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槲葉的結果 展開

槲葉

中藥

槲葉,中藥材名。本品為殼斗科植物槲樹的葉。功能主治為:治吐血,衄血,血痢,血痔,淋病。①《唐本草》:主痔、止血,血痢,止渴。②《綱目》:活血,利小便,除面上赤。③《現代實用中藥》:治淋病,尿赤,又驅絛蟲。

來源


本品為殼斗科植物槲樹的葉。

性味歸經


《唐本草》:味甘苦,平,無毒。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700m以下的山地陽坡,或與其他櫟類、櫸樹馬尾松等混生,有時成純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搗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配藥效果


①治吐血:槲葉不拘多少,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取五、七分,和滓服。(《簡要濟眾方》)
②治大衄,口耳皆出血不止:槲葉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即止,(《聖惠方》)
③治初得腸風,及血痔熱多者:槲葉微炙,炒槐花減槲葉之半,同為末。米飲調服,血痔熱者尤佳,亦堪為炭。(《本草衍義》)
④治冷淋,小腸不利,莖中急痛:槲葉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之。(《聖惠方》)
⑤治螻蛄瘺:槲葉,燒灰細研。以泔別漬槲葉,取汁洗之,拭乾,納少許灰於瘡中。(《聖惠方》)

化學成份


槲樹葉含山柰酚3-O-[2″,6″-O-(E)-二對香豆醯基-β-D-吡喃葡萄糖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