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醫學院
廈門大學的二級教學單位
廈門大學醫學院是廈門大學的二級教學單位,1996年10月11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廈門大學醫學院宣告成立。
截至2018年9月,學院設有基礎醫學部、臨床醫學系、中醫學系、護理學系、口腔醫學系、眼視光學系、器官移植研究所、消化疾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神經科學研究所、抗癌研究中心等64個教學與科研機構,開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護理學、MBBS(臨床醫學)等5個本科專業,有教師隊伍769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455人。
1996年6月14日,國家教育委員會批複同意進行廈門大學醫學院的籌建工作。10月11日,醫學院及醫學院董事會成立,院址暫設於基金樓。
1997年5月13日,廈門市人民政府決定廈門中山醫院為醫學院教學醫院。
2001年1月3日,廈門市人民政府同意廈門中山醫院加掛廈門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牌子。2001年6月13日,廈門市人民政府明確廈門中山醫院為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
廈門大學醫學院
2002年2月26日,教育部批准設置生物工程與中醫學(5年制)本科專業。11月22日,成立廈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
2004年3月3日,獲批設置臨床醫學系、預防醫學系、藥學系和基礎醫學部。7月8日,海外教育學院中醫系、生命科學學院福建省抗癌研究中心劃歸醫學院建制。
2005年1月3日,廈門市第二醫院、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廈門市中醫院、廈門市第一醫院、廈門市疾病控制中心、廈門市藥品檢驗所、廈門市星鯊集團成為醫學院教學醫院或教學基地。8月23日,廈門市人民政府同意將廈門中山醫院作為廈門大學附屬醫院。
2005年11月23日,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專家組對學院全面的檢查評估。
2006年4月,建立福建省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
2006年6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175醫院成為廈門大學附屬東南醫院;廈門眼科中心成為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8月21日,招收首批留學生120名(實際到位67人)。
2007年7月,成立廈門大學眼科研究所、廈門大學器官移植研究所、廈門大學消化疾病研究所。
2007年8月3日,李氏基金給予廈門大學1000萬元新幣用於醫學院建設。
廈門大學
2010年4月6日,廈門市第一醫院成為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6月20日,海峽(廈門)中醫藥科技平台揭牌。12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174醫院成為廈門大學附屬成功醫院。
2011年4月,生物醫學研究院神經退行性疾病與衰老研究中心整建制併入醫學院。
2012年4月,福州市第二醫院成為廈門大學附屬福州第二醫院。
2012年8月,醫學院整體搬遷翔安校區。
2012年8月,附屬眼科中心眼科、心臟中心心內科獲“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2012年11月,醫學院“臨床醫學‘大醫班’拔尖人才獎學金項目”、“臨床醫學貧困生助學金項目”獲新加坡李氏基金專項資助,首期獲捐450萬元人民幣。
2013年10月,通過教育部國際司組織的“在華留學生本科教育”檢查認證。
2015年11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截至2016年3月,學院下設臨床醫學系、中醫學系、眼視光系、護理學系4個院系和1個教學部:基礎醫學部,7家附屬醫院,開設4個本科專業。
院系設置 | ||||
---|---|---|---|---|
院系 | 專業 | 招生大類名稱 | 專業及專業方向 | 授予學位 |
臨床醫學系 | 臨床醫學 | 理工 | ★臨床醫學 | 醫學 |
中醫學系 | 中醫學 | ★中醫學 | 醫學 | |
護理學系 | 護理學 | 護理學 | 理學 | |
資料來源:備註:帶“★”號標誌的專業為五年制。 |
附屬醫院 | |
---|---|
名稱 | 類別 |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
廈門大學附屬東南醫院 | 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 | 三級甲等眼科醫院 |
廈門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 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
廈門大學附屬成功醫院 | 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
廈門大學附屬福州第二醫院 | 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
截至2016年3月,學院有基礎教職工214人,臨床教師492人,碩士生導師283人、博士生導師57人,教授134人、副教授155人。其中雙聘院士4人,中央入選者6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福建省“閩江學者”4人。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佔84.5%。
雙聘院士 | 陳洪鐸(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益新(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玉芬(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央入選者 | 劉祖國、許華曦、卜國軍、鄭輝 |
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許華曦、劉祖國、楊朝勇、張雲武 |
青年基金獲得者 | 周大旺 |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 劉祖國 |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劉祖國 |
福建省“閩江學者” | 王效民、任建林、馬建興 |
截至2016年3月,學院有國家級醫學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個,福建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精品課程5門。
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附屬中山醫院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理科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醫學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福建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福建省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福建省藥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
人體解剖學 | 薛茂強 |
病理學 | 錢洪流 |
組織胚胎學 | 張兵 |
醫學免疫學 | 高豐光 |
藥理學 | 金鑫 |
截至2016年3月,學院有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1個博士點,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福建省重點學科3個。
國家級重點學科:動物學、細胞生物學、水生生物學
福建省重點學科: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生物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生理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臨床醫學、基礎醫學、中醫學
截至2016年3月,學院有省部級醫學平台11個,市校級科技平台37個,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福建省工程重點實驗室5個,福建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廈門市重點實驗室1個,廈門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1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細胞應激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福建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幹細胞應用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盆地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廈門市重點實驗室:廈門市手性藥物重點實驗室
廈門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廈門市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細胞應激生物學創新引智基地(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建)
福建省工程重點實驗室:
名稱 | 批準時間 |
---|---|
福建省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 | 2006.5 |
福建省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研究重點實驗室 | 2009.11 |
福建省眼科與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 | 2009.11 |
福建省慢性肝病肝癌重點實驗室(承擔單位:廈門市中山醫院、廈門大學) | 2013.03 |
福建省器官與組織再生重點實驗室 | 2015.12 |
根據2017年3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共獲國家“863計劃”、“973計劃”課題及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70餘項;科研成果獲獎總數30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各類科研獎項109項、中華醫學二等獎1項,發表SCI收錄論文400餘篇。
2010年,學院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有28個項目獲批資助,資助經費達790.5萬元。其中面上項目21項,資助金額650.5萬,青年科學基金項目7項,資助金額140萬。
截至2013年11月,學院與美國、加拿大、德國、新加坡和台灣等國家及地區的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邀請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AaronCiechanover教授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BruceBeutler教授在內的多位國際知名學者曾先後到學院講學。學院先後主辦或承辦“WntSignaling,Organogenesis,andStemCells”國際會議、第一屆廈門冬季學術會議等國際和全國性學術會議32次。
廈門大學醫學院
院徽
釋義:1、外圓沿用廈門大學校徽,表明醫學院誕生和成長在這一綜合性大學的土壤上
廈門大學醫學院
2、蛇杖國際通用醫學標誌,在西臘神話中象徵神奇的醫術和中立的醫德
3、內圓五星金、木、水、火、土
4、豐滿的翅膀表示:醫學院莘莘學子,志向遠大,展翅翱翔,更寓意廈門大學醫學院各項事業展翅騰飛,醫學發展普濟世人
5、1996與展開的捲軸:醫學院成立於1996年,以此為時間基點,書寫無限篇章。
職務 | 姓名 |
院長 | 韓家淮 |
黨委書記 | 張建安 |
副院長/附屬第一醫院院長 | 姜傑 |
黨委副書記 | 王效民 |
黨委副書記、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 | 童綏君 |
黨委副書記 | 馬龍 |
黨委副書記 | 楊建中 |
副院長 | 李文崗 |
副院長 | 李煒 |
副院長 | 錢林超 |
副院長 | 薛茂強 |
廈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