技術,但由於倫理及技術方面的原因,這些方法不可能擴展應用於人體胚胎上。
原文中“the production of such transgenic strains of animals carrying foreign genes”是個名詞化的結構,如果照搬譯成“……的生產”勢必拗口難懂,甚至根本無法譯出,而用動詞結構處理,不僅把原文的意義表達了出來,漢語譯文也通順。類似的例子還有:
(7a) A thrombus may cause sudden closure of the vessel with complete obstruction of the blood flow.
(7b)血栓可能會引起血管突然阻塞,造成血流完全中斷。
以上2例中,原文劃線部分均為名詞化結構。使用這種結構除前文談到的客觀性、嚴肅性特點外,還可避免提及無關緊要的施動者,而把注意力放在動作的對象或結果上面,使表達更加清晰、具體。名詞化結構在英語中具有重要地位,S.Potter在“Changing English”一書中曾指出英語“名詞優勢於動詞” (preponderance of nouns over verbs)的傾向。而通過漢語譯文我們發現,漢語更傾向於使用動詞結構,或者說是保留小句結構。這個不同點體現了兩種語言在意念、結構上的相異,有其深層原因。
首先,漢語作為一種最缺乏屈折形態的語言,其語法結構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較強的象似性(iconicity)。例如,漢語里說“地球表面”,是遵循“先整體後部分”這個象似性原則的結果。而英語既有”the earth’s surface”,又有”the surface of the earth”,可見在這裡,這個原則對英語不具有約束力。又如,戴浩一比較令人信服地證明了,現代漢語較嚴格地受“時間順序原則”的制約,而英語的表現不如漢語強烈。顯而易見,以動詞和其他成分組織的小句更易於體現這些象似性原則,而通過名詞化“打包”的語言則不然。
此外,漢語中名詞化不甚顯著,也和漢語“以動詞為中心”的語法特徵密切相關。對此,馮勝利(1997)有如下的論述:…事實支持了這種推測:漢語以“動詞為中心”的語法特徵,呂叔湘先生在《中國文法要略》就有所論述(23頁)。陳健民先生在《漢語口語》中又進而提出:北京口語有些句法的變化,如:“排電影票”、“搓肥皂”、“買頭個兒”、“歇禮拜”等等,則是由於中國人“動詞為中心”的語言心理造成的。因此,漢語在很多情況下保留動詞結構、“拒絕”名詞化,是有其深層理據的。
語法隱喻是語言里客觀存在的現象,名詞化結構是這種語法隱喻應用的代表。其作用在於利用隱喻手段把一種語法類型或語法功能轉化成另一類,從而生成新的經驗類別。名詞化是科技英語的重要特徵,體現了語體對成分功能的選擇;而英漢兩種語言在名詞化上表現的不同,又反映了兩種語言在意念、結構上的差異。當然,這些差異絕不意味著漢語里缺乏語法隱喻。相反,語法隱喻在漢語中是常見的,比如把字句(“一塊西瓜就把我吃病了”),就已經廣為接受,成為“無標記”(unmarked)的語法隱喻句。這些問題都值得進一步研究。
Bibliography 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Arnold.
------1996. Things and relations: Regrammaticiz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 In J.R.Martin &R.Veel (eds). Reading Science: 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s of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
Lokoff, G. & M. Johnson.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胡壯麟,1996,語法隱喻,《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朱永生嚴世清,1999,語法隱喻理論的理據及其貢獻,《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