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米斯級巡洋艦
薩拉米斯級巡洋艦
薩拉米斯級輕巡洋艦(Salamis class Space CL),是地球聯邦宇宙軍(Earth.Fedration.Space.Force簡稱E.F.S.F)宇宙世紀70年代增強軍備規劃中最重要的兩級主力艦艇中的一級,是聯邦宇宙軍主力輕巡洋艦,由於其廉價及易生產性,使當時宇宙艦艇匱乏的宇宙軍短期內獲得了超越吉翁公國軍的實力,使聯邦宇宙軍一躍成為了地球聯邦(Earth.Fedration簡稱E.F)諸多軍種中地位最高者!
![薩拉米斯級早期型](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3/mb363d8aa1be6ccaa88e430f3184018e2.jpg)
薩拉米斯級早期型
薩拉米斯級雖然是聯邦軍的主力巡洋艦,裝備6門203mm,50倍口徑的出力達10MW的MEGA粒子炮,以及各種飛彈,對空機關炮等武裝。但是和吉恩軍的同級艦艇姆賽級比較起來,因為沒有MS搭載能力,所以綜合戰鬥力較低。
(早期型)
艦級:薩拉米斯(salamis)類型:宇宙用輕型巡洋艦(SPACE CL)
長度:212m 寬度:62.2m 高度:71.4m
噸位:12100噸(正常載荷,和平時期),22000噸(滿載載荷,人員滿編,物資按戰時要求裝備加裝大型火箭助推器。)
動力來源:米諾夫斯基型核聚變反應堆+核子火箭引擎1具+姿態調整引擎8具
裝甲:不明,一般認為比較薄弱,很可能還不如吉翁的姆塞級輕巡(戰例:ms igloo,兩艘薩拉米斯突襲吉翁603試驗部隊,姆塞單艦挑戰兩艘薩拉米斯,擊毀一艘,重創一艘,自身毫髮無損。不過此戰聯邦的主要目標是吉翁補給艦,聯邦方面也擊沉吉翁一艘帕普級艦隊補給艦。)
機動戰士整備能力:無
機動戰士搭載能力:8台(以鋼索在艦身前部上甲板固定5台,底部固定3台,參考ms igloo)
薩拉米斯級輕巡洋艦再長達50年的服役生涯中,一共有4種主要型別,多達50餘種小改型!
![薩拉米斯級早期型和一年戰爭後期型](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7/mf71307e98055df4b70e44be8d4805a51.jpg)
薩拉米斯級早期型和一年戰爭後期型
uc.0079年1月3日7時20分,遠在地月系拉格朗治點L2(位置在月球背面,和side5魯姆的位置一月球為中點對稱)的吉恩公國向地球聯邦宣戰,無處不在的米諾夫斯基粒子與強大的機動戰士立時成為了宇宙軍艦的剋星,薩拉米斯的弱點也暴露無疑,首先是裝甲防護能力,薩拉米斯的宜生產以及成本的低廉使防護在ms的突擊面前變的弱不禁風。在一年戰爭的前期,被ms擊沉或擊傷占絕大多數,至少70%以上的薩拉米斯級在一周戰役,不列顛作戰,以及魯烏姆戰役里被擊毀!面對如此情形,聯邦軍高層以對於新形式下的作戰需求為起點,以及為了配合大規模的反擊戰,由賓森將軍提議,進行了宇宙艦隊重建計劃,即有名的“賓森計劃”,計劃中除了對現役戰列艦麥哲倫進行改造外,就是對於薩拉米斯的改建工作,改建后的薩拉米斯要求擁有一個小隊MS的搭載能力,增加防空機炮,增強米氏粒子下的偵察手段和加強光學儀器。但薩拉米斯的原有級別雖然能夠承受後幾類的加強,但對於MS的搭載能力的加強確實無法實行的,除非對整個艦型做重大調整,否則無法搭載任何艦載機。於是,改進型的薩拉米斯採用了另一種搭載方式,即無回收搭載。此種搭載方式實在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這等於犧牲艦艇的ms搭載能力,在戰役發起前就準備好ms戰鬥的需要的一切物資,薩拉米斯的實際任務只是將所搭載的ms送到指定的地點,然後發射了事,簡單的說就是一種不顧機師死活的方案,搭載於薩拉米斯上的機師對於聯邦高層來說,是沒有回來的必要的,“反正人力是項用不光的資源,打仗時總會有人死的”-這就是聯邦高層的當時想法。
雖然ms的整備運用能力還是幾乎沒有,但貫名為薩拉米斯後期型的宇宙巡洋艦終究還是問世了,在戰爭後期的所羅門戰役,阿巴瓦庫戰役中,這種倉促改進的薩拉米斯作為艦隊的主力投入星一號作戰,為聯邦的最終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也遭受到了慘重損失!至少半數以上的薩拉米斯級被擊毀和重創!
一年戰爭結束后,地球聯邦軍開始對薩拉米斯進行全面改進,原來就夠勉強的ms搭載能力被完全去除,在大炮巨艦主義思想的熏陶下,重新改建成以量取勝的簡易型軍艦,並增強動力與火力,這種軍艦大家在0083里也看到過了,在原來的一具核火箭引擎基礎上追加了四具小型核火箭引擎,增加了三座雙聯裝155mm52倍口徑MEGA粒子炮和一堆防空機關炮,以四個中隊合計16艘為基本編製組成一個小規模艦隊,這種強化火力的薩拉米斯級在0083里,被卡多駕駛GUNDAM rx78gp02擊破了多艘,0083年迪拉茲之亂平息后,聯邦軍終於認識到沒有ms的戰艦是不堪一擊的,0083之後,這種強火力的薩拉米斯級就不在建造和改裝,倖存的也逐漸的返廠改裝,淡出人們的視線!
在z與zz中,由於聯邦國力衰弱,無法再保持龐大的艦隊,持續進行大規模的戰爭,所以與聯邦沾邊的各方均採用了薩拉米斯做為自己的主力艦,在奧古與提坦斯的幾次大規模的艦隊戰中,薩拉米斯都是主角。不過自這些事件過後,薩拉米斯級巡洋艦也終於走光了其長久的服役旅程,經過幾次修改的薩拉米斯已經達到本身的極限,無法再適應以後的戰爭局面,而聯邦軍新一代的巡洋艦也開始設計,即克拉普級輕巡洋艦和拉·凱拉姆級戰列艦,克拉普級是薩拉米斯的真正後續艦,消除了薩拉米斯的最大缺點即MS搭載能力的缺憾,克拉普級對於MS的搭載運用能力設定十分合理,而且ms運用力和自身的艦炮火力做到了平衡,突出ms主戰能力,艦炮只用於支援。克拉普級的大型化就是拉·凱拉姆了,大家都知道是朗德·貝爾(lond bell)部隊的主力艦,拉·凱拉姆的外觀雖然有很多巡洋艦的特徵,但是其噸位、火力、尺寸,裝甲防護和速度和戰列艦差不多,其本質是一艘突破舊思維的新型戰列艦!雖然和薩拉米斯有點淵源,卻是與它完全不同的龐大戰艦!
![吉翁公國契貝級重巡洋艦](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b/m6b8c5c7485ad28a9c4443cfca7cf0951.jpg)
吉翁公國契貝級重巡洋艦
在實際的戰場上,薩拉米斯的表現也是比較一般的,但體現了該級艦的多用途性(炮灰性),6門主炮布局在前後上甲板和左右側甲板,艦身前後各3門主炮,這樣的布局,使戰艦可以靈活的發揮火力,無論敵艦處於任何位置,本艦都可以至少使用2門主炮對其射擊,但這樣的布局又使得本艦的火力顯得分散,無論如何都不能像姆塞那樣發揮全部主炮的威力!但是據有些資料,一年戰爭後期,有一艘薩拉米斯裝備的是雙聯主炮!該艦的火力是個例外!
![迪拉茲](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9/mc9f06d4066bf6b3aa1448c8394a19ede.jpg)
迪拉茲
姆塞可以發揮全部主炮火力前向射擊,而薩拉米斯只能發揮前部3門主炮,薩拉米斯和姆塞相比火力會顯得跟不上!如果,遭遇時薩拉米斯在姆塞後部,則姆塞因為主炮布局原因,無法後向射擊,此時形勢對薩拉米斯有利!
但在實際戰鬥中,雙方均會不斷地變換陣位,進行調整,以求搶的最佳的射擊陣位!因此在實戰中,薩拉米斯和姆塞實際上互有勝負,不分高下!只是姆塞的防護力比薩拉米斯好,同時還有ms的運用力,這才是雙方真正的實力差距!
![吉翁公國姆賽級輕巡](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8/mb8e76194e736951919d4a3e077c84081.jpg)
吉翁公國姆賽級輕巡
還有每次改進的薩拉米斯,都不斷地增裝防空機炮,提高裝甲防護和火力,增加航程和自持力!所以相應的物資數量也需要提高,試問薩拉米斯有多少空間可以擴充?所以搭載ms的方案實際上是無法實現的,官方資料里最終型號9機的運用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