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顏集鎮的結果 展開

顏集鎮

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下轄鎮

顏集鎮位於亳州市譙城區東北部,距亳州市譙城區十五公里,地處北緯33º54´—34º02´,東經115º48´—115º60´,北部、東部與河南虞城夏邑、永城等縣市接壤,南鄰張店鄉和五馬鎮,西與蘆廟鎮相鄰,交通便利,亳虞路、311國道橫貫其中。

全鎮轄11個行政村,173個自然村,轄區地勢平緩,自西北向東南微傾,地面高程一般在36.5—38.0之間。2017年,顏集鎮行政區域面積8370公頃,常住人口55249人。

地理環境


顏集鎮地處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年平均氣溫14.5度,年平均降水量821.3毫米,無霜期210天,年日照數2425.3小時,積溫達4769.6度,由於氣候具有過渡特徵,6—9月份年降水量約佔全年60%左右,季節降水分配不均,降水年際變化大,土壤主要以混合土和淤土為主,有部分鹽鹼土。
顏集鎮
顏集鎮

歷史


顏集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宋朝末期形勢動蕩,戰亂不斷,山東顏姓家族(傳說是顏回後代)為躲避戰亂,舉家數百人遷徙,原想遷至長江以南,因情況緊急,未能如願,至此地時,見此地民風淳樸,土地肥沃,逐定居於此,於是就形成了今天的顏集。顏集鎮自古就是兵家要地,抗日戰爭時期,著名抗日名將楊靖宇帶領當地群眾狠狠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為全國的勝利解放打下了基礎。
上世紀50—60年代,顏集鎮隸屬於顏樓區,后並於五馬區。1992年,五馬區調整行政區劃,撤區並鄉,把原來的顏集鄉與李集鄉合併成為顏集鄉,鄉址設在原顏集鄉所在地,全鄉土地面積87平方公里,人口約43000多人,耕地69127畝,主要經濟作物以辣椒、棉花、蔬菜為主,煙葉、瓜果為輔。
1995年7月,隨著顏集鄉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為增強區位優勢,經省民政廳批准,撤銷原顏集鄉,設立顏集鎮,鎮址設在顏集鄉原鄉址,轄28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2007年元月,顏集鎮重新調整行政村區劃,把原來27個村並成11個,分別是:
黃營行政村,轄10個自然村,村名為:黃營、侯庄、李庄、孫庄、楊庄、周庄、張閣、大朱庄、任庄、房庄;
郭橋行政村,轄12個自然村,分別是郭橋、杜樓、凡庄、夏李、李老家、吳庄、葛貝張庄、丁方寨、趙莊、張庄、丁里元、史庄;
丁橋行政村,轄14個自然村,分別是阮小廟、顏葛針園、東西顏、前阮庄、丁橋、王廟、孫庄、后阮庄、孫劉庄、孫塘、后曹、單劉、阮庄寨、趙莊;
顏集行政村,轄8個自然村,分別是南顏樓、常庄、顏集、小張園、顏后樓、楊營、鞭庄、崔庄;
李庄行政村,轄30個自然村,分別是朱庄、靳樓、張園、蘆園、魏庄、郭庄、前顏庄、顏劉庄、顏小庄、彭庄、李庄、小顏庄、王崗、小趙莊、小吳庄、顏珍庄、大閆、崔閆、劉屯、東西顏庄、陳樓、劉樓、代庄、黃庄、馬庄、郭庄、任庄、顏古庄、丁庄、趙莊;
李溝行政村,轄17個自然村,分別是凡庄、顏老莊、任樓、康三廟、董庄、肖窯、丁油房、李槽房、田莊、王樓、吳庄、前康、后康莊、顏樓、葛庄、袁庄、王橋;
李集行政村,轄21個自然村,分別是李集、薛園、顏庄、王莊、吳庄、丁雙、高庄、楊樓、付閣、劉庄、丁大樓、朱樓、丁河涯、丁小樓、前吳庄、后吳庄、來庄、徐閣、李樓、段暗樓、張庄;
曹寺行政村,轄18個自然村,分別是曹寺、李樓、東張庄、西張庄、申庄、支樓、彭庄、侯樓、彭小庄、溫集、崔庄、羅樓、羅小庄、羅園、彭小樓、王莊、中東村、趙樓;
曹元行政村,轄15個自然村,牛庄、劉路口、陳樓、曹元、叢庄、卞莊戶、卞小庄、卞樓、曹庄、李教門樓、段前湖、段后湖、段菜園、李開庄、王閣;
段老家行政村,轄12個自然村,分別是段樓、郝樓、段河涯、任小樓、李曹房、段老家、大徐、小李庄、段木元、任竹園、姚庄、段大庄;
趙莊寺行政村,轄16個自然村,分別是趙莊寺、李庄、徐寨、楊庄、王莊、前史窯、后史窯、任大庄、張大庄、靳庄、后顏庄、張劉庄、陳古樓、前徐、史曹房、前劉。

經濟


顏集鎮境內地勢較為平坦,地面坡降約萬分之一,土壤有沙壤土、混合土、淤土。氣候條件比較優越,屬溫帶半濕潤地區,土地肥沃,適宜種植一年兩熟以上作物。農業生產以種植作物為主,有小麥、大豆、玉米等。油料作物有芝麻、油菜、花生等。境內有武家河、楊河、包河等三大河流穿過,另有朱黃溝、瘦馬溝、友誼溝、張王溝、小渾河、擋馬溝等十條大中溝,橫貫其中。
丁油坊辣椒
丁油坊辣椒
顏集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主要經濟作物以辣椒、棉花、黃瓜、多苔韭菜、藥材為主,其中,顏集辣椒久負盛名,有“顏集辣椒,辣天下”之美譽。近一時期以來,特別是以鎮委書記吳建華為首的新一屆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鎮黨委、政府一班人,以紮實苦幹的作風,敢為人先的超常戰略,充分利用區位和資源優勢,緊緊依託市場,加大工業園區建設。已形成二大品牌(李集辣椒、丁雙苔韭),三大產業(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畜禽養殖)四大基地(丁油坊辣椒和棉花、后樓、后湖大棚蔬菜、王莊西芹、李溝優質小麥)的良好發展格局。

文化


亳州顏集鎮中堂書寫進農家
1月2日上午,譙城區顏集鎮舉辦書香村居讀書心得交流及書香村居掛中堂書寫活動。這次活動首先由在書香村居讀書活動中推選的部分代表交流了各自的讀書經驗和讀書心得,接著舉行現場書寫中堂活動。這次中堂書寫活動邀請了老子書社近十位德高望重、書藝精湛的書畫家及本鎮多名書法愛好者,相聚一堂,共同切磋書藝,書寫以法律法規、習近平著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國學經典為內容的中堂近百幅。這些中堂書法作品內容積極向上,楷行隸草俱全,藝術風格各異,讓每位觀者受到心靈的洗滌。
這次活動,將書寫中堂100幅,由鎮文化站統一裝裱后,免費分送到全鎮100個家庭,讓他們分享到一份特殊的文化大餐,以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共同打造書香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