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景村
茶景村
上梅鄉茶景村位於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東部的上梅鄉境內,距市區39個公里,距上梅鄉所在地15公里,是一個高山行政。2016年被列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全村面積33.2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49972畝,耕地面積5126.9畝,轄26個自然村、22個村民小組、559戶村民、2261個人口、共有黨員62人,設立一個黨總支、四個協會黨支部。是上梅鄉人口最多、區域面積最大的行政村。
茶景村是一個極為繁榮又具有深厚文化低蘊的村落。是宋代詩人柳永和抗金名將吳玠吳磷以及朱熹岳父劉勉之《白水先生》的故里。這裡風景優美、四周小溪環繞、山清水秀、四周名山環繞,村民樸實、熱情、和睦相處。
茶景村
茶景村原名白水村。相傳這裡古時就是一個極為繁榮的村落,村中有一對開酒館的夫婦,樂善好施,感動神仙,將吃剩的糯米飯置於其院內水井裡,從此井裡汲出的就是香甜美酒。但夫婦過世后,接任酒館的人卻欺貧愛富、嗜財如命。神仙就將置於井中的糯米飯取出,水井裡又成了平常的白水,人們為記住這個教訓,就把這裡叫作白水。宋淳化五年(994)崇安縣建置后,設城坊和東、南、西、北四鄉,白水屬東鄉內五夫里。清雍正年間(1723-1735),四鄉劃分為9個鄉,白水屬開耀鄉內五夫里。民國29年(1940)設白水鄉,屬第三區。民國32年,白水鄉與雙梅鄉合併為白梅鄉。1954年全縣劃為7個區,白水鄉屬第四區,轄白水、茶里、茶園等23個村,鄉政府駐白水村。1958年公社化,白水改為大隊,屬樂園公社。1960年,為紀念白水的茶里和景園兩個民用食堂合併,改為茶景大隊。1961年,全縣縮小公社,調整為8個人民公社,茶景大隊屬五夫人民公社。1972年,成立下陽人民公社,茶景屬下陽人民公社。1984年改茶景大隊為村,屬下陽鄉。1989年12月,下陽鄉改為上梅鄉,茶景屬上梅鄉。
茶景村
柳永的祖父名崇,以儒學著名,在五代十國·閩國時期任沙縣丞,因不滿閩王暴政,辭官隱居。柳永父名宜,曾入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則官至工部侍郎。叔父宣、寘、宏等也都曾名登仕榜。長兄三複官至比部員外郎,次兄三接則官至都官元外郎。因兄弟三人皆工詩詞藝文,時稱“柳氏三絕”。
茶景村
茶景村
柳永自小在茶景村鵝子峰腳下長大,少年時便得了“鵝子峰下一支筆”的美譽,至今村中保留著遇仙橋、中峰寺等遺址,“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永詞”,柳永文化已經深深地融入茶景人的血脈中。
2006年5月,武夷山市啟動了“數字武夷”新農村信息化工程建設。嶺根村綜合信息服務站於2008年8月建成,是武夷山市市“數字武夷”新農村信息化項目第二批50個試點村之一。站內配備了6台高性能液晶電腦、1台觸摸一體機、1個LED顯示屏,安裝了IPTV系統、“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系統”和“科技視頻會議系統”,所有設備都接通了中國電信寬頻網路,為村民免費提供網路服務。
信息站建成后,製作了村級網站,設立了廉政文化課堂專欄,公開群眾關注的村財、村務、村情。利用液晶電視播放科技視頻,演示煙葉、茶葉、農業種養殖等方面授課材料。信息站接通了“福建省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系統”,開展農村黨員幹部電化教育,舉辦了多期的電腦基礎應用知識培訓班。茶景村黨員幹部通過網路接受黨風、黨紀教育,村民通過網路學習知識,尋找商機,拓寬銷售渠道。信息站已經成為茶景村黨員幹部、群眾的“好幫手”。
茶景村
茶景村榮獲2005年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稱號,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列為社會主義新農建設試點村,2015年已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傳統村落,2016年被列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