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涎

漢語詞語

痰涎,讀音tán xián,是漢語詞語,作定語,意思是痰與口水。偏指痰。出自《論治盜賊》。

引證解釋


宋·李綱《論治盜賊》:“治盜賊者,如醫之治痰涎。”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痰,即人之津液。無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屬也。但化得其正,則形體強、榮衛充。而痰涎本皆血氣,若化失其正,則臟腑病、津液敗,而血氣即成痰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