癭椒樹
省沽油科癭椒樹屬植物
癭椒樹(拉丁學名:Tapiscia sinensis Oliv.)是省沽油科癭椒樹屬植物,落葉喬木,高8-15米,樹皮灰黑色或灰白色,小枝無毛;芽卵形。奇數羽狀複葉,長達30厘米;小葉5-9,狹卵形或卵形。圓錐花序腋生,雄花與兩性花異株。果序長達10厘米,核果近球形或橢圓形,長僅達7毫米。
分佈於中國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生長於山地林中。
癭徠椒樹生長較快、主幹發達、材質輕、紋理直,是良好的木材和傢具材料。並且樹姿美觀,花序大且花香,大型羽狀複葉秋後變黃,極為美觀,是優良的園林綠化觀賞樹種。
癭椒樹是中國特有種、老第三紀孑遺種,其種源極為稀少,為國家保護的三級臨危樹種。
癭椒樹
圓錐花序腋生,雄花與兩性花異株,雄花序長達25厘米,兩性花的花序長約10厘米,花小,長約2毫米,黃色,有香氣;兩性花:花萼鍾狀,長約1毫米,5淺裂;花瓣5,狹倒卵形,比萼稍長;雄蕊5,與花瓣互生,伸出花外;子房1室,有1胚珠,花柱長過雄蕊;雄花有退化雌蕊。果序長達10厘米,核果近球形或橢圓形,長僅達7毫米。
大果癭椒樹(Tapiscia sinensisOliv. var.maerocarpa T. Z. Hsu in Addenta.):與原變種不同處在於果遠較大,徑13-19毫米,易於區別。分佈於四川(峨眉山)。該種果實常被蟲癭侵襲,故名癭椒。樹皮灰色,木材白色,軟而無用。花小,黃色,有蜜香。葉秋季變黃。
癭椒樹
癭椒樹果實成熟后常被鳥類啄食。因而當果皮由黃綠色轉黃紅色時(在龍塘山、九龍山海拔高1000-1400米的山地約在8月20日),就應將果實連同果序梗一併截取,薄薄攤放在陰涼通風處,后熟2-3天,然後搓掉肉質果皮,洗凈陰乾,用濕沙進行層積貯藏,來春3月上、中旬播種。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區採得的肉質鮮果可以直接條播、種子千粒重40-55克,每斤有種子9000-12000粒。發芽率50-60%。
每畝苗圃地均勻撒施菜餅粉250千克,硫酸亞鐵15千克,茶籽餅粉50千克,耕耙后築畦、開排水溝。畦寬1米,高25厘米,步道35厘米。條播,條距25厘米左右,播種溝深2厘米,每土米長播種溝播種子約30粒,每畝播種子5市斤。在播種溝的種子上覆焦泥灰,厚約2厘米,再蓋狼衣草。
春播后約40天發芽出土,及時揭草並拔除雜草,施追肥。 6月初苗高5-6厘米時間苗,每米長播種溝定苗約15株。7-8月為苗木生長旺季,其生長量佔全年的70%,應加強培育。一年生苗高約1米,根頸處直徑約1厘米。浙南地區生長的苗高約1.8米,根頸直徑1.5厘米。每畝產苗約重萬株。
選擇山腰以下的緩坡地進行劈山、煉山後挖定植穴,穴徑60厘米、深50厘米,株行距為2.5米×2.5米或2米×2米,每畝107-167株。冬季或早春用裸根苗造林。栽植時取表土填在苗根四周和定植穴內,要求苗正、根舒,泥緊,可與杉木、馬尾松、黃山松混交造林。
根據癭椒樹早期速生的特點,造林后應加強幼林撫育管理,進行除草鬆土,擴穴埋青,以促進林木快速生長。林分鬱閉後分次疏伐。
桑葉蟬:又名浮塵子,蟲體細小,一般在秋季為害苗木葉部,初期造成許多淺色斑點,以後使葉硬化。鄰近桑園的圃地常有發蘭,影響苗木後期生長。應在冬季清除落葉雜草,消滅越冬成蟲;秋季發生蟲害時以80%敵敵畏乳劑或50%馬拉松乳劑每千克加水工500-2000千克噴霧殺蟲。
經濟:木材白色,心邊材不明顯,散孔材,紋理直,結構細,材質輕軟,氣干容重0.4克/立方厘米。加工容易,刨面光滑,不翹不裂。可作傢具、板料、室內裝修及一般建築用材,並可作火柴桿、牙儐、膠合板,造紙等用材。
觀賞:樹姿美觀,,花序大且花香,大型羽狀複葉秋後變黃,極為美觀,是優良的園林綠化觀賞樹種。
癭椒樹是中國特有種、老第三紀孑遺種,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癭椒樹生長快。其種源極為稀少,為國家保護的三級臨危樹種。
癭椒樹具有超長的有性生殖周期,天然更新困難,在癭椒樹群落中以大量的壯樹、老樹出現,體現出了群落髮展演替時間的久遠性。
一方面,要加強對癭椒樹種群的保護,尤其是對癭椒樹群落生境的保護,減少人為的干擾。另一方面應繼續加強癭椒樹種群在群落學、育種遺傳學等方面的研究,為加強對癭椒樹的保護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