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維他命飲料

起源於泰國的功能性飲料

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在某些國家稱為Krating Daeng是一款最早起源於泰國,並在奧地利、泰國、中國、越南等地生產和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的知名機能性飲料品牌,其中歐洲版的紅牛屬於含碳酸軟性飲料的一種,它以強態能量飲品的形象出現,含有多種營養素及咖啡因,因此常被用來當作提神甚至健身飲料來使用。

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是紅牛功能飲料的創始公司、全球紅牛商標權的擁有者。

介紹


紅牛
紅牛
以泰國為主的部份亞洲國家所銷售的紅牛,是屬於不含氣的傳統提神飲料,其中,泰國紅牛甚至還有生產紅牛咖啡飲料。
歐美地區的紅牛是一種含碳酸的軟性飲料,除了標準的250毫升鋁罐裝版本外,也於2003年於美國地區率先推出無糖的低熱量版本。除了純飲外,紅牛飲品在歐美的派對聚會中也常被與伏特加之類的酒品混在一起飲用,是年輕人之間非常時興的新流行。
無糖版本的紅牛飲料,不含有果糖葡萄糖兩種成分,但卻多添加了醋磺內酯鉀(Acesulfame-K)與阿斯巴甜(aspartame)兩種代糖物質作為調味,以減少熱量,但其餘成分皆同。
紅牛裡面含有高劑量的咖啡因(通常一杯黑咖啡含有80到180毫克的咖啡因),再加上它又經常被與伏特加這種高酒精度的烈酒調和飲用,而提升了飲用時的風險。迄今為止尚未有任何科學證據明確指出紅牛在健康安全方面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任何含有高度咖啡因的飲料或食品,過度服用都是對人體有害的。除此之外,牛磺酸這種物質雖然一開始是從牛隻的身上發現的,但是主要的來源大都是人工合成,牛磺酸是人類腦部原本就含有的一種物質,在缺乏時會造成疲累感,因此透過牛磺酸的補充可以達到提神的效果,除此之外攝取微量牛磺酸也對身體有益。但如果瞬間服用過多的牛磺酸是否會造成吸收不良或產生健康上的問題,迄今為止科學家還沒找出確切的定論。

發展歷史


紅牛原本是一位泰國商人許書標(Chaleo Yoovidhya)於1966年在曼谷創設的一個機能性飲料品牌,其產品經常被夜班工人、長途貨運的駕駛或泰拳(蹴道)選手拿來當作提神與健身用。
1985年時,曾在寶潔(P&G)亞洲地區分公司任職的奧地利商人迪特利希·馬特希茨(Dietrich Mateschitz)因為對這款飲料的喜愛,決定將這款產品的配方與商標權買下,行銷到亞洲以外的市場。他在1986年在奧地利設立了紅牛股份有限公司(Red Bull GmbH),改良紅牛飲品的配方加入了碳酸,而變成一種氣泡飲料在奧地利銷售。相較於傳統的提神飲料,馬特希茨以一種非常流行、時尚的方式來包裝產品,獲得空前的迴響,而廣為年輕族群接受。1992年紅牛(撇開泰國版的Krating Daeng不計)首次外銷到奧地利以外的國家——匈牙利,並且在之後很快速地擴展到超過一百個國家以上的廣大市場。
不過,並不是所有在海外市場的紅牛飲品,都擁有相同的配方。例如加拿大版本的紅牛為了能通過該國的食品安全審查,是完全不含咖啡因、牛磺酸等提神劑,成份只有包括純粹的糖分與維生素B群而已,因此得以用“液態維生素補給飲料”的定位上市;台灣版的紅牛,則因應法規取消了葡萄糖醛酸內酯的添加(根據台灣的法規,只有藥品才能添加此成份),並稍微降低咖啡因含量。而同樣在台灣市場,功能上類似紅牛的提神飲料還包括有康貝特、蠻牛、活力旺等,但大都為不填氣的非碳酸飲料且擁有迥異的定價策略與消費族群。中國紅牛公司設立於1995年,其產品陣線,基本與泰國產品類似,而與香港及台灣所引進的奧地利版紅牛差異不小。

地區銷量


紅牛公司的總部與生產線設址於奧地利的湖濱福煦(Fuschl am See),是個距離薩爾斯堡不遠、人口1344人的小鎮。其銷售網超過100個國家,2000年的全球銷量為10億罐250毫升裝,當中英國佔2.6億罐。
除了歐洲版的紅牛外,在此飲料的發源地泰國,當地版本的紅牛則是一種不含碳酸,成分較為濃縮的一般提神用機能性飲料,常見到的是150毫升玻璃瓶的包裝。

主要成分


由於紅牛牌飲料是以象徵力量的兩隻野牛做為產品商標,因此民間經常謠傳該品牌的飲料里內含某種牛隻身上獲得的抽取物,但其實是一種原廠否認的謠傳。根據官方說明,每一罐250毫升包裝的紅牛裡面,包含有下列的營養成分(此處為美國地區銷售的紅牛飲料之成分,其他國家可能會根據當地規定而有所調整):
牛磺酸(taurine):1100毫克
葡萄糖醛酸內酯(glucuronolactone):600毫克
咖啡因(caffeine):80毫克,其成份粹取自咖啡豆濃縮物
煙鹼酸(niacin,又稱為維生素B3):20毫克
維生素B6(vitamin B6):5毫克
泛酸(pantothenic acid,又稱為維生素B5):5毫克
維生素B12(vitamin B12):0.005毫克
果糖(sucrose):21.5克
葡萄糖(glucose):5.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