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攝影機的人
1929年上映於蘇聯的紀錄電影
《持攝影機的人》是由吉加·維爾托夫執導的紀錄電影,於1929年1月8日在蘇聯上映。
該片通過對烏克蘭敖德薩市從早到晚生活場景的展現,揭示了蘇聯獨特的市景。
《持攝影機的人》DVD封套
片紀錄蘇聯勞凡影片,攝影錄及攝影剪輯影片。基觀眾席序曲、城市黎、勞辛勤及休息藝術踐。影片拍攝蘇維埃革,片強烈思義階級觀。
烏蘭敖薩市,台演奏器影配,匯聚協調致旋律。城市,百共,街形形,各,店鋪、商,龍交具。礦勞、廠械停運轉,煙囪冒煙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The Cameraman | Mikhail Kaufman |
職員表
導演 | 吉加·維爾托夫 |
---|---|
攝影 | 米凱爾·卡夫曼 |
策劃 | 吉加·維爾托夫 |
音樂 | Pierre Henry、Nigel Humberstone、Konstantin Listov、邁克爾·尼曼 |
剪輯 | Yelizaveta Svilova |
電影最初在1929年發行時是無聲電影,且在劇院現場配樂。之後另發行一些不同的電影配樂原聲帶:
• 1995 – 新作曲團隊 Alloy Orchestra,以維托多所留的附註為編曲基礎。它結合譬如警報器、嬰孩哭泣、人群雜訊等聲音效果。在數個不同的DVD版本隨即可得。
• 1996 – 挪威作曲家 Geir Jenssen (又稱 Biosphere) 由特羅姆瑟國際影展(Tromsø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委任為電影編新電影配樂,以導演的編劇連同指導鋼琴伴奏者。Jenssen 編寫一半電影配樂,把另一半轉交給Martinsen (又稱 Mental Overdrive)。它在1996 TIFF被作為挪威語版本〈Mannen med filmkameraet〉。影展結束后此電影配樂不再使用,至2001年電影配樂以CD發行。
• 1999 – In the Nursery 版本是為布列福國際影展(Bradfor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時所作。目前可以得到的幾個DVD版本,經常與 Alloy Orchestra搭配作為電影配樂的選擇。
• 2002 – 由 Jason Swinscoe作曲的電影配樂版本,以英國爵士和電子樂的劇場交響樂團(The Cinematic Orchestra)來進行演奏。最初為Porto 2000影展而製作,並且由英國音樂藝術廠牌Ninja Tune限量DVD發行,此DVD版本當前非常受歡迎且比其它DVD版本價格也更加昂貴。
• 2002– 由英國電影學院(British Film Institute)發行的電影DVD,由麥克尼曼(Michael Nyman)配樂。此配樂在許多不同的DVD版本可見。
持攝影機的人沒有過多的敘述交代,沒有響亮的字幕,維爾托夫就成功地運用了“自我暴露”的拍攝手法(即 攝影者出現在影片里),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不合常理的越軌行為。1920年代中後期,出現了許多以大 都 市為題材的電影,如米哈伊考夫曼和伊爾雅考帕林的《莫斯科》(1926)和魯特曼的《柏林城市 交響曲》(1927)等,這些影片都反映了都市的日常生活。但是維爾托夫的影片更貼切、更真實地展現了 剛剛開始的大都市時代的風貌,再加上“自我暴露”的拍攝手法,能夠不斷激起觀眾的興緻和熱情,這是其他 都市題材的電影所沒有達到的效果。因為那些導演所儘力表現的只是都市生活的表面光輝,讓人覺得浮光掠 影,沒有深度。
導演吉加·維爾托夫在該片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大量蒙太奇的手法,實現了其“電影眼”理論的文本表達。維爾托夫強調用“抓拍”的方式捕捉生活的片段,所以該片沒有字幕、演員,也沒有道具、布景。在該片拍攝過程中,攝影師米凱爾·卡夫曼在拍攝的同時也出現在電影畫面中,首創了“自我暴露”的電影形式,並採用了仰角、特寫、推拉鏡頭等拍攝手法。在該片的後期製作中,維爾托夫首次使用了二次曝光、快進、慢動作、畫面定格、跳躍剪輯、畫面分割等剪輯手法,並製作了一段定格動畫。
維托夫的意圖
季嘉維爾托夫(Дзига Вертов),本名大衛·阿別列維奇·考夫曼(Давид Абелевич Кауфман),是一個在20年代末的早期紀錄片電影製作先驅。他是著名的“電影眼(kinoks,or kinokis)”理論運動發起者。維托夫與其它電影眼工作者一起宣稱他們的使命,排除清掃所有非紀錄片風格的影片。此激進的方式來製作電影,導致電影工業曾輕微解體:特別是他們工作的領域。這樣說,大部分維托夫的電影極具爭議性,並且電影眼運動也被許多當時的製片人所藐視。維爾托夫的輝煌成就- 《持攝影機的人》,是他對反對他以前電影 《世界的六分之一(One-Sixth Part of the World)》的評論家所作的回應。評論家認為維爾托夫對"intertitles"過度使用和電影製作所認同的"電影眼"理論不一致。
在此背景環境下工作,維爾托夫在預期電影發行后必會有許多憂慮要應付。他要求在蘇聯中央機關報《真理報》(Правда)發表公告,其中直接談到該電影的實驗性,爭議性。維爾托夫擔憂影片會被公眾眼睛破壞或忽略。根據官方發布的 《持攝影機的人》,在電影一開始維爾托夫發表了一項聲明,內容如下:
"The film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represents AN EXPERIMENTATION IN THE CINEMATIC TRANSMISSION Of visual phenomena WITHOUT THE USE OF INTERTITLES (a film without intertitles) | WITHOUT THE HELP OF A SCRIPT (a film without script) WITHOUT THE HELP OF A THEATRE (a film without actors, without sets, etc.) |
製作機構 | VUFKU |
---|---|
發行公司 | Kino International Corp. Amkino Corporation Image Entertainment Inc. Kino Video Finnkino Video New Star BFI Video Divisa Home Video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 Moskwood Media Punto Zero YLE Teema |
上映時間 | 地點 |
---|---|
1929年1月8日 | 蘇聯 |
1929年5月12日 | 美國 |
1929年7月 | 法國 |
1929年7月 | 德國 |
1995年10月14日 | 義大利 |
2005年9月28日 | 巴西 |
影片以一個獨特的拼貼鏡頭作為開端,一個攝影師扛著一個攝影機站在另一個偌大的攝影機上。這個鏡頭彷彿在說明,攝影機是具有主觀性的,相比之下,那個攝影師顯得更為渺小。維爾托夫最為重要的理論是“電影眼睛論”。這一理論聲稱,攝影機的鏡頭具有記錄顯示的功能,故而比之人的眼睛更具有優越性。這一理論的核心,即是將電影攝影機比喻為人的眼睛,而電影工作者的任務即手持攝影機,“在不知不覺中捕捉生活”,反對人為的照搬和飾演。所以從一開始,該影片就流露出了極強的強調攝影機功能的意味。影片的第一場發生在一個電影院里,通過不斷的蒙太奇剪輯,表達了電影即將開場的意味。先是觀眾還未入席,電影院里空無一人,而此時摺疊椅卻神奇地摺疊、打開,彷彿在期待觀眾進場。接著觀眾們紛紛走進電影院,很愜意地等著影片的放映,配樂樂隊和放映師也做好了準備。隨後,影片的大幕緩緩拉開。繼而,從一個慢慢推向一面窗戶的鏡頭開始,天逐漸亮了起來,沉睡的人們緩緩蘇醒,導演利用一串表現卧室、街頭、樓房、路燈、櫥窗、公園乃至各式各樣的人的鏡頭組合,表現了在這座大城市的新的一天的到來。銀行、打字機、工廠、汽車、報社、輪船、油罐、交通燈、紡織機、小街,人們開始忙碌起來。一輛車停在了攝影師的公寓門前,攝影師背上三角架和攝影機,坐上汽車出發了,開始去不同的地方對城市的生活進行拍攝。似乎,攝影師的拍攝也應該是電影眼睛里應捕捉到的精靈。攝影師站在不同的位置,拍攝不同的畫面,在大橋上,在鐵軌上,在吉普車裡。公交車紛紛駛離車庫,暗示著人們忙碌的一天的到來。然後,商店開始營業、工廠開始開工、鍋爐開始運轉、人們充滿激情地投入工作和生活。在瘋狂的激情之後,導演開始轉向表現溫情,攝影師扛著機器來到大街上,在鬧市中,人們工作生活的艱辛在他的“筆”下緩緩流動。但很快,影片重新回到了高亢的主旋律。導演通過一組關於電車、火車、馬車、車站的剪輯,表現這個城市的繁忙。特別是作者將機器架在攝影機上,移動跟拍行進的馬車裡的人的表現,很有實驗精神。接下來,本片開始走到一個哀傷的階段。筆者覺得,今天看來,這是本片最具感染力和人文關懷的片段。不同的人,走進一個辦公機構,有的是來登記結婚的情侶,有的則是形同陌路但內心深處還隱含不舍的即將離別的愛人。疑慮、不舍、哭泣、絕望、隱忍、痛苦,在一個格來回剪切的鏡頭前被放大到攝人心魄。更為震撼的是,導演將這些鏡頭與嬰兒的出生和人的死亡剪接在一起,形成了強大的視覺感染力。接著,影片又回到了日常生活的正常軌道上來,攝影師在大樓里,拍攝人來人往和電梯的上上下下,日復一日,輪迴往複。接著,攝影師再次回到車上,去跟拍救護車和消防車忙碌的場景。傷員、醫生、救護車、消防車、消防隊員的來回剪輯,強化了真實的繁忙感。之後,影片的旋律慢慢轉向高貴和聖潔,不同女人的不同命運在此刻彰顯無疑。一個考究的女人在美容,另一個衣衫襤褸的女人在辛勤勞動;一個女人在洗頭,另一個則在辛勞的洗衣服;理髮屋、鞋店、流水線、縫紉機……鏡頭的對立產生了不確定的涵義。在一組做捲煙、織布、打字、打電話、化妝、彈鋼琴的快速剪輯之後,蘇聯各階層女性的生活狀態躍然於銀幕之上。攝影師繼續著他的旅途,鏡頭瞄準了一條大河,在這一部分,攝影師與攝影機出現的頻率最高,持攝影機的攝影師本身就是與波濤洶湧的大河相對應的拍攝客體。攝影師甚至來到鋼索上,俯拍大壩的泄洪,這在當時是極為震撼的場面。而泄洪時萬馬奔騰般的澎湃和工廠機械的轉動形成了很好的對應,強化了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尋喚。之後,導演使用了極為前衛的方法表現了工廠車床運轉的場面,畫面速度的刻意變化和鏡頭的規律性的晃動,產生了異樣的審美體驗。而之後攝影師和機器運轉之間風一般的交替剪切強烈地突出了攝影師的在場性。最後的部分,導演似乎是在表現蘇聯人工作之後的生活。攝影師先是把攝影機扛到街上,拍攝車水馬龍的街道。接著是長達將近10分鐘的海濱休閑活動和體育運動的鏡頭組合。回到電影院,人們在觀看攝影師拍攝的電影,隨著眼睛與畫面的高速剪輯,電影在鏡頭和眼睛的疊印中落下帷幕。
紀錄片《持攝影機的人》整個影片都沒有故事情節和主角。而她運用激昂的,節奏急促的音樂配上快鏡頭,把零碎的生活場景雜亂地拼接在了一起。並且特寫和遠景較多,著重記錄人們的動作和表情,和整個城市的環境的轉換。持攝影機的人在影片一開始便把鏡頭對準了普通的老百姓身上,反應他們的日常生活狀態。整部影片都是以一部電影來展示攝影機如何紀錄生活、攝影師如何進行拍攝和剪輯。在開篇與結尾中都交代了電影院這個場景。其中穿插了很多攝影師調試攝影機的鏡頭,鏡頭都會出現一個眼睛,這正是導演想表到的觀點——電影攝影機如同人的眼睛一樣,它把所看到的大千世界轉錄於銀幕但電影攝影機又遠遠勝於人的眼睛,電影時空的靈活性使它不僅能紀錄客觀世界,同時還能通過複雜的剪輯手法描寫和表現主觀印象。因此,電影應該摒棄虛假性,把鏡頭對準真實廣闊的客觀世界,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所以在影片中我們常會看見持照相機的人扛著攝影機在大街小巷,四處奔波的畫面。這些鏡頭中有清潔工,公園,商店,火車,女人,沙灘,甚至是路人,它把最客觀最真實的生活場景記錄下來,並且不做修飾。印象深刻的是一段中,激昂快節奏的音樂突然轉慢,鏡頭對準的是一張張照片,而在定格每個照片時,又會有動態的影像插入。利用人們理髮,洗碗,磨刀的幾組鏡頭運用蒙太奇的方式把攝影師調試攝影機的鏡頭巧妙地組接到了一起,把攝影師如何拍攝,剪輯以這種形式表達。在片尾,鏡頭中的城市被分割成兩半,而放大的攝影師正在拍攝生活中的人們,導演運用重疊的影像,以虛擬的形式給人真實的感受,它表達了攝影師生活在我們的周圍,就如同我們的眼睛,可以隨時記錄生活中的細節,但是很多人卻沒有發現攝影機的無處不在。另外一個鏡頭,是當攝影師鏡頭對準那些人時,他們又會不禁地遮住自己的臉,或者是立刻逃跑,就像人的眼睛,當你被一雙眼睛不停的注視的時候,你會感覺不自在。
這部白默片的生活片段雖然感覺十分凌亂,沒有故事情節,並且有許多兩極鏡頭的運用。但她也是“電影眼睛”派的開創者,但它開始運用了許多蒙太奇,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持攝影機的人》是一部紀實性和多義性的紀錄電影。作為直接體現維爾托夫“電影眼”理論的一部影像作品,其獨特的藝術技巧和美學原則對現代紀錄片的創作依然具有較為鮮明的文本化效用。該片對城市生活的展示,讓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開始審視和關注都市。在現代都市人類學的研究視域中產生一定的文化效用,成為20世紀20年代蘇聯社會主義欣欣向榮建設場面的直接註解,表達了蘇聯對共產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切心態。維爾托夫在影片中將結婚、離婚、出生和死亡剪接在一起,也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人文關懷。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
2010年 | 多倫多電影節百部必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