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路

吉林省長春市長江路

長江路位於長春市中心核心地段,距離人民廣場2100米,距離長春火車站400米,距離長春客運中心站100米,距離長春龍嘉國際機場32公里。是長春歷史最悠久,最繁華、最有名的商業步行街。

歷史


長江路最初的歷史要追溯與1908年,隨著滿鐵附屬地的開發,1908年建成了長1500米,寬15米的這條道路。建設之初,名為“橫四街”(從此名可見是從火車站開始往南的第四條東西走向的街道),1923年更名為“吉野町”。光復后的1946年7月,國民政府將其更改為“長江路”,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前長江路
首批來長春的日本僑民,是1906年到達的。因為初來乍到,立足未穩,又想給中國地方政府和當地居民留下好印象,所以新街道的命名是中國式的。例如面對車站的中心幹道(今人民大街最北段),就曾命名為“長春大街”。站前從北起,今長白路名為“橫一街”,黑水路為“橫二街”,黃河路為“橫三街”,長江路則為“橫四街”;另兩條南北大街——今勝利大街名為“東斜街”、今漢口大街名為“西斜街”。其餘的街道也都類此。但是十幾年以後,日本當局以為根基已固,“滿鐵附屬地”已經是“日本領土”,所以街路名也就隨之一律“日本化”,從此,“橫四街”改成“吉野町”,“長春大街”改為“中央通”,“東斜街”也變成了“日本橋通”。這些日本式的街路名,直到抗戰勝利之後才更改,最後改稱長江路。直到近來,老長春人多熟知“吉野町”而“橫四街”之名,年代太遠,就早被遺忘了。
從1908年起,短短的幾年裡就形成了一條長春站前的商業街,而且行業齊全,應有盡有。這個歷史背影就是每天都有日本人來到長春,而且要形成一個日本人的社區。因此,這條街上就出現了衣、食、用的多行業的商鋪。除成衣之外,有“吳服店”(日本式和服的裁縫)、“洋服店”(西服和制服的裁縫店),還有鞋帽店,以及出售日本木屐、草鞋、布襪子的商店。飲食業有日本飯館(經營日本式飯菜或麵食)、西餐館、酒館、咖啡館、茶館、點心店(又分為“和”、“洋”兩種,即日本式與西式)。其餘的服務業有:理髮店、浴池、美容院。商店除百貨店之外,最多的是經營日用雜品、鐘錶、眼鏡、西藥的商店,還有公有一家的鮮花店。再一個較多的是醫院,日本人稱之為“病院”,實際都是一些診所。前述的一些店鋪,都集中在西段,過了東二條街,也就是勝利大街以東,就完全不同了。
長江路東段,不再是以零售商為主的街道。從西頭起路北就是“電業”、“長春座”(日本人的戲園)、“紀念公會堂”。后兩個較大的建築物,本是旅居長春日本僑民的重要聚會場地,但都以頻發火災而聞名。“長春座”後來終於停業;“公會堂”經過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之交的重建,留存至今,即現在的長春話劇院。對面路南是一群飯館、酒館和茶館,有日本人經營的,也有中國人經營的。這一點與東段一律是日本人商鋪不同。從東三條街往東,除飯館外,最多的是妓院,而且華日雜處;有的臨街,多數都在路北的小巷裡。再往東,即過了東四條街就不那麼熱鬧了,商店漸少,有旅館,洗染店、小工廠(印刷、制米、製冰、玻璃、五金加工等),還有一些土建安裝承包商的帳房,也有一些庫房和華商的糧棧。東六條街東,還有一家日本“滿鐵”公辦的屠宰場,日本商店出售的肉類,都來自這裡。
在日本人經營之下,這條街上最繁榮的行業大概還數酒館。日本人開的酒館也有多種,有的以日本酒(即日本米酒,亦名清酒,中國人俗稱之為“日本清”)為主,有的以洋酒(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等)為主,還有的兼而有之,也有專業的啤酒館。這些酒館多半自掌燈時上座,營業通宵達旦。在眾多的日本酒館中,最有名的要數“八千代”。這家酒館坐落在長江路北和東二條街西衚衕口,是一座並不很大的兩層小樓,但還是略大於別的同業者。據日本人在二戰以後的回憶,這裡是一些當時日本政客、企業家和有權勢的關東軍軍官們時常聚飲的地方。據東北淪陷期間,當過偽滿洲國國務院總務廳次長的古海忠之回憶:“岸在滿洲時期就好喝酒。在新京,常去的飯莊是‘八千代’。有時也去‘桃園’、‘曙光’,一般總是去‘八千代’”。古海說的岸,就是岸信介,他曾在1936年10月來長春,歷任偽滿洲國實業部(后更名產業部)次長和總務廳次長,是財經的重要決策人之一。1939年回日本,曾任東條內閣商工大臣。本應是戰爭罪犯,但竟未受懲罰。後繼續其政客生涯,歷任議員、外相,並於1957年2月至1960年7月任日本內閣首相。這些都是題外的話,僅在於說明“八千代”是日本高官出入的地方。
一條街的興衰,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也是不以經營者意志為轉移的。在二十世紀頭十年,經營“滿鐵長春附屬地”的日本人,原希望最興旺的地段是“長春大街”(后改名為“中央通”,即今人民大街自站前廣場至勝利公園正門的北段)。但是,這條最寬的大道兩旁,安排了“滿鐵綜合事務所”(今長鐵分局)、日本神社、“大和旅館”、警察署、郵局、圖書館等等,餘下的地號雖也分給一些商業店鋪,到底沒能使這條街熱鬧起來。日本人原以為並不重要的“東斜街”(后改名“日本橋通”,即今勝利大街),倒因為靠近長春商埠,而且是長春城裡到長春車站的必經之路,又因為一些日本浪人在這條街上經營賭場、市場,做中國人的生意而興旺起來。與長江路平行的幾條東西向的街道,日本人以為距車站很近都可以成為站前的商業街。原以為距車站愈近會首先繁榮起來,最北面靠近車站的“日出町”(今長白路),很快就形成了“腳行”、旅店和飯館相間的一條街。雖然市面尚可,但究竟沒有太大的發展。原因是這些商號店鋪全在路南(路北為車站用地,只有倉庫與鐵路貨運機構),不能夾道營業。其次是“富士町”(今黑水路)和“三笠町”(今黃河路),因最佳地段已被“大和旅館”佔用,又有“東斜街”斜穿而過,街坊有些零碎,局面顯得局促。至於再南面的“祝町”(今珠江路)、“室町”(今天津路),因郵局、警署、消防隊、寺廟、學校、醫院佔地甚多,不能形成真正的商業街。因此就只有“吉野町”,即今長江路成為中心的商業街了。
這條街路從1908年開始一直到現在始終是著名的商業街路,真正繁華起來還是建成后十幾年的事情,道路兩側商業集中,門市密集,寸土寸金。夜市更是繁華無比,經常是通宵達旦。偽滿時期,還出現了帶有“新京銀座”字樣的路牌廣告,銀座是日本東京最繁華的商業區,日本人把這裡比喻成東京的銀座,以示這裡是最繁華的日本人街道,成為日本人商業街的代表。
七八十年代的長江路
70和80年代,長江路是長春最為紅火的商業街:這裡有長春市大型商場之一的長春市第三百貨商店、著名的長江路飯店、長江電影院、宏光理髮店、長江路日雜商店,長江路藥店,甚至還有當時在長春為數不多的西餐餐廳烏蘇里飯店,還有長江路灌湯包,鍋烙,叫你饞的留口水,周末人擠人,它是長春最初的步行街,是最早的夜市。以前逛街就逛長江路,兩邊擺小攤的,烤地瓜的,各種小吃,讓人感覺這條街好長怎麼都逛不完,多少繁華在前塵往事中熠熠生輝.....可以這麼說,凡是百姓需要的生產生活用品在這裡都能找到。長江路,當時是長春人的購物、休閑之所,是外埠旅客來長春必到的去處。
現在的長江路
這條誕生於20世紀初的街路,如今已經經歷了百年滄桑。此路修建之初,除了主要道路和公共建築外,人煙稀少、並不熱鬧。103年前,長江路是火車站前的橫四街。往前排橫一街市長白路,橫二街是黑水路,橫三街是黃河路。如今長白路上有水產批發市場,黑水路有大量的服裝售賣,黃河路成了交通樞紐中轉站,而長江路一波三折將老中新靜靜展示。
如今的長江路又步入了新的繁華,這繁華是脫胎換骨的繁華,這繁華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古老商埠的華麗轉身!
這條街的魅力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人山人海,商鋪雲集。每當夜幕降臨,遠遠看去長江路真是一個不夜城,五光十色,熙熙攘攘,一家挨一家的飯店隔街相對,各有特色。各家飯店都打出自己的品牌和拿手菜點,明堂亮灶,堆擺弔掛,讓顧客聞到香味、見到熱氣,大有聞香下馬之感。
長春市政府在2002年加大力度,綜合改造長江路,建設了一條集購物、休閑、娛樂於一體的高標準商業步行街,昔日百年老街再現輝煌。
長江路步行街是全國唯一一個採用通透式玻璃幕頂的步行街。玻璃幕橫跨長江路,由此,長江路步行街也成為一條半室內長廊,逛街時不必擔心日晒雨淋,為遊人提供了一個舒適的消費樂園。通透式玻璃幕採用的是納米自潔凈玻璃採光頂棚。這種玻璃是在平板玻璃的雙面鍍一層納米TiO2薄膜,具有光催化活性,在紫外光作用下,親水性和親油性好。沉積在玻璃上的各種有機污染物在陽光照射下,均能被TiO2所分解,達到自潔的效果。納米自潔凈玻璃光透過率高,膜層牢固性好。新技術的應用代表商業步行街的科技化程度不斷提高。
長江路1998年4月變身長春長江路電腦科技商品經營開發區,建設了長江路商業步行街,引進和培育了一批以IT產品為主的商貿服務企業,實現了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
隨著開發區經濟總量的迅速發展,開發區第一次擴容,開發區將寬城區的站前、東廣、南廣、新發、群英五個街道納入開發區範圍,變更為長江路商貿開發區,是全國第一家在中心城區內成立的商業貿易經濟開發區,也是當時長春市的四大開發區之一。
藉助開發區的優惠政策,長江路繁華重現,引進了長春科技城、長春格萊德大廈、長春銀座、長春東方之珠大廈、雙龍大廈、萬家鑫服飾廣場、路路通鞋城、沃爾瑪、肯德基、天天手機航母店等商業。

周邊美食


八十年代的長江路
八十年代的長江路
過去,老百姓常這樣說:“你來長春沒到長江路逛逛,說明你不熟悉長春。”還有的說:“你來過長江路沒去過北方飯店品嘗一下灌湯包和那裡的鍋烙,說明你不了解長春餐飲業的特色品種有哪些。”長江路可以比作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瀋陽的太原街……聞名遐邇。說起北方飯店的鍋烙、灌湯包,長春的老百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如四平的李連貴大餅、瀋陽的老邊餃子那樣出名。這家飯店的特點就是技藝精湛,風味獨特,吃了還想來。經常是全家人一起來,吃點小菜,喝點生啤酒,那真是一個“爽”啊。
北方飯店對面是揚子江餐廳,說起這家飯店的麵食品種可是榜上有名,該店廚師張忠民技術過硬,1984年10月在長春舉辦的千餘人業務技術比武大賽中,出奇制勝,一鳴驚人,獲得了面會“狀元”光榮稱號。1988年他在北京舉辦的全國第二屆烹飪大獎賽中,奪一枚金牌,一枚銀牌,一枚銅牌,還有特技表演獎牌一塊,為吉林省爭得了榮譽。1990年在鄭州舉行全國金鼎獎大賽中,他製作的三杖餅,餅薄如紙,隔餅觀字,三杖成餅,很有特色,榮獲商業部優質品種獎,被同行稱之為“吉林一絕”。由於他用料廣泛,方法多樣,品種繁多,色形美觀,形象逼真,餡心講究,風格獨特,講究營養,深受食客歡迎。多次受到國際友人的稱讚。1983年吉林大學宴請日本講師來店就餐,當品嘗品種繁多的面點時,個個都讚不絕口,說師傅們製作的面點栩栩如生,絢麗多彩,簡直像一組麵食工藝品,這些日本朋友高興地同師傅們合影留念。
長江路中段的福成飯店也很有名氣,他們的醬菜,熏肉很受顧客青睞。
長江路中段的烏蘇里西餐館更是讓我們忘不了,曾是我省唯一的西餐飯店,有五十多年歷史。主要經營英、法、蘇、德等國的名菜,西餐用料精細,製作考究,湯清不淡,汁濃不滯,味和不寡。如法式菜以味道濃著稱,俄式菜則以油大味全和注重小吃著名,該店創建初期名聲並不大,曾給美國人和英國人當過廚師的崔慶堂老師傅,1941年從哈爾濱來到長春,在長江路日式樓房的地下室開設了烏蘇里西餐館,當時規模很小,崔師傅親自上灶,夫妻兩人經營,一直到1956年公私合營,飯店規模和營業額才不斷擴大,到1959年擴大到兩層樓,營業面積312平方米,職工40多人,當時出名的廚師有五六名,其中有從上海東海飯店聘請來長春專做俄式大菜的李玉秀、有偽滿皇宮的御廚王豐年和擅長做英法大菜的王守智,當時僅經營俄式大菜就有200多個品種,如鐵扒雞、奶油雞卷、俄式煎肉餅、高加索串燒烤羊肉、維也納豬排、密燜牛肉、炸蝦排等,還有湯菜、冷盤、各種腸、糕點麵包,熱冷飲料、牛奶、咖啡和世界名酒。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國際交往的不斷發展,烏蘇里西餐館曾多次裝修,增添設備,餐廳寬敞高雅,顧客不斷增加,特別是一些外賓來店就餐后特意來信表揚,他們說:“菜肴美妙,筆墨難描,精工巧匠也不及你店的高超技術,真使人流連忘返。”也有人說:“身在異國,恰似家鄉,菜肴可口,如願以償。”這些熱情洋溢的語言,都表達了外賓們對我國廚師精湛烹調技藝和特色菜肴的由衷讚美。

周邊建築


紀念會公堂

位於長江路與東三條街交會處,現為長春話劇院,原是為紀念日本大正天皇登基10周年而建。這裡在不同的輪迴中響起過許多嘈雜的聲音,來自於電影、來自於話劇、來自於曾經的“第一夫人”宋美齡、來自於新中國澎湃的文化時代。

金泰洋行

現為長江路藥材商店和長春參茸公司,金泰洋行兩層,一樓經營日用雜貨、生鮮食品,2樓是綢緞布匹、唱片、貴重金屬,比如黃金、白銀首飾等等。

秋林公司

俄國有個鉅賈叫伊萬·雅克列維奇·秋林,他在俄國就開辦過秋林公司,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算是他的總部。在中國的秋林公司是分號,最早在哈爾濱出現,在長春,秋林公司也開過一家分店,當年就設在俄國人的鐵路附屬地裡面,就是今天長春機車廠廠區以東一帶。秋林公司的分店為當年在這裡的俄國人服務,規模非常小。1945年,光復后,俄國人把在二道溝開辦的一個叫秋林公司的分店遷到平本洋行這棟樓里,叫秋林公司,由俄國人經營。1953年交給我國經營。同年10月,改名為第三百貨商店,1985年4月,恢復秋林公司的名字。

橫濱正金銀行

橫濱正金銀行舊址現為長春市雜技宮,其建築本身距今已有九十餘年歷史,是長春市現存最早的金融建築,於1922年建成。辦公樓由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中村與資平設計,株式會社清水組負責施工。中村與資平是日本明治至昭和期間非常活躍的建築家,朝鮮銀行建築顧問,正金銀行的這棟辦公樓,是他完成當時朝鮮銀行在長春支店后的又一力作,二者同成為當時長春標誌性建築,其圖案多次被當時為數不多的廣告和明信片採用。
由中村與資平設計的辦公樓為3層磚混結構的歐式建築,其中地下一層,地上兩層。建築面積為1534m2。正立面的四根愛奧尼柱式,是希臘古典建築的三種柱式之一,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又被稱為女性柱,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使整個建築顯得典雅莊重。
室內和現代許多銀行相同,中間有天井直通上下,地上一樓天井四周為業務處,地上二樓四面環廊為辦公區。地下是金庫,金庫門由美國舊金山赫爾曼安全有限公司製造;一樓為營業室;二樓為經理室。

周邊景點


南廣場

南廣場是長春市唯一有著八個路口的中心廣場,中國錢幣學會會員、吉林省錢幣學會理事趙洪老師的辦公場所即在南廣場上,秋日的午後,他向記者講述了南廣場曾經的面貌。
曾經的金融中心
1908年,日本為擴大“滿鐵附屬地”,開始建設規劃以長春火車站為基點,向南延伸三條街道——正南為長春大街(今人民大街站前廣場至勝利公園段1921年改為中央通),也是主幹線;西南為西斜街(今漢口大街);東南則為東斜街(今勝利大街)。東斜街一直延伸至滿鐵附屬地頭道溝東斜街橋(後為日本橋),同時在火車站與東斜街橋之間建一處廣場,名為東廣場,取東廣場之名源於和設於火車站的北廣場(現在的站前廣場)、西斜街上的西廣場(現西廣場)、長春大街南端今勝利公園正門前的當時的南廣場相對應。並以長春大街為界,以西為滿鐵住宅生活區,以東則為商業和金融中心。“後來當時的南廣場取消,將原東廣場更名為南廣場,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趙洪老師說,南廣場(原東廣場)自建成后,即成為附屬地的核心地區,日本人以此為中心,開闢商埠,建造住宅,開設商社、學校、郵局、電話局、電氣會社、交易所、警察署、工廠、醫院、銀行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南廣場從一開始便確立了金融中心的地位,大大小小几十家銀行、錢莊、典當行遍布其周邊,當時控制附屬地經濟命脈的兩大銀行而且為發鈔行均在此落戶。
偽滿洲中央銀行南廣場支店
曾經歷史模糊的老銀行
“從南廣場上盤點,一直到廣場那頭的勝利大街,再往黃河路上轉,有幾處銀行值得我們關注。”趙洪老師說,首先是在南廣場東北角上的偽滿洲中央銀行南廣場支店,原址上現在是一家洗浴廣場,水泥挂面很是整潔。其實,很長時間以來,關於偽滿洲中央銀行南廣場支店的建築資料和使用情況一直是神秘模糊的,在介紹長春老建築最權威的書籍《長春近代建築》上也只寥寥提了幾句:“……同當時的朝鮮銀行長春支店隔廣場相望,也是一個銀行交易所。”這顯然不能滿足後人對這個銀行的探究,“因為與我的單位相隔很近,它的過往又很模糊,所以我一直很關注這裡,也查了不少的資料。”趙洪老師說,經過研究他得出的結果是,這裡就是偽滿洲中央銀行南廣場支店所在地,建於1933年。“因為1932年南廣場的舊照片中還沒有該樓。”趙洪老師進一步說明,而在《滿洲中央銀行十年史》一書中提到,偽滿洲中央銀行南廣場支店於大同三年(1934年)一月四日開業。後由於偽滿洲中央銀行總行新樓建成,舊北大街總行遷入新址,南廣場支店遂於康德五年(1938年)八月十四日撤銷,同時遷入北大街總行改為北大街支行。而偽滿洲中央銀行則是1932年7月1日成立的,因此可以斷定其建築時間大至應為1933年。在《滿中央銀行康德五年第十二期業務報告書》(日文)中記載著偽滿洲中央銀行南廣場支店的地址為“新京特別市三條通2號”。按其號碼與當時的偽新京特別市地圖所標註的位置基本相符,也與現在的位置相照應。據悉,南廣場支店遷走後,該樓改為益通銀行富士町支行辦公樓,這一點可以從《吉林省志·金融志》中得以證實。
正隆銀行新京支店
偽滿洲興業銀行前身之一從南廣場上往勝利大街上轉不遠,左側是一片樓房,一樓門市有一家個體醫院,那裡正是正隆銀行新京支店曾經的所在地。趙洪老師介紹,正隆銀行歷史悠久,是一家日資的地方商業銀行,成立於1906年,總店初設在營口財神廟街。總經理為日本人入深水十八。1908年7月改為日、中民間合資經營。名為合資實則以日本為主,總經理、董事長、常務董事、董事均由日方人擔任,中方出資人沒有任何權利。正隆銀行發展迅速,幾次增加資本,到1920年資本已增至2500萬日元,成為當時東北地區較大的合資銀行,其實力僅次於橫濱正金銀行和朝鮮銀行。1925年12月又兼并龍口銀行,使其規模不斷擴大。正隆銀行在長春的支店成立於1912年1月10日,辦公樓建築共耗資13萬日元。偽滿洲國成立后,於1934年改稱為正隆銀行“新京”支店。主要經營存貸款業務和不動產抵押業務。1936年,正隆銀行與朝鮮銀行、滿洲銀行、滿洲商業銀行、遼東銀行等五家銀行連同所屬分支行合併,成立偽滿洲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趙洪老師說,在早期竹島書屋發行的一套長春明信片中,其中第13張上的圖案即為正隆銀行新京支店辦公樓,同時從其他明信片日本橋通遠景中也可以看到該樓的位置。
滿洲銀行“新京”支店
經營存款貸款匯兌等業務勝利大街上的吳太商務中心大樓,其一樓靠右的位置,原先是滿洲銀行“新京”支店所在地。滿洲銀行是日本商人設在東北的商業銀行,前身為安東貯金銀行,是在華日商合資經營的一家商業銀行,總店設在安東(丹東),成立於1911年。“1918年改名為株式會社滿洲商業銀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經濟形勢好轉,日本侵入中國東北的金融勢力也呈現出異常的活躍狀態。”趙洪老師說,隨之而來的日本國內出現經濟恐慌,很快波及日本殖民統治的滿鐵附屬地,日本殖民統治當局為了維護其殖民地金融,於是對附屬地的財界進行整頓。於1923年將株式會社大連銀行、株式會社遼東銀行、株式會社奉天銀行、株式會社滿洲商業銀行四行合併,組成滿洲銀行。頭取(董事長)為日本人井啟太郎,本店(總行)設在大連伊勢町69號。註冊資本為金票(日殖朝鮮銀行貨幣)3000萬元(實繳872萬元),在大連、奉天、金州、瓦房店、鞍山、撫順、鐵嶺、公主嶺、長春、吉林、本溪、安東以及朝鮮新義州等地設立分支機構19處。1924年,滿洲銀行在長春設立支店,地址在吉野町(今長江路)。1935年改稱滿洲銀行“新京”支店,地址在日本橋通(今勝利大街)。該支店在長春經營的主要業務有存款、貸款、匯兌等。
新京銀行
當年建築現在仍保留著黃河路556號是一家大藥房,樓體呈暗色,細長的磚頭顯示出它已經有些年頭。趙洪老師說,這棟建築原是株式會社長春實業銀行(新京銀行),現在依舊保留著之前的大致模樣。“那次去踏查滿鐵附屬地時,發現這棟建築上面隱隱約約的有一行漢字和一行英文字母,樓的上方兩側還各有一處花紋圖案,就用相機拍了下來。”趙洪老師說,他回去后仔細辨別,發現漢字為繁體字“株式會社長春實業銀行”,英文字母則為其英文大寫“THECHANGCHUNINDUSTRIALBANKCO.,LTD.”。而樓的上方兩側水泥覆蓋的圖案經過細緻的觀察研究,認為應為株式會社長春實業銀行之徽記(標識),為漢字繁體“實”字的變形藝術寫法。據悉,株式會社長春實業銀行成立於1918年,其前身為長春儲金株式會社,為日資股份制,資本金100萬日元,實收資本金40萬日元。該辦公樓建築共耗資3.5萬日元。1943年改為新京銀行,董事長為島名福十郎,該人是最早隨滿鐵進入長春的日本商人之一。新京銀行業務範圍主要是辦理附屬地內的日本人的存貸款及一般性的銀行業務。2010年3月16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正式致函長春市人民政府(吉政函[2010]44號),同意將南廣場街區批准為歷史文化街區。南廣場是滿鐵附屬地內歷史建築最集中和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也是街路格局最為典型、建築風格保持最好、建築質量最高、建築類別最為豐富的區域。南廣場歷史文化街區是東北歷史上因鐵路而形成的最早的城區之一,是滿鐵附屬地長春段保存最完整的區域。她不僅是長春市城區歷史建築最集中和保存最完整的區域,更是堪稱長春最具歷史完整性和歷史真實性的典型街區。南廣場歷史文化街區是長春歷史上第一塊具有現代意義的城區。南廣場從一建成,即成為商業和金融發達的地域,並形成了“放射狀道路+方格路網+圓廣場”的街路格局。該街區應和了20世紀的世界規劃潮流,即圓廣場加八條放射路網的街路格局,構成了長春市城市空間框架的基礎要素,在全國城市街路空間中獨具特色。“南廣場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範圍東到東四條街、吳淞路、貴陽街一線;西到東二條街、南京大街、新倫衚衕一線;南到新發路;北到黃河路。

勝利公園

勝利公園坐落在長春市人民大街與北京大街交匯處。佔地面積28.63萬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1.3萬平方米,它建於1915年,是長春歷史上第一座公園,勝利公園開始叫西公園,另一個名字是“兒玉公園”,源於1938年公園入口豎立的兒玉源太郎的銅像。其實此人與公園的建設沒有任何關係,他只是當過“滿鐵創建委員會”的委員長。東北光復后在蘇軍對長春實行軍管期間,公園又迎來了一個新名字叫魯迅公園,1946年5月國民黨佔領長春后,將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解放后1949年公園改名為勝利公園,寓意著公園獲得新生,是因為人民獲得了勝利。
勝利公園溜冰場
勝利公園溜冰場
勝利公園,湖南面的波型長廊,建在地勢起伏的山坡上,造型設計新穎,曲折多變,每當春夏之季,廊兩側爬滿了薔薇,吐出清冽的香氣。園區有動物區、花卉區、金魚區、夢幻樂園、水上活動區和荷花池等。並進行大面積綠化,使園內綠樹成蔭,亭台軒榭掩映在花紅柳綠之中。長春夢幻樂園除原有大型空中腳踏車、宇宙飛船、大型轉動太空梭、電動轉馬等娛樂設施外,2014年6月又增設118米高的省內最大摩天輪,一圈運行15分鐘,單次可以供336人共同乘坐。同時還引進了激流勇進、三環過山車、大擺錘、高空飛翔等13項最新的娛樂項目。此外,園中還引入高科技6D影院以及科普娛樂為一體的室內遊樂項目,讓遊客在體驗驚險與刺激之餘,還能通過視覺、觸覺等,多方位體驗到高科技產品的神奇與妙趣。勝利公園已經成為外地遊客和本地市民旅遊休閑的好去處。

人民大街

人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
長春市人民大街兩側各個歷史時期的特色建築由北向南綿延分佈,是城市生長的歷史,形成了世界城市中獨一無二的城市景觀。人民大街歷經幾個歷史時期的續建,縱貫城市南北,是積澱城市歷史、體現現代建設、引領未來發展最具代表性的街路。
人民大街是長春市最寬、最長的街道,始建於1907年,街道兩旁至今保留著許多偽滿時期建築,是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人民大街火車站至勝利公園路段,全長約1000米,歷史保護建築占整個街道界面的71.9%。偽滿洲國的“長春郵便所”、“新京滿鐵綜合事務所”、“國都旅館”、“偽滿國務院總務廳弘報處”、“大和旅館”、“滿鐵長春圖書館”、“大島洋行”以及一些與所謂偽“滿洲國”建交的各國大使館等重要歷史建築都建於此。
2008年,長春市設立近9000萬元專項資金,對這一路段上的42座歷史建築進行保護、恢復,並對其街道環境進行綜合治理。修繕后,此段街區的面貌有所改觀。此段將打造成為東北土特產品和特色旅遊紀念品一條街,吸引各地遊客,促進旅遊消費,推動商貿發展。
人民大街作為城市近現代發展的主軸線,貫穿了近百年的城市建設發展歷史,堪稱書寫了長春歷史的生動史書。

春誼賓館

春誼賓館
春誼賓館
長春春誼賓館原為“大和旅館”,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1907年8月,1909年試營業,1910年3月9日正式開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定為吉林省第一家省級賓館。它曾接待過許多國內外著名人士,享有很高的聲譽。春誼賓館建築典雅,裝潢別緻,設施完備,項目齊全。長春市春誼賓館悠久的歷史,現代的設施與優質的服務會使中外賓客在休息享受的同時,實地領略長春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