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淇公方丈

宿淇公方丈

不妨留枕簟,聊得謝冠簪。宿:住宿。淇公:當指淇地年長僧人。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宿淇公方丈
【創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何景明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


落日罷登臨,禪房秋坐深。
不妨留枕簟,聊得謝冠簪。
樓合湖天影,松蘿洞月陰。
明朝又朝市,回憶碧山岑。

題 解


作者作為朝廷命官難得一次辭別繁重的公務到淇地遊山玩水,傍晚回來住在寺廟方丈中,感到短暫的“無官一身輕”那種解脫的快意,白天遊玩時見到的山水美景一直反覆回映在腦際,但可惜明天仍得回到塵世名利之場。

注 釋


宿:住宿。
淇公:當指淇地年長僧人。公,舊時對男性的長者或老人的尊稱。
方丈:佛寺或道觀中住持住的房間,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為一丈,故名。也指佛寺或道觀的住持。
落日句:落日時分,遊覽歸來。登臨,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遊覽山水。
禪房:chánfáng,寺院建築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靜修居住、講經頌佛的房屋。也泛指寺院。
枕簟:zhěndiàn,泛指卧具。此借指留宿。
聊得句:姑且能辭謝官職(得以片刻解脫)。冠簪,guānzān,使冠固定於髮髻上的簪子,也借喻仕宦、官職。
樓合:疑為“樓台”之誤。
湖天影:當為湖中映出的天空的影子。
松蘿:為松蘿科松蘿屬植物。分節松蘿(女蘿、接筋草)或長松蘿(蜈蚣松蘿、天蓬草)。別名很多,女蘿(《詩經》)、松上寄生(《綱目》)、松落(《國葯的藥理學》)、樹掛(《黑龍江中藥》)、天棚草、雪風藤、山挂面、龍鬚草(《四川中藥志》)、天蓬草(《陝西中草藥》)。樹鬍子(林芝地區)
朝市:cháoshì,朝廷和市集。此泛指塵世名利之場。

作者簡介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漢族,信陽(今屬河南省)人。明代文人,終年僅三十九歲。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宦官劉瑾擅權,何景明謝病歸。劉瑾誅,官復原職。官至陝西提學副使。“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並稱文壇領袖。其詩取法漢唐,一些詩作頗有現實內容。有《大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