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群島
西南太平洋的島群
俾斯麥群島(Bismarck Archipelaago)是西南太平洋的島群。散布在新幾內亞島東北面的赤道南側,介於南緯1°~7°與東經146°~154°之間的俾斯麥海海域。包括新不列顛島、新愛爾蘭島、新漢諾威島、阿德默勒爾蒂群島等約200多個大小島嶼。為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屬島。總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
俾斯麥群島(Bismarck Archipelaago)總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人口31.4萬(1980),主要為美拉尼西亞人和巴布亞人,在較大港口城市有少數華人和歐洲人。行政中心為新不列顛島東北的拉包爾。群島中大島地形崎嶇多山,有許多活火山;小島由火山或珊瑚礁形成。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土壤肥沃,植被茂密。1884年被德國佔領,成為德屬新幾內亞的一部分,並採用當時德國首相俾斯麥名字命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澳大利亞佔領,戰後成為澳大利亞的委任統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日本侵佔,戰後轉為澳大利亞託管地新幾內亞的一部分。現為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屬島。分設有東新不列顛、西新不列顛、新愛爾蘭和馬努斯 4個省區。
在徠經濟上,除在少數港口城市具有中小型的椰干、可可、木材、水產及手工藝品等出口加工廠外,大部分從事農業和漁業為生。產甘薯、玉米、椰子、木材、珍珠等。輸出椰乾和可可。
主要港口除拉包爾,在新不列顛島東北部;還有新愛爾蘭島西北端的卡維恩和馬努斯島東北部的洛倫高。
俾斯麥群島很早便已有人居住,1616年荷蘭人Willem Schouten航行至此,但長久以來並無太多歐洲國家對其感興趣。1884年,德國宣布佔領該群島,並以其首相奧托·馮·俾斯麥之名為其命名。一戰爆發后,澳大利亞軍隊佔領該群島。戰後國聯將該群島連同其他德屬新幾內亞領地一道交於澳大利亞委任統治。
二戰期間,日本於1942年初進佔俾斯麥群島,並將拉包爾(科科波附近的原群島最大城市)建設成為其在南太平洋最重要的海空軍基地,部署有第17軍,並計劃以此為跳板進攻莫爾茲比港和斐濟、薩摩亞等地,切斷澳大利亞與美國的聯繫。但由於在瓜達爾卡納爾戰役中日軍遭到慘重損失,該計劃並未實現。1943年底,美軍在新不列顛島登陸成功,次年包圍拉包爾,但是日軍仍然堅守,直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方才向美軍投降。
戰後,該群島重歸澳大利亞統治,直到巴布亞紐幾內亞於1975年獨立。1994年,新不列顛島發生大規模火山噴發,拉包爾城西部被毀,大部分居民移居科科波。
俾斯麥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