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弗蘭西絲·夏》(Fran 導演:Maria 導演:Carlos

基本簡介


柏林國際電影節主辦方28日宣布,中國香港導演王家衛將出任第63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電影節主席迪特·科斯里克評價王家衛為“當代最著名的電影導演之一”,稱讚他的作品“特點鮮明、充滿詩意”。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柏林電影節一直將自己作為中國當代電影的一個展示平台,”科斯里克說,“這也是我們有幸邀請王家衛出任2013年(電影節)國際評委會主席的另一個原因。”
王家衛生於上海,長於香港。1988年,他執導的第一部影片《旺角卡門》在香港上映,1991年《阿飛正傳》在柏林電影節展映。此後,他執導的《重慶森林》《墮落天使》和《一代宗師》等影片先後在柏林亮相。1997年,王家衛憑藉《春光乍泄》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6年,王家衛成為戛納電影節歷史上首名來自中國的評委會主席。
獲知將出任第63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王家衛表示榮幸。他說:“很高興回到柏林,看到全球各地導演們最新的作品。這對於任何一名電影人都是一次充實的體驗。”
柏林國際電影節創始於1951年,以突出文藝色彩和鼓勵新人新作著稱,與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電影節”。第63屆柏林電影節定於2013年2月7日至17日舉行。
入圍名單當地時間12月13日,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公布首批入圍名單,格斯·范·桑特執導,馬特·達蒙編劇兼主演的《應許之地》入圍主競賽單元,並將在電影節舉行國際首映。夢工廠3D動畫《克魯德一家》進入非競賽單元展映,同時會在電影節舉行全球首映禮。
《應許之地》的故事靈感源自曾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的《天然氣之地》,講述了兩個天然氣公司職員來到小鎮尋找天然氣的故事。這部針砭實事的作品也是今年好萊塢頒獎季的熱點影片之一,將於12月28日在北美上映。《克魯德一家》則是夢工廠在明年春季檔主打的力作,將於3月22日在北美上映。
此外,韓國知名文藝片導演洪常秀的新作《惠媛》也入圍了主競賽單元,奧地利導演尤里西·塞德爾《天堂》系列三部曲的收官作《天堂:希望》同樣在主競賽單元榜上有名。此前的《天堂:愛》與《天堂:信仰》分別入圍了今年戛納和威尼斯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天堂》系列成為繼《藍白紅》之後又一套分別入圍三大電影節的三部曲電影。
2013年開幕的第63屆柏林電影節,目前已經公布了第一批入駐全景單元的影片名單,這個單元,將集結大量的來自歐洲、北美、亞洲和拉丁美洲的電人,為他們步入國際影壇提供平台。在已經公布的第一批影片中,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的導演長片處女作《唐璜之癮》赫然在列,而講述《深喉》艷星琳達·拉芙蕾絲生平故事的傳記片《拉芙蕾絲》也將在參加完聖丹斯之後來到柏林。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將於2013年2月7日至17日舉行。知名香港導演王家衛擔任評委會主席。
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作為第63屆柏林電影節開幕影片。

入圍作品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首批入圍名單:
主競賽單元:
《應許之地》(美國)導演:格斯·范·桑特
《惠媛》(韓國》導演:洪常秀
《天堂:希望》(奧地利/法國/德國)導演:尤里西·塞德爾
《葛洛莉》(Gloria,智力/西班牙)導演:Sebastián Lelio
《孩子的姿勢》(Child’s Pose,羅馬尼亞)導演:Calin Peter Netze
非競賽單元:
《克魯德一家》(美國)導演:科克·德·米科、克里斯·桑德斯
特別單元:
《不可能的救贖》(Redemption Impossible,德國,紀錄片)導演:Christian Rost,Claus Strige
全景單元:
《白夜》(White Night)韓國
導演:Hee-il LeeSong
《地毯的褶皺》(A Fold In My Blanket)喬治亞
導演:Zaza Rusadze
《鏡頭背後》 韓國
導演:李在榮
《遲到》(Belated)阿根廷、哥倫比亞、挪威
導演:Barbara Sarasola-Day
《唐璜之癮》 美國
導演:約瑟夫·高登-萊維特
《弗蘭西絲·夏》(Frances Ha)美國
導演:諾亞·鮑姆巴赫
《外國人哈比》(Habi, The Foreigner)阿根廷、巴西
導演:Maria Florencia Alvarez
《若能所願》(Inch′Allah)加拿大
導演:Anas Barbeau-Lavalette
《荊棘花》 韓國
導演:李敦九
《游泳池》(The Swimming Pool)古巴、委內瑞拉
導演:Carlos Machado Quintela
《拉芙蕾絲》 美國
導演:羅伯·愛潑斯坦、傑弗瑞·弗里德曼
《我的妹妹》 德國
導演:Lars Kraume
《搖滾卡斯巴》(Rock the Casbah)以色列
導演:Yariv Horowitz
《許多水》(So Much Water)烏拉圭、墨西哥、荷蘭、德國
導演:Ana Guevara Pose,Leticia Jorge Romero
《破碎之家》 比利時
導演:菲力斯·馮·古寧根

獲獎情況


最佳影片“金熊獎”:《孩子的姿勢》(羅馬尼亞,導演:克林·彼得·內策)
評委會大獎“銀熊獎”:《渺生一頁》(波黑、法國、斯洛維尼亞,導演:丹尼斯·塔諾維奇)
最佳導演“銀熊獎”:大衛·戈登·格林(《雪崩王子》,美國)
最佳編劇“銀熊獎”:賈法爾·帕納希(《緊閉的帘子》又譯《閉幕》,伊朗,導演:賈法爾·帕納希,坎博齊亞·帕爾托維)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納齊夫·穆伊奇(《渺生一頁》,波黑、法國、斯洛維尼亞,導演:丹尼斯·塔諾維奇)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保利娜·加西亞(《葛洛莉亞》,智利、西班牙,導演:塞巴斯蒂安·萊利奧)
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剪輯、音樂、服裝、道具):阿齊茲·扎姆巴比耶夫(攝影)(《和諧教程》,哈薩克、德國,導演:埃米爾·拜加津)
阿爾弗雷德·鮑爾獎(為紀念柏林電影節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鮑爾而設):(《維克和弗洛看見一頭熊》,加拿大,導演:德尼·科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