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紙

中國古人的重要發明

麻紙是中國古人的重要發明。由東漢蔡倫改進,成為中國古代圖書典籍的用紙之一。

麻紙是一種大部分以黃麻、布頭、破履為主原料生產的強韌紙張。

麻紙有多種,如白麻紙、黃麻紙、麻布紋紙、桑麻紙等,但主要分白、黃兩種。白麻紙潔白光滑,背面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粘附,質地細薄,堅韌。紙紋均寬,約一指半。黃麻紙色略黃,稍粗糙,有的較白麻紙略厚。但這都是蔡倫紙出現之後的麻紙。其實,麻紙的歷史非常久遠。在西漢時期,用於書寫的最初的麻紙已經出現。

特色


麻紙的特點是纖維長,紙漿粗(紙表有小疙瘩)紙質堅韌,雖歷經千餘年亦不易變脆、變色;
外觀有粗細厚薄之分,又有“白麻紙”、“黃麻紙”之別;其抄紙簾紋間距二三公分、三四公分、五六公分不等;
有的橫簾紋和豎簾紋相交,間距豎約一指半;背面未搗爛的黃麻、草跡、布絲清晰可辨;可作為可靠的古籍鑒定依據之一。隋唐五代時的圖書(碑帖裝裱)多用麻紙,宋元時已不佔主要地位,明清時麻紙的使用更為稀少。麻紙後人偽造及難。

起源


《新唐書·藝文志一》:“大明宮 光順門 外,東都 明福 門外,皆創集賢書院,學士通籍出入。既而太府月給 蜀郡 麻紙五千番。”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南朝 書家寫字多用麻紙,麻紙別稱布紙,就是用破舊麻布製造的紙。麻紙可供二 王(王羲之王獻之 父子)寫字,精美可以想見。”
西漢就有,東漢時蔡倫加以改進,使麻紙製造得到普及。由漢至唐,麻紙一直是產量最大的紙。自宋以後,由於造紙業的發展,麻紙的優勢地位逐漸被別的紙類所代替。
1933年,新疆羅布淖爾出土了公元前49年的西漢麻紙;
1942年,居延查科爾帖也出土了西漢有字麻紙;
1957年,西安灞橋古墓中出土了公元前140--前87年的西漢麻紙----“灞橋紙”;
1973年,在甘肅居延漢代金關發現兩張公元前52年西漢麻紙殘片,稱為“居延紙”。
1978年,在陝西扶風縣中顏村漢代窖藏中,出土了三張西漢時的麻紙“扶風紙”。
1979年,甘肅敦煌馬圈灣烽燧遺址出土的兩漢麻紙----“馬圈灣紙”,
1986年,在甘肅天水市附近的放馬灘古墓葬中,出土了西漢初年文、景二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的放馬灘“紙地圖”。
1990年,在敦煌懸泉置遺址出土的有多張字麻紙,並被確認為武帝至昭帝(前140-前74)時物。
只是這些麻紙在製造上還比較粗糙,後來的麻紙皆宜於書寫或印刷,而且經久耐用,很受人們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