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明

中國相聲演員

馬志明,1945年7月14日(農曆)出生於天津市,祖籍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中國相聲演員,馬氏相聲傳人,國家一級演員。

1957年,考入天津戲校學武花臉。1962年,調入天津市曲藝團,正式開始說相聲。“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迫害,下放農村,積攢了深厚的相聲功底。1980年,馬志明重新登台。1986年4月13日,由侯寶林代收為師弟,拜已故相聲前輩朱闊泉為師。1988年,獲得“星海杯”相聲邀請賽逗哏三等獎。2005年從天津曲藝團退休。2007年2月,出版了相聲選集《笑匠雜笈》。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馬志明早年表演
馬志明早年表演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三立先生長子,人稱“少馬爺”。自幼受家庭影響,喜愛相聲和戲曲。
1957年考入天津戲校,學武花臉。

演藝經歷

1962年進入天津曲藝團,正式說相聲。文革期間隨馬三立下放到天津南郊,文革后重回曲藝團,20世紀80年代由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代收師弟,拜已故相聲前輩朱闊泉先生為師。80-90年代在曲藝團期間創作、整理、表演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馬志明演出照
馬志明演出照
為人耿直,不弄虛作假,為人低調,傳統藝術功底深厚,深得“馬氏相聲”的真髓,形成了不溫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葷不鹹的藝術風格。作品能令小兒不哭、病者笑顏。文武全才,堪稱文哏大師和武哏有史以來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大保鏢》《地理圖》《論拳》《報菜名》《文章會》《開粥廠》《賣掛票》《糾紛》《五味俱全》《黃袍加身》等。是當今相聲界輩分最高的演員之一,屬於寶字輩演員。
2007年2月出版了相聲選集《笑匠雜笈》。同年12月舉辦了“藝海神遊五十載——馬志明從藝50周年經典傳統相聲月”系列演出,演出共6場。
先後主要有三任搭檔,分別是楊少華謝天順黃族民。其中黃族民與馬志明搭檔時間最長,已有二十餘載,二位珠聯璧合,爐火純青。
主要有三位弟子,他們是黃族民、盧福來、於克志。其中的盧福來與於克志二人搭檔合作已有30餘年,成為了天津茶館相聲的一對火檔。
2012年首次“觸電”,在電影《匹夫》中飾演黑幫老大薛豹子。
2013年9月25日接受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政府聘任為文化發展顧問。
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21年2月10日參加2021年天津衛視德雲社相聲春晚,與郭德綱表演太平歌詞《鷸蚌相爭》。7月參加《群英會》,表演單弦《春景》。

個人作品


傳統相聲

作品名稱
《大保鏢》
《報菜名》
《文章會》
《拴娃娃》
白事會
《賣五器》
《誇住宅》
《地理圖》
《開粥廠》
《拉洋片》
《賣掛票》
《太平歌詞》
《數來寶》
《對春聯》
《反七口》
《賣布頭》

新作品

作品名稱
《糾紛》
《自食其果》
《五味俱全》
《夜來麻將聲》
《學跳舞》
《論拳》
《聽曲藝》
《看不慣》
《扔狗》

相聲小段

作品名稱
《核桃酥》
《雇三輪》
《茅房話》

曲藝

分類作品名稱
白派京韻大鼓《探晴雯》
《黛玉焚稿》
快板《雙瑣山》
《百鳥朝鳳》
《哭祖廟》
單弦《戲叔別兄》
《挑簾裁衣》
《胭脂》

藝術特色


馬派相聲”既是相聲傳統風格的象徵也是“津門相聲”一脈的代表。經歷了祖父馬德祿發軔、父親馬三立俗化和他個人規整、繼承和發展三個階段。大體敷衍了近現代相聲藝術的歷史以及“馬派”演進“正-反-合”的過程。“馬派相聲”醒眼奪目,只一個“俗”字便可概括。易雅而歸俗、就低絕不攀高,既無觀念的捆綁又無使命的重負,貌似古舊卻只是為了一個“好笑”。“好玩”總是在不絕如縷中存舊立新、滌垢見新。於是,我們不僅看到了相聲曾經的“原生態”也同時感到了世俗、真俗、大俗的魅力。馬志明的“求真”是一種既原始又深層的“本真”。真理性是由審美客體的真實性和主體不斷開掘的探索精神體現的。面對前輩遺留下來的諸多技藝遊離、主客相悖雖具文化情采但少內在邏輯的傳統節目,志明必須為其建立種種“情境”以便接結古今參合虛實建立藝術的邏輯鏈條。

人物評價


馬志明是相聲行中的百科全書。(馬季評)
馬志明先生對相聲藝術孜孜以求,幾近苛刻,故能絕於喧囂浮躁的環境,而神遊於淡泊的藝海。他頻出精品,承襲並發展了特有的馬氏韻味,使觀眾回味雋永,屢聽不膩。(搜狐娛樂評)
馬志明長於傳統相聲,但他的觀念從不落伍於時代。《糾紛》之外,《看不慣》中的歪唱《縴夫的愛》,《夜來麻將聲》中的市井人語,都是為觀眾津津樂道的。(搜狐娛樂評)

獲得榮譽


獲獎名稱獲獎時間作品獲獎結果
第一屆全國部分省市電視相聲邀請賽熒屏獎1986《五味俱全》獲獎
“星海杯”相聲邀請賽逗哏三等獎1988《糾紛》獲獎
第七屆中國“金唱片獎”2010《糾紛》獲獎

參演作品

參演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