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化中心

形成最早的骨組織

在將要形成骨的部位,間充質細胞增殖、密集成膜狀,其中某處的間充質細胞先分化為骨祖細胞,進而分化為成骨細胞,成骨細胞在此成骨,於是形成最早的骨組織,該部位成為骨化中心。

概念


骨化中心
骨化中心
骨化不是在骨的所有部分同時進行的,首先是在1個乃至幾個地方開始骨化,再逐次向周邊擴展,把這些最初發生骨化的部位稱骨化中心或骨化點。典型的長骨一般骨化中心是在骨幹和兩個骨骺這3個地方。
1959年山東醫學院宋惠芳在山東醫學院學報上發表了“中國人四肢骨化中心出現及骨蛋接合的初步觀察”
1937年由梁鐸公布了對手腕部骨化中心的觀察結果,以後許多學者研究制定了我國小兒骨齡的標準。

解釋

胚胎早期,軟骨幹中部出現一個原發骨化點,骨化點內的軟骨組織退化消失,成骨細胞積極活動,形成骨組織,這一變化稱骨化
胎兒出生前後,在骨兩端的軟骨內也先後出現骨化點,稱繼發骨化點。由繼發骨化點形成的骨結構稱骺。

計算方法

1~9歲腕部骨化中心數目約為小兒歲數+1,10歲出齊。

骨齡

用X線檢查測定不同年齡兒童長骨幹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現時間、數目、形態的變化,並將其標準化,即為骨齡。

歷史事件


1973年,Yerbrough等報告了以手腕骨骨化中心數目確定學齡前兒童骨齡的方法,1447名瓜地馬拉兒童和2130名美國兒童的手腕骨都有非常規律的骨化次序,使用這種骨化次序可評價某一特定兒童在這種骨化中心出現次序中的等級而得出骨齡。
1964年瑞典的Elgelunark提出了以身體一側骨化中心數目評價5歲以下兒童骨成熟度的方法。
1959年山東醫學院宋惠芳在山東醫學院學報上發表了“中國人四膠骨化中心出現及骨蛋接合的初步觀察”
1937年由梁鐸公布了對手腕部骨化中心的觀察結果,以後許多學者研究制定了我國小兒骨齡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