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碧玉

碧玉的一種

俄羅斯碧玉是碧玉的一種,原料是原生礦形態。山料體量大,玉質好,少綹裂,少黑點,顏色嬌艷,為翠綠色,質地細膩,油性較好,有光澤,顏色柔和滋潤,質感細膩,色相莊重。

這些碧玉被大量的製作成手鐲、珠串、手把件,彌補了中國優質碧玉不足的現狀。截止到2018年,俄羅斯碧玉是中國境內碧玉使用的主要原料。

產地


俄羅斯碧玉產地主要分佈在伊爾庫茨克州、克拉斯克雅爾斯克邊區、烏拉爾山脈、西伯利亞礦區等地。主要的礦物質成分為透閃石陽起石的類質同象,約佔69-95%;次要礦物有透輝石蛇紋石,綠泥石,滑石,磁鐵礦形成黑斑點。俄羅斯碧玉以其物理性質和內部構造來看,完全符合軟玉和田玉)的鑒定指標,所以它們均屬名副其實的軟玉。
大凡價值高或需求大的玉材和成品,多會出現人工仿製和人工改良品。俄羅斯產的碧玉以其色澤沉穩濃艷而深受廣大玉器愛好者的喜愛,銷售價格直線上升。

顏色


俄羅斯產的碧玉料,大部分料質的顏色均勻度都很差,深淺參差不齊,料子顯得很不幹凈,黑點很多,也有的俄料碧玉的綠色很淡,看起來不漂亮。但是如果是高質量的俄羅斯碧玉就不一樣了,高品質的俄羅斯碧玉可以說是所有產地中的碧玉中顏色最漂亮的,顏色鮮艷、亮麗、瑩潤而色澤均勻,黑點很少,但是這樣質量的俄碧很難出現,幾百公斤的料子也不見得能開出來一塊好料的俄碧玉。其實平常大家在市場中發現的碧玉中,無論是手鐲還是掛件,只要是那種黑點很少,料質乾淨的成品,就已經很難得了,要買極上品的俄碧玉也確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俄碧玉是中國境內碧玉使用的主要原料。俄碧玉一般成色都比較綠的,有黑點。

質地


俄羅斯碧玉,纖維排列結構方向不定,形成了它本身顏色的深淺差別,挑選俄碧料子應該選擇黑點相對少的,沒有黑點最佳。如果某些位置玉石纖維排列走向一致,會形成俄碧的貓眼效果(手拿碧玉左右晃動,一條光亮的線在玉質底子上會左右晃動,就像貓的眼鏡一樣活躍)。貓眼效果的碧玉也是很難得一見的,是收藏的一個側重點。

識別


如今的市場中,俄羅斯碧玉可謂生逢其時,借著玉器市場的繁榮與和田碧玉資源的匱乏而大行其道。不少大把花錢購買和田碧玉的買家,最終發現手中的是一件俄羅斯碧玉,為此懊惱不已。那麼,如何識別俄羅斯碧玉,就成了收藏者繞不開的話題。
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非常相似,從物理屬性說,兩者都屬於透閃石類,構成差別不大。而且俄羅斯碧玉的品質也較好,價格不斷攀升,一些極品並不輸於和田碧玉,這就為兩者之間的鑒別帶來了微妙的影響。從已有的資料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些媒體開始發現市場上出現了一批很特別的碧玉,這些碧玉與和田碧玉非常相似,但怎麼看就是感覺不太對頭。這些被發現的碧玉其實就是俄羅斯碧玉。
一些鑒定機構此時也對這些俄羅斯碧玉進行了分析和鑒定,認為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在結構上極其近似,只是在組成上有微小的區別。從這樣的資料不難看出,和田碧玉與俄羅斯碧玉確實有差別,而這種微小的差別通過鑒定與檢測也可以區分。實際上,俄羅斯碧玉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進入市場。玉器市場中的一線經營者最先接觸到了俄羅斯碧玉,也對這種區別體會頗深。他們指出,之所以要在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之間做一區分,是因為通常的俄羅斯碧玉達不到和田碧玉尤其是和田碧玉籽玉的質量,卻以和田碧玉籽玉的身份與價格銷售。所謂鑒定與區分主要是針對這種情況,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一般收藏者必須完成兩者的區分。至於個別特殊的例子,如上好的俄羅斯碧玉,品質與極品和田碧玉都不分伯仲,它被收藏者認可,也會獲得很高的價格,那又另當別論了。

看證書

和田碧玉對於玉器市場來說,收藏者在市場上會看到很多和田碧玉的鑒定證書,但是,或許由於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的辨別確實不太容易,又或許由於一些鑒定機構因技術、設備的問題尚不能充分鑒別,也可能由於其他原因,鑒定證書存在著不夠準確的情況。所以說,在玉件附帶的鑒定證書還達不到可以充分信賴的前提下,還是需要收藏者自己掌握一些實用的鑒別方法,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看白

和田碧玉相玉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判斷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也是一個結合各方面特徵綜合分析的過程。如果說,通過肉眼簡單觀察就能夠看出不同的話,那就是俄羅斯碧玉的和田碧玉“白”。從玉材的來源看,俄羅斯碧玉中95%都是山料,也有籽料,但是相對來講,籽料在市場上比較少見。與和田碧玉山料相比,俄羅斯料的臟、綿、綹等較少,非常白,一塊比較大的俄羅斯料也往往沒有臟、綿、綹出現。相對來說,和田碧玉山料的臟、綿、綹則較多。從玉質來講,普通的俄羅斯料顏色很白,但卻給人干、死、漿的感覺,缺乏油性與細膩。如果細看內部結構就會發現,俄羅斯碧玉彷彿是一塊塊綿斑組成,而和田碧玉籽料卻非常細膩。用強光一打,內部結構呈細粥狀,油性很強。這一構成上的區別實際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為精到的一點。古代評價一塊好玉,要講它是否溫潤,實際上說的就是細膩與油性。比如,把羊脂白玉作為玉的上品,除了講白,一定也要講油性。俄羅斯碧玉恰恰是玉色很白,但是缺乏油性。用有無油性一衡量,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高下立判,具體玉件一般也就區分開來了。

看皮

和田碧玉看“皮”是截止到2018年市場上最為流行的鑒別方法。“皮”是籽料的特徵,確切說,不只是“皮,’,而是“皮”和“棕眼”和田碧玉籽料經歷了河道中長期的天然沖刷與撞擊,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棕眠這是籽玉的天然特徵。以前的玉器廠雕玉的時候,籽料外皮都會被去掉,但是為了證明玉件的籽料身份,一般都會雕件上留下一小塊外皮。由於山料是沒有外皮的,俄羅斯碧玉又大都是山料,因此留皮成為和田籽玉最好的防偽標誌,無論是北京工、揚州工還是上海工,和田籽玉都會留皮。俄羅斯碧玉中也有一種黑皮。這種黑皮實際上是一種臟,但是,一些人卻利用黑皮來做文章,比如用黑皮冒充和田碧玉籽料,或者還用黑皮做俏色。應該說,黑皮與籽料的外皮是不難區別的,只需留心就是。

看雕工

和田碧玉區分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可以將工藝作為一種參考,結合其他特徵進行判斷。這是因為北京工、上海工、揚州工都以雕刻和田碧玉為主,市面上的俄羅斯碧玉則以廣州工與河南工居多。可以說,更為精到的工藝多出在和田碧玉籽料上。不過這種方法裡面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收藏者需要了解掌握各地工藝水平與工藝特點。

看大小

和田碧玉玉件大小不能作為判斷玉件質地的絕對依據,但是從市場情況看,由於和田碧玉籽料通常較小,價格昂貴,雕活兒也就以小件為主,大器型在市場上較少。因此,市面見到的擺件、玉牌、手鐲等,都以俄羅斯碧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自然要先畫個問號。

看糖

和田碧玉俄羅斯碧玉往往帶“糖”,和田碧玉山料也帶“糖”。可以說,帶“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徵。關於“糖”的看法,在市場認識上並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歡,有人厭惡。按照玉界傳統的看法,“糖”屬於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種,所以,從和田碧玉的傳統加工工藝出發,除非極其特殊的情況,“糖”一定會被去掉的,而為了迎合市場,俄羅斯碧玉的“糖”一般不會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來進行俏色,無論是河南工,還是廣州工,概莫能外。因此看到“糖”,收藏者一定要多個心眼兒。不過,也許還會有藏友問,通過以上看色、看皮、看工、看器型、看“糖”就可以把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區別開來了嗎?首先,以上所說的方法只是針對大多數情況而言,它可以幫助收藏者在市場中理清思路,這一點大家通過實踐會得到印證;其次,如將以上幾點落到某一件具體的玉器上,那麼一定要有綜合性與靈活性的分析,有的可能會在石皮上找到判斷依據,有的可能在工藝上發現問題,而當把這些因素結合起來,看一塊玉器基本上就八九不離十了;再有,相玉是一個複雜而需要經驗積累的過程,要不斷在實踐中提高。而在市場中也會遇到很多錯誤的觀點,收藏者要細心甄別。大家所看見的“俄料”,從性質上已經今非昔比了。已經不是喀拉崑崙山脈的俄料了,而是東西薩彥嶺往北至貝加爾湖的俄料了。緯度越高,色越白;緯度越高,性越僵。無所謂東西薩彥嶺與喀拉昆崙山,只要符合許慎對玉定義的五德,就是美玉。五德缺一,立即棄之。

總結

首要,捉住它硬度低這一特色來打破。用小鋼刀悄悄一劃,或在玻璃上蹭一蹭,便知定論。
其次,從光澤度上看,俄羅斯玉雖是玻璃光澤,但略帶瓷感,通體發乾,白玉發“死白”之光。通過盤磨,由深白變得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中卻顯乾澀。
第三,從通明度上看,俄羅斯玉亮度好於和田碧玉,但因為布局粒度較粗,手感較輕,佩帶久了會變黃、變黑。一起,俄羅斯玉耐性差,易起性,出“崩口”,所以要注意調查玉器線條的崩裂狀況。
第四,從外形上看,俄羅斯玉在透光的當地,用肉眼稍稍調查,就能看到“毛顫狀”的布局,而和田碧玉內部顆粒十分小,通常狀況下用肉眼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