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頭

漢語詞語

科頭,漢語詞語,拼音kē tóu,意思是指謂不戴冠帽,裸露頭髻。

解釋


謂不戴冠帽,裸露頭髻。 

出處


《 戰國策·韓策一》:“秦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虎摯之士,跿跔科頭,貫頤奮戟者,至不可勝計也。” 鮑彪註:“科頭,不著兜鍪。”
晉·葛洪《抱朴子·刺驕》:“或亂項科頭,或裸袒蹲夷……此蓋左袵之所為,非諸夏之快事也。”
《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元年》:“布將河內郝萌夜攻布,布科頭袒衣,走詣都督高順營。” 胡三省 註:“科頭,不冠露髻也。今江東人猶謂露髻為科頭。”
老殘遊記》第九回:“著了一件深藍布百衲大棉襖,科頭,不束帶,亦不著馬褂。”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散序》:“其日,狀元與同年相見后,便請一人為録事,其餘主宴、主酒、主樂、探花、主茶之類,咸以其日辟之。主樂兩人,一人主飲妓。放榜后,大科頭兩人(第一部),常詰旦至期集院,常宴則小科頭主張,大宴則大科頭,縱無宴席,科頭亦逐日請給茶錢。”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一:“《秦中歲時記》云:期集謝恩了……便於亭子小宴,召小科頭同樂,至暮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