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鼻蝠
葉鼻蝠
葉鼻蝠所屬葉口蝠科,主要棲息於中地海拔的洞穴中。
中文學名:台灣葉鼻蝠
拉丁學名:Hipposideros terasensis Kisida
科名:葉口蝠科(Hipposideridae)
體長:9.0-10.6 cm
尾長:5.5-5.9cm
前臂長:8.6-10.3cm
體黑棕色或黃棕色,腹面較淡。雌雄蝠成體具有額囊,但雄性個體較明顯。雌雄蝠於腹面恥丘上皆具有假乳頭,但以生殖母蝠較為明顯,供幼蝠攀附之用。
主要棲息於中地海拔的洞穴中。選擇適當的棲所對蝙蝠的生存與
葉鼻蝠
幼蝠成長方面,於5月觀察到幼蝠出生,初生幼蝠前臂長為41.2±2.9 mm,體重為16.2±1.4 g,分別占產後母蝠的45%與28%,幼蝠的腹毛於出生后7.7±2.6天後長出,7.8±2.7天後耳殼豎立,犬齒於10.7±2.1天後長出,眼睛於出生16.7±3.7天後張開。經由對上標幼蝠前臂長、體重與第4指指骨與掌骨間軟骨帶之持續測量得知,幼蝠成長至第5周大時,前臂長與體重已達成體之99%與72%。並由前臂長與軟骨帶的成長資料,得到估算幼蝠年齡的方程式,當前臂長≦81.7mm時,使用出生后至第19天前臂長成長公式:出生天數=0.42(前臂長)-16.19;當前臂長>81.7mm時,則使用出生后第14天至第60天軟骨帶成長方程式:出生天數=-8.46(軟骨帶長度)+75.52。將上述兩個方程式合併使用,可以估算台灣葉鼻蝠出生后第1天至第60天之間的年齡。測量台灣葉鼻蝠幼蝠的體重、前臂長及前肢指掌骨間之軟骨間隔帶(length of total epiphyseal gap)等形態值變化,以探討幼蝠出生后之成長發育模式。一日齡幼蝠的體重與前臂長平均為15.9 ± 3.3 g與43.3 ± 2.7 mm。出生后幼蝠之體重與前臂長在第1周成長速度最快,之後則趨緩。而軟骨間隔帶則以線性成長的趨勢在出生后10天內增寬至最大值,之後則明顯變窄至癒合。
台灣葉鼻蝠白天休眠,黃昏日落後始外飛活動覓食,翌日黎明日出前即全部飛返。蝙蝠飛離或飛返棲所的時間和日落、日出時間及光照強度顯著相關。夜間活動模式依每單位小時在棲所外活動之個體數比率,呈現出單峰型或雙峰型兩類型式,生殖群集與非生殖群集呈現的類型不同,端視有否生殖育幼,以及天候狀況而定。相較於高頭蝠與東亞家蝠的出洞時間,台灣葉鼻蝠出洞活動時的光照強度明顯偏低,絕大部分個體幾乎是天黑后始離洞。幼蝠產生與成長離洞、成蝠季節性的遷移、以及不同年齡與性別蝙蝠對棲所忠實性的差異應是造成蝙蝠群集數量和組成季節性變化的主要因素。標放結果顯示,相較於其他性別與年齡個體,雌性幼蝠對其出生的棲洞的忠實度最高。
保護已知洞穴棲所
鞘翅目等大型昆蟲(即大型昆蟲)
每年5、6月為生殖季,一胎一仔。雄蝠睾丸的生精現象於4月開始,成熟精子於6月大量出現,8月底后,管腔已呈中空狀而無精子存在,副睾管腔只剩殘存精子,亦無精子儲存現象。另外,雄蝠前額囊腫脹的時間似乎與生精現象相互配合,在6月生精現象達高峰時,有黑色臘狀物質自前額囊分泌出。在雌蝠方面,於6月可見卵巢中許多成長中的次級濾泡,7月中旬至8月上旬可見成熟之葛蘭氏濾泡,8月下旬后卵巢中黃體出現,數目為1。雖未觀察到排卵及受精現象,但由8月卵巢中出現的黃體及子宮內遊離的桑椹胚可知,排卵、受精皆發生在7、8月間。 9月的子宮內已有著床早期屬於囊胚期與原腸胚期的胚胎出現,直到3月的採樣中,才觀察到屬於原條期神經板的胚胎形成。 4月子宮內成形胎兒出現,5月中下旬即進入生殖哺育期。台灣葉鼻蝠在生殖的特性上是屬於延遲胚胎髮育(的形式,而且是左側子宮懷孕及單胎分娩。
台灣葉鼻蝠回聲定位叫聲(CF/FM型)的最高頻率為68.16±0.86 kHz,最低頻率為61.50±8.72 kHz,持續時間為11.27±4.88 msec,頻率範圍為6.66±8.87 kHz,而頻率改變率為4.67±3.19 kHz/msec。台灣小蹄鼻蝠回聲定位叫聲(FM/CF/FM型)的最高頻率為112.55±1.65 kHz,最低頻率為89.57±18.03 kHz,持續時間為34.30±9.13 msec,頻率範圍為22.98±17.75 kHz,而頻率改變率為7.70±4.20 kHz/msec。
主要棲息於中、低海拔洞穴、人工建築物或橋樑。與折翅蝠或台灣小蹄鼻蝠為競爭者,常共棲一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