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鍋
詞語
huáng guō
篁,泛指竹子;篁鍋,用木材作為材料製成的鍋。它是我國古代手工造紙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主要用途是蒸煮竹子,樣子活像蒸米飯用的蒸籠。
造紙大致可分為七十二道工序,十五個環節。其中包括“砍竹麻”、“脫青”、“搗竹子”、“上篁鍋”、“洗灰”、“漂白”、“除砂”、“抄紙”、“榨紙”、“刷紙”、“上牆”等工序。造紙工具則包括“料池”、“篁鍋”、“石臼或石碾”、“紙槽”、“紙簾”、“大壁”、“紙架”等。右圖是造紙用以蒸煮竹子的木製篁鍋,樣子像蒸米飯用的蒸籠。據說,以前每年到了5月砍竹子時,人們就邊喊號子邊圍著篁鍋填料,一般的篁鍋能裝兩三萬斤原料(竹子),最大的篁鍋據說能裝下10萬斤竹子!蒸煮的時間一般一次一周,還要反覆地發酵,清洗,然後才能搗碎和抄成紙,再貼在牆上陰乾。現在,篁鍋被高壓蒸鍋代替了,一批原料只需蒸煮一天時間,大大縮短了造紙工期。
篁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