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白馬三郎的結果 展開
- 中國民間奉祀的英雄神
- 電視劇
白馬三郎
中國民間奉祀的英雄神
白馬三郎是中國民間奉祀的英雄神。古代閩越王郢的兒子。他的原型是騶寅,他是閩越王無諸之孫,閩越王郢的第三子,因好騎白馬,故號“白馬三郎”。“白馬三郎”的故事在福州地區廣為流傳:傳說當時鼓山鱔溪有一條惡鱔,長三丈,殘害百姓,三郎將它射殺,但三郎人馬也被鱔尾纏住拖入水中同歸於盡。後人建鱔溪廣應白馬王廟奉祀紀念,尊為鱔溪沖濟廣應靈顯孚佑王。另外,開閩王王審知也曾被稱作“白馬三郎”。
鱔溪在鼓嶺西麓的峽谷中,距福州市中心7公里。清《榕城考古略》載:“鱔溪,在桑溪里鼓山之北,大乘寺之南。山峽有二潭,下潭廣六尺,深不可測,距上潭五里。”下潭邊有“龍首”二字摩題刻。山雨來時,鱔溪之水從兩峰夾峙中破峽而出,直撲山澗,漫過二潭,沖向山腳。而在久晴日子,則清泉淙淙流淌,和著松濤,鳴奏出美妙的天籟之音。
又據《榕城考古略》記:相傳漢代閩越王郢受封治理冶城時,鱔溪深潭有惡鱔興妖作怪,危害百姓。“郢第三子號白馬三郎者,以勇力聞,射中之。鱔纏之尾,三郎人馬與鱔俱死。害遂絕邑人立廟祀之。”廟名鱔溪廣應廟,俗稱白馬王廟。唐貞元十年(794年),觀察使王翊在此祈雨,修葺此廟;唐咸通六年(865年),觀察使李瓚奏封白馬三郎神為“龍驤侯”;五代閩王王審知又奏封為“宏澗王”。宋慶曆六年(1046年),郡守蔡襄也在此祈雨,重修廟宇;熙寧八年(1075年),敕封沖濟廣應王;紹定五年(1232年),加封孚佑王。從白馬王廟西側進山,跨越溪澗,拾級而登,有射鱔台、六角亭、祈雨台諸勝。沿途還有自宋至清的摩崖題刻,其中以宋代蔡襄的《祈雨記》最為珍貴。郡守曾鞏也為白馬王廟寫過祈雨文。
中國民間傳說見於《三山志·祠廟善溪沖濟廣應靈顯孚佑王廟》、《八閩通志·地理·山川·善溪》、《八閩通志·祠廟·福寧州·白馬三郎廟》,茲摘錄故事最完整的《八閩通志·地理·山川·善溪》所記:“善溪,舊名鱔溪。在桑溪里鼓山之北,大乘之南山峽間,有二潭,下潭廣六丈,深不可計,距上潭五里。相傳越王郢時,溪有大鱔,長三丈。郢第三子號白馬三郎,有勇力,射中之。鱔怒,纏以尾,三郎人馬俱溺,邑人立廟祀之。淳祐八年,郡守陳塏更今名。”用白話譯過來就是:白馬王傳說為閩越王郢第三子白馬三郎,有勇力、好遊獵,一日遇見一條大鱔害民,三郎彎弓射擊,結果人、馬皆落入水中溺死,後人為紀念他,而建廟奉祀。
王審知雕像(廈門北辰山)
這兩個看似簡簡單單的傳說故事和名稱巧合,其實隱藏了許多宮廷鬥爭的歷史。我們回過頭來看閩越國的歷史,無諸死後,其子孫及族親為爭奪王位進行十分劇烈的鬥爭。史書記載:“閩越王弟甲弒而殺之,甲以誅死”,“三王之眾相與攻之”,居股等“計殺余善”。《漢書·嚴助傳》記載:“自漢初定已來七十二年,吳越人相攻擊者不可勝數。”從以上記載說明:無諸的繼任者閩越王被其弟甲所殺;甲又因殺閩越王篡位,被其弟郢誅死;閩越王郢為篡奪王位后,又被其弟余善所殺;最後余善因為稱帝反漢,居股等人又計殺余善。
“白馬三郎”的故事就發生在“閩越王郢為篡奪王位后,又被其弟余善所殺”時間之間。在這期間,歷史上發生了什麼呢?《史記·東越列傳》載:“閩越擊南越……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閩越王郢發兵距險。其弟余善乃與相﹑宗族謀曰:‘王以擅發兵擊南越,不請,故天子兵來誅。今漢兵觽強,今即幸勝之,後來益多,終滅國而止。今殺王以謝天子。天子聽,罷兵,固一國完;不聽,乃力戰;不勝,即亡入海。’皆曰‘善’。即鏦殺王,使使奉其頭致大行。”講的是閩越王郢派兵攻打南越,漢武帝派王恢從南昌、杭州發兵攻打閩越,閩越王郢於是派兵在關隘處力拒漢軍。這期間,余善設計謀反,殺郢獻給漢武帝表示投降,他想如果漢武帝拒絕他的投降,就力戰再乘船逃到海里去。當時郢篡位以後,就發兵攻打鄰國,然後又受到來自漢朝廷的壓力被迫迎戰,應該說是處在聯綿不斷的戰爭中,在這期間,誕生的“白馬三郎”的傳說,絕非簡簡單單的為民除害的故事。
白馬其實隱喻了寅的人馬穿著白衣。傳說當時寅帶了兩名副將,十八名將軍一同征討鱔魚精,最後全部戰死。印證此人馬兵非一個人,而是一支穿白色孝服的軍隊。鱔溪在福州城東,有了這個傳說以後才改的名,說明這裡是戰鬥發生地點。殺了國王郢的人,是他弟弟余善,只要把余善的發音,倒過來就是鱔魚,所以這條鱔魚精指的就是余善,余善殺了郢以後,在閩國胡作非為,後來余善被漢武帝所滅,舉國皆完。可見人民對余善恨之入骨,稱他為妖怪也不為過。“白馬三郎”的傳說,實際指的是:漢武帝派大軍征討閩越國,閩越王郢派出以太子為首的大軍在關隘處與漢軍對峙。這時閩越國朝廷內亂,余善殺了兄長閩越王郢,向漢武帝投降。在關隘處的太子聞訊大驚,急忙帥人馬返回,王子孝服哀兵,與余善軍在福州城東,鱔溪外的湖澤中進行決戰,戰鬥中,太子射傷了余善,但是遭到余善埋伏在後面的軍隊的襲擊,自己的乘船被余善擊沉而喪生,太子的部下包括十八將軍也全部喪生。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歷史傳說最終演變成了“白馬三郎”的神話故事。
話題回到王審知的“白馬三郎”傳說。在王潮被唐朝廷封為福建觀察使之後,王審知做了一件很巧妙的事情,就是自稱“白馬三郎”。史書上只記載了兩個動作:
“乘白馬”:王審知這特定的時間點上,騎起了白馬,也就是在王潮被任諸侯,王審知任副使以後,王審知騎起了白馬。“軍中號白馬三郎”:白馬三郎這個稱謂,是軍營里這麼稱呼他的,部下要給上司起個綽號,那還不要經過上司首肯?說白了就是王審知授意部下這麼做的。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再回過頭去看看關於閩越時期“白馬三郎”傳說的背景。閩越王無諸死後,太子即位,後來太子被他弟弟“甲”所殺,後來,甲又被郢所殺,郢又被他弟弟余善所殺,閩越國到余善這輩為漢武帝所滅。閩越國反覆演繹的弟榝兄篡位的歷史,王審知不會不懂。王審知是王潮的弟弟,剛剛拿了福州,功高鎮主。如果王潮有什麼猜疑,王審知肯定吃不了兜著走。而“白馬三郎”演繹的是一個為了君主,與叔父作戰,戰死沙場的王子的故事。王審知很聰明的選擇了“白馬三郎”這個外號,從弟弟降級成了君主的“兒子”。表面上自降一等,其實確為明哲保身,低調做人的計策。當時王潮家族是從光州固始遷徙到福建的大姓,家族關係錯綜複雜,王潮除了王審知這個弟弟,還有王審邽、王延復這樣的弟弟、堂弟。在閩越國人殺兄篡位的歷史面前,王潮不可能不有所顧慮。這時候王審知識時務的站出來,從弟弟這個可能是權力競爭者的身份,搖身一變,變成“白馬三郎”這個誓死捍衛君主政權的英雄。可以說,即化解了自身的危機,又贏得了王潮的信任。這可能也是後來王潮願意傳位給弟弟王審知,而不傳給兒子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