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菜花煮雞蛋
湖北家常菜
一種湖北民間(此風俗流傳廣泛,不僅湖北一地)流傳的家常菜,指用薺菜花和雞蛋一起放在帶水的鍋里煮熟,通常在清明節前後製作和食用,有“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清明是太陽曆的節氣,三月三是農曆的日期,其間相差可能近一月)的說法;此菜具有涼血止血、補虛健脾、清熱利水的功能。
薺菜花煮雞蛋
薺菜煮雞蛋,涼血止血、補虛健脾、清熱,“午腰板,午腿軟。”
薺菜 土雞蛋
鹽少許
用料
食材 | 用量 |
雞蛋 | 20隻 |
薺菜花 | 50g |
調味料:老抽,鹽, | 適量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步驟一 | 洗凈 |
步驟二 | 步驟二 | 放入雞蛋大火煮熟,把雞蛋敲碎,加鹽再去小火煮半小時。 |
用料
食材 | 用量 |
雞蛋 | 10個 |
地菜花 | 1把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步驟一 | 家鄉的地菜花真的是隨處可見啊,隨手在路邊摘了一把。 |
步驟二 | 步驟二 | 嘿嘿,收貨不錯哦 |
步驟三 | 步驟三 | 擇一擇 |
步驟四 | 步驟四 | 流水洗乾淨 |
步驟五 | 步驟五 | 我洗了5遍 |
步驟六 | 步驟六 | 去雞窩收點雞蛋,洗乾淨 |
步驟七 | 步驟七 | 把洗乾淨的地菜花打個結,冷水下鍋和雞蛋一起洗 |
步驟八 | 步驟八 | 煮開後用勺子敲爛,(大概7分鐘左右)方便地菜花入味,像煮茶葉蛋一樣,再煮5分鐘就可以吃了 |
步驟九 | 步驟九 | 煮好了來吃吧 |
用料
食材 | 用量 |
薺菜花 | 一把 |
雞蛋 | 4個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步驟一 | 薺菜花(要開花)清洗乾淨。 |
步驟二 | 步驟二 | 洗乾淨的薺菜花和雞蛋放鍋里,加入冷水。 |
步驟三 | 步驟三 | 大火煮開,調小火煮5分鐘(防止煮破殼)、關火悶一會兒。 |
步驟四 | 步驟四 | 煮好了,有股薺菜的清香味。 |
步驟五 | 步驟五 | 小時候外婆每年都會煮薺菜花雞蛋。薺菜花煮雞蛋有清熱健脾的功效,清明前後不妨試試看吧! |
古時候,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人們還要到河邊去野餐。有的將酒杯投入緩水中,讓酒杯隨流而下,下游不遠處等候的人則將酒杯從水中拾起,然後一飲而盡,這叫“曲水流觴”;有的將煮熟的禽蛋,投入水中,像酒杯那樣在水中順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們則將禽蛋從水中取出,然後剝而食之,這叫“曲水浮素卵”;有的則將紅棗投入水池中,然後照禽蛋的方式那樣將紅棗拾食,這叫“曲水浮絳棗”。這種習俗,在至今我國一些地區和少數民族中流行。壯族、侗族等兄弟民族,三月三還有吃彩蛋的習俗。
農曆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關於歌圩節的來歷,壯族民間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
一說,古代有一對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經常唱山歌來表達相互的愛慕之情。但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使他倆不能結為夫妻,於是他們絕望地雙雙殉情身亡。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情侶,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說,在唐代,壯族出了一個歌仙,名叫“劉三姐”。她聰明過人,經常用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揭露財主們的罪惡,財主們對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財主派人砍斷了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劉三姐遇難這天聚會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這些傳說現已難於考證,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記》中就有記載:“壯人於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會作歌。”這說明當時的歌圩也很興盛。宋元以後,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娛樂和男女談情說愛的場所,並出現了拋繡球的遊戲。女子將繡球拋給自己心愛的男子后,雙雙退出歌場,互贈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萬人參加的大型活動。到1934年編的《廣西各縣概況》記載,當時廣西有歌圩活動的就有二十六個縣,幾乎遍布廣西各地。
歌圩節的這一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巴馬的盤剛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陽的喬業、宜山的下澗、柳州的魚峰山等,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拋繡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
薺菜
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
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清朝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曰:“三三令節重廚房,口味新調又一樁。地米菜和雞蛋煮,十分耐飽十分香。”詞中的地米菜即指薺菜。地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它不僅是佳肴一碟,更是靈藥一方。“薺菜,別名地菜、護生草、雞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葯。
在中藥里,薺菜的藥用價值非常廣泛,被譽為“菜中甘草”。祖國醫學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薺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燴,還可用來做餡或做湯,均色澤誘人、味道鮮美,是一道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薺菜來煮雞蛋是最常見的一種吃法。每到三月三這天,薺菜便長莖開花,婦女都會採摘來插在髮際。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故此,老百姓又根據民間傳說,於三月初三這一天,在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凈后捆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民間特有的食療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濕、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