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工

畫工

畫工,指以繪畫為終身職業的藝術工人。民間稱“丹青師傅”。

分類


按社會地位來分有:民間畫工、宮廷畫工(漢代稱“尚方畫工”、“黃門畫者”等)。從工種來分有:壁畫工、漆畫工、瓷畫工、年畫工、燈扇畫工、雕刻畫工等。畫工畫是民族繪畫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展歷史


畫工
畫工
歷代繪畫從作者到作品,畫工及其作品均占相當多數,但在封建社會中,一直受統治階級歧視和抹煞。偶見於歷代記載或傳說中 的畫工,有:春秋戰國魯班,西漢毛延壽等,東漢衛改等,唐代宋法智(曾隨王玄策到印度摹繪佛像)、宋文君(敦百九十六石窟壁畫的創製者),北宋趙大亨,南宋簫照,元代馬君祥與其長男馬七等及朱好古門人、張遵禮(永樂宮壁畫工)等,明代路洪、河忠等(酒泉文殊山石窟壁畫工),清代張文輝、張太古、梁廷玉等。年畫方面,有楊柳青的張聾子,戴立三、高桐軒、楊續、閻文華等,桃花塢的蹺老錢等。
近代我國畫工,大致分“京式”(北京地區)和“蘇式”(蘇州地區)兩大類,京式彩畫以裝怖圖案見長:蘇式彩畫,以繪製花鳥畫為特長。所取題材,除山水、花鳥外,人物畫多用民間流行戲曲故事及小說。授徒多采口傳手教,手頭積有粉本舊稿。能自制顏料。部分高手具有自行創稿的能力。明 袁可立《甲子仲夏登署中樓觀海市》:“其紛然成形者,或如蓋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語,春樹萬家,參差遠邇,橋樑州渚,斷續聯絡,時分時合,乍隱乍現,真有畫工之所不能窮其巧者。”
宮廷畫工
宮廷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