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崇慶寺壁

題崇慶寺壁

《題崇慶寺壁》是唐末詩人溫憲會試落第后的作品。全詩四句二十八字,感嘆自己的漂泊生涯和坎坷命運,也蘊含著懷才不遇的憤慨。

創作背景


溫憲是溫庭筠之子,很有詩才,是“咸通十哲”之一,頗有名氣。由於他跟他父親一樣,喜歡寫些諷刺權勢者的詩文,長期為掌權者所嫉恨,遭到排斥,抑而不錄,多次參加進士考試而未能如願。
溫憲一次在觀看會試榜文後,發現又是名落孫山。他心裡儘管無比激憤,但是又很無奈。他意興闌珊地回到他暫時寄身的崇慶寺,借酒澆愁。乘著酒興,他登上寺院里那座飛閣流丹的高樓,就在它那粉白的牆壁上題寫了這一首七言絕句
此詩前兩句寫自己家境困頓,為了前途和生計而參加科舉,與親人分離,長期漂泊無依,非常艱難;后兩句慨嘆自己多次落第,導致未老先衰,已經心死如灰,對科舉不抱多少希望了。全詩情感哀毀悲憤,令人感傷,也蘊含著不平之氣。
據說這首在寺廟裡所題寫的七絕詩改變了溫憲一生的命運。溫憲題詩后不久,當朝宰相鄭延昌攜帶其夫人來到崇慶寺進香。鄭延昌看到溫憲題在牆壁上的詩后,非常感傷,於是起了愛才憫才之心。他一回到京城,當即向當時主持會試的主考官趙崇推薦溫憲。這樣,溫憲才在公元889年(唐昭宗龍紀元年)順利通過進士考試。不久溫憲就當上了山南節度使從事。一說他後來又經過詞人李巨川的推薦,終於官至郎中一職。

作者簡介


溫憲,唐代詩人,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是晚唐著名文學家、國子助教溫庭筠的獨子。《全唐詩》收其詩四首,代表作品《題崇慶寺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