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峰鎮
安峰鎮
安峰鎮地處東海縣城南部,面積13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8萬畝,水田面積3.7萬畝,人口70183人(2017)。鎮駐地在安峰山北而得名,距離縣城12公里,西與新沂市毗鄰,北與曲陽鄉相連,東與房山鎮接壤。
2010年8月5日經省委常委會研究決定,東海縣安峰鎮進入江蘇20個“強鎮擴權”試點鎮之一,也是連雲港市唯一一個“強鎮擴權”試點鎮,被賦予縣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安峰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安峰鎮轄:山莊、山東、安北、大放、後放、馬湖、郄庄、馬圩、鍾何、六馬、峰南、石埠、山南、山西、峰西、蔣河、大稠、陳東、小稠、庫西、阜塘、毛北、楊村、前放、陳集、毛南26個村民委員會。該鎮歷史上有名的安峰山事件就發生於境內山上。1940年至1952年先後屬潼陽縣、沭陽縣安峰區,1953年划規東海縣,1957年建安峰鄉,1958年成立安峰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安峰鄉,1999年撤鄉設為安峰鎮。
安峰鎮
發展“三大龍頭”,鍛造經濟強鎮。一是發展工業經濟。重點發展硅材料加工、玄武岩加工和光伏新材料三大產業,促進鎮礦產品加工集團、恆泰石英製品等優勢企業發展壯大,打造雅晶石光、銳普機械等為龍頭的高科技產業集群。狠抓礦產支柱產業,整合市場適應力弱、生產設備陳舊、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12家企業,組建8家大型開採企業,提高現有資源的市場經濟效益,實現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
發展高效農業。以發展設施農業為重點,抓好典型基地的培養。大稠村西甜瓜基地連片擴增到5000畝,安北村農業高效示範園擴至3000畝,山東村新建3000畝日光溫室大棚果蔬基地、2000平方米高科技示範大棚、500畝養殖小區。依託農民專合組織發展的優勢,發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產業,打造產業特色村,成立農業經濟合作組織4個,新組建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3個,建成毛南花生等一批果蔬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解決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問題,帶動全鎮高效農業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發展特色三產。圍繞三縱四橫6平方公里鎮區框架,同步推動舊區改造、新區建設,推進城鎮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步行街、新天地服飾、蘇果超市、發聯超市等商貿流通企業相繼建成投入運營,新增私營企業42個、個體工商戶400個,全鎮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三產增加值年均增長15%。
在安峰鎮鎮黨委政府的組織下,前放村幹部、群眾代表、黨員代表約20餘人驅車到本縣的雙店鎮及鄰近的邳州市等地參觀學習,調研市場。回來后,村支書齊華嶺在全村群眾代表和黨員代表大會上給群眾算了一筆經濟賬:一畝地產鮮大蒜4000斤左右,按照2005年的保本價1元/斤計算,每畝地獲利4000元,除去1000元成本,可得3000元純利,一畝大蒜的收成等於6畝小麥!群眾的創業潛能再次被激活了,無公害大蒜種植項目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贊成,並且把規模種植的目標定為“三年之內,無公害大蒜的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為了打消少部分群眾的疑慮,第一年100畝的試種田很快就被齊華嶺帶領村幹部和26名黨員認領完。
安峰鎮
安峰鎮境內有曹安公路、新海公路通過,交通非常便利。有初級中學3所,民辦學校1所,在校學生5294人,小學17所,在校生6554人,安峰小學是省實驗小學。幼兒園25所,成人教育學校1所。初中入學率96%、畢業升學率100%。有中心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26所。
江蘇省安峰高級中學
始建於1959年,1970年增設高中部,1998年高、初中分設,2000年晉陞為市重點中學,2003年轉評為省二星級普通高中,2007年晉陞為省三星級普通高中。學校堅持“實事求是、以人為本”的辦學方向,走“挖掘內涵、發展特色”興校之路。學校有教學班30個,學生1492人;有專任教師140人,均達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18人,在讀研究生1人,中學高級教師27人,中學一級教師83人,中學一級及以上職稱占教師總數78.57%。
校園佔地面積85620平方米,生均57.38平方米,運動區、生活區和教學區獨立。現有教學樓5幢,學生餐廳1座,學生公寓2幢,後勤服務樓1幢。現有標準教室48口,各類專用教室20口,各類辦公室25口。
我校運動場獨立,佔地41620平方米,生均活動場地面積28.56平方米,達江蘇省一類標準。有塑膠跑道8道400米,籃球場、排球場等21片,有乒乓球室、舞蹈室、象棋室、健身房等活動場所5處。
晉陞三星高中以來,辦學效益逐年攀升。獲評縣“教學先進集體”、省平安校園、省科普示範校、省體育教學先進工作單位、市綠色學校、市德育先進學校等表彰40多項。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一次性合格率2010年94.6%、2011年96.7%、2012年95.9%;高考平均總分高於本區域內平均總分,大學專科以上錄取率97.2%;115人次教師在省市教學競賽中獲獎,68位老師榮獲市縣綜合表彰;有85人次教師在市縣開設公開課,有省市研究課題7個、縣級課題18個,在省市報刊發表或獲獎的論文305篇;有826名學生在國家、省、市、縣學科競賽中獲獎。
2011年8月董洪學同志任校長。給我校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董洪學校長,研究生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市“333”工程首批骨幹校長,1986年工作,2004年任校長,一直堅持奮戰在教學一線。他始終認為“空談誤國、實幹興校”,在師資建設中樹立起“三面鏡子”:校長為中層的鏡子,中層為老師的鏡子,老師為學生的鏡子。要求教干做到的校長首先做到,要求老師做到的教干首先做到,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帶好頭。充分發揮典型示範、榜樣引路作用,建成了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善於創新的一流教學團隊。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再振精神,再添豪情,再鼓幹勁,群策群力,把學校辦成一所現代化、高質量、特色鮮明、有一定地域影響力的省內名校,為創建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讓學生成人、成才的現代化學校而貢獻我們應有的力量。
安峰山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大門南側豎一花崗岩石柱、柱上鑲嵌著直徑為1.2米的安峰山烈士陵園園徽,園徽圖案為青松和花環,象徵著為國捐軀的400名革命烈士英靈與世長存。
東海縣民政部門決定對安峰山烈士陵園進行改造與升級,並作為重點工作列入2014年民政工作計劃。
黿通寺
合併圖冊
2007年6月7日,省宗教局同意籌備重建東海縣安峰山圓通寺。10月1日,大雄寶殿破土動工,2009年底近28米高的大雄寶殿和兩座偏殿已建成,佛像已引入(共投資1500萬元)。2010年造像藝術研究中心破土動工。其建築風格以具有古樸、淳厚的唐代建築風格為主。山門面南,大殿3間,左右各有廂房5間,之間附以走廊。屋頂以青瓦覆蓋,屋角處展檐如飛,使寺廟在莊嚴中顯得高昂,在恬靜中顯得生機勃勃。
神仙鋪
合併圖冊
聖人樹
安峰山附近有一財主信風水,後由風水先生覓得一寶地,寶地上有棵小樹,臨其萌,受其佑,出才子。財主遂在此建宅,幾年後,財主家果然出了秀才,若干年後,秀才又高中狀元,這棵古樹於是就被當地人尊稱為聖人樹。
安峰山水庫(湖濱公園)
合併圖冊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亞洲第一井)
位於安峰鎮毛北村,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是繼前蘇聯和德國之後第三個超過5000米的科學深鑽,也是全世界穿過造山帶最深部位的科學深鑽,該工程建成了亞洲第一個深部地質作用長期觀測實驗基地,也是亞洲第一個大陸科學鑽探和地球物理遙測數據信息庫,亞洲第一個研究地幔物質的標本岩心館和配套實驗室,使我國超高壓變質帶和地幔物質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是我國有史以來最深的科學鑽井,也是當前正在實施的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20多個項目中最深的科學鑽井。項目利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首創的“螺桿馬達-液動錘-金剛石取心鑽進技術”,首次在堅硬的結晶岩中成功鑽進5158米,取得了5118.2米的岩心和氣流體樣品。通過這次科學深鑽,我國科學家獲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揭示了板塊會聚邊界深部連續的物質組成、超高壓變質區的深部物質組成;證明了地質歷史上曾發生的板塊攜帶巨量物質俯衝地幔深處的壯觀地質事件,以及發生在700萬~800萬年前的重大裂解事件;標定了結晶岩地區典型的地球物理場;提出了地殼分層拆離的多重性和穿時性“深俯衝-折返”新模式。
項目已經獲得了2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出版了多部專著,發表了300餘篇論文,獲得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5年間到鑽探現場進行合作研究或訪問的國際同行接近200人次,近3萬人參觀考察現場;2002年被評為公眾關注的中國十大科技事件;2004年科鑽中心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006年被兩院院士評為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共培養博士生有50餘人,碩士生60餘人,所建立的長期觀測站已成為東海縣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的實施,揭開了我國地質科學研究新的一頁,對於探索地球深部動力學過程,發展大陸動力學理論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同時建立的適用於深孔硬岩惡劣條件的新型鑽探技術體系,也使我國的鑽探技術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
安峰鎮以打造“紅色旅遊”精品為抓手,樹立“抓旅遊就是抓機遇、抓旅遊就是抓發展、抓旅遊就是抓經濟、抓旅遊就是抓環境”的理念,突出主題,長遠規劃,積極整合地方旅遊資源,實現人文景點與自然景點、文物景點與非文物景點、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相關產業發展相得益彰,形成旅遊區、旅遊線路、旅遊景點有機結合的紅色旅遊發展格局,帶動地方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該鄉啟動“紅色旅遊”以來,旅遊總收入15萬元,帶動飲食等服務性收入30萬元,招商引資1000萬元。鎮黨委、政府還從“大旅遊”的遠景目標出發,注重把“紅色旅遊”融人到傳統的觀光游、休閑度假游之中,深挖歷史文化底蘊,發展自然生態景點。根據相關典故、傳說重修“神仙鋪”、“飛來石”、“八角琉璃井”、“黑烏牛”、“黿通寺”等10大景觀,形成支撐“紅色旅遊”景區的骨幹框架;還根據安峰境內特種花卉園區、安峰山事件烈士陵園、江蘇省第二大人工水庫等旅遊優勢,認真編製遊客喜愛的“賞特種花卉一觀安峰山景——瞻仰歷史紀念館——游安峰水庫湖心島——品嘗無污染鮮魚——看亞洲第一科鑽井”旅遊線路。整個旅遊景區的設計與建設把山水風光、鄉村野趣融為一體,讓遊客感受到“登小山大享受”,體驗到“山在水中、樓在山中、人在林中”的優美境界。同時,該鎮還主動與周邊鄉鎮形成互動合作,積圾創新、開發旅遊項目,增強教育基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促進安峰革命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2010年8月5日 經省委常委會研究決定,東海縣安峰鎮進入江蘇20個“強鎮擴權”試點鎮之一。
2012年10月30日 東海縣決定將部分原屬縣級機關部門行使的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賦予安峰鎮,涉及第一批許可權下放的縣級機關部門:縣國土資源局、發改委、經信局、林業局、安監局、環保局、農工辦、人口和計生委、民政局、人社局、住建局、規劃局、房管局、工商局、水務局、交通運輸局。
2013年10月31日 東海縣賦予安峰鎮第二批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一)區域:安峰鎮。(二)涉及第二批許可權下放的縣級機關部門:縣城管局、行政執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