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悅
使心情安樂輕快的佛教術語
禪悅:令修習者享受到常人無法享受到的“禪悅”或“三昧樂”,是佛教所說定心的一大功用。禪籍中所說初得奢摩他時得身心輕安,即有心情安樂輕快之意。隨著禪定功夫的深入,禪悅會愈益深細。
初禪、二禪皆以“喜”、“樂”為主要的兩種功德。《雜阿含經》中說,有眾生進入初禪,“離生喜樂,處處潤澤,處處敷悅,舉身充滿,無不滿處。”從禪定起,遍告大眾:“極寂靜者,離生喜樂,極樂者,離生喜樂。”【《雜阿含經》卷十七,《大正藏》卷二,123c。】《清凈道論》說進入初禪時的喜以“身心喜樂為味,或充滿喜樂為味,雀躍為現起”,其喜分小喜、剎那喜、繼起喜、踴躍喜、遍滿喜五種。小喜,謂喜樂令人身上的毫毛豎立。剎那喜,喜樂倏然而生,有如電光突閃。繼起喜,喜樂如海岸的波浪一度到來,又一度消退。踴躍喜,喜樂之大令人喜不自禁,手舞足蹈,甚而躍上空中。遍滿喜,喜樂充滿全身,有如吹漲了的氣泡,如山窟充滿了流水。同論說,五種喜成熟之時,身心輕安皆悉成就,身心輕安成熟時,會成就身、心二種樂。所謂樂,謂“善能吞沒或掘除內心的苦惱”,“以愉悅為相”。喜與樂的區別,是樂屬受蘊,是內心的一種享受或情緒,喜則屬行蘊,是因為獲得未曾有過的愉悅而生的激動,喻如在沙漠跋涉中渴乏不堪之人,聽說、看見前面有樹林泉水時所起的激動為喜,走進樹林中盡情飲用泉水時為樂。二禪之樂,更勝初禪,三禪之樂,更勝二禪,為世間喜樂之極致,《雜阿含經》佛稱三禪離喜之樂“是名樂第一”【《雜阿含經》卷十七,《大正藏》卷二,123c。】。
《雜阿含經》中佛陀開示說,世間由五欲的滿足而生的諸喜樂,必須藉助於一定的條件,為某種匱乏的滿足,如人飢餓時得到飲食,飽餐痛飲而樂,故名“有食樂”;修定者進入第二禪時,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此樂不憑藉任何條件,唯從內心自然生起,故名“無食樂”;當進入第四禪時,離喜樂的擾動而住於安樂的舍心正念中,這種平靜的安樂名“無食無食樂”,即連“樂”也不需要憑藉的樂【同上書,123b。】。《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七說,眾生常被慾火所燒,熱惱不安,當由修習禪定而進入初禪時,如同跳進清涼的泉水中,驚悟到從來沒有嘗受過的、遠遠超過五欲之樂的清涼喜樂,“深心慶悅,踴躍無量,故名喜支”【《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七,511c。】。
嘗受到禪樂后,其心恬然,安隱快樂,即名為樂。喜為粗,樂為細。喜時心中踴躍(激動),樂時心中恬靜。二禪的喜樂更超過初禪。進入二禪時,“其心豁然明凈,皎潔定心,與喜俱發,亦如人從暗室中出,見外日月光明,其心豁然明亮”,“行者受於喜中之樂,恬淡悅怡,綿綿美快”【同上書,513b~c。】。初禪之喜樂由超離欲界五欲等而生,稱“離生喜樂”;二禪喜樂由定心而生,名“定生喜樂”。初禪喜樂依禪觸、覺觀而生,心分別身體上的觸覺,難免有擾動,較粗;二禪喜樂則不從外來,只從自心生起,唯屬意識,較細。第三禪離二禪喜的擾動,唯有獨特的樂,其樂與定心同時生起:
內心而發,心樂美妙,不可為喻。
樂遍身時,身諸毛孔,悉皆欣悅。爾時五情雖無外塵發識,而樂法內出,充滿諸根,五根之中,皆悉悅樂。
譬如石中之泉,從內湧出,盈流於外,遍滿溝渠,三禪之樂,亦復如是【同上書,514b~c。】。
三禪之樂,被稱為“世間第一,樂中之上”【同上書,514c。】。然而,有樂,終究是一種擾動。四禪以上,超越了喜樂的擾動,不苦不樂,心如明鏡止水,實際上心靈處於一種極深的寂靜、放鬆狀態,是一種超越喜樂的快樂。因為進入正定者能享受到遠遠超過世間依賴物質條件等刺激而得的粗劣的五欲之樂,才能使他們自然不追求世間的五欲,不被聲色貨利所惑,暫時制伏欲界的貪嗔等煩惱而不起現行。但享受禪悅,又可能產生對禪定喜樂的貪著,謂之“味禪”、“醉三昧酒”,屬色界、無色界煩惱。這種對禪悅的貪、沉醉,可能使人只管自己打坐享樂,對家事、世事和眾生、社會冷漠,失去責任心,不想利益、濟度眾生,不想追求真正堪以超出生死的智慧,成為生死之因。佛陀教導佛弟子:雖然修習禪定,但其目的是進一步獲得出世間的智慧,不可“味禪”,須在禪定的基礎上以正見修觀而證得正智。大乘更強調要以“無所得”的般若智為導修禪定,雖入正定而不住著於定,須利濟眾生,服務社會,在菩薩六度萬行的實踐中享受更為殊勝的無住涅盤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