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

第一顆亞洲人發現的小行星

1928年11月22日,旅居美國的學者張鈺哲在美國發現了一顆舊星空圖上沒有的小行星,臨時編號1928UF.最後證實,這是一顆從未被人發現的小行星,這是第一顆亞洲人發現的小行星。

發現過程


張鈺哲在美國發現的這顆小行星,由於當時沒有較大的天文望遠鏡來做長期跟蹤觀測,後來便一直沒有找到它的下落,僅作為似曾相識的小行星留在人們的腦海里。1949年後,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員在張鈺哲台長的指導下,堅持不懈地開展小行星的觀測工作,終於在1957年10月30日,從萬千繁星中找到一顆與1928UF軌道相似的小行星,正式編號1125,並命名為“中華”。
以後,該天文台又觀測到800多顆新的小行星,其中40多顆獲得了正式編號,並被賦予富有中國特色的名字,如1125中華、1802張衡、1888祖沖之、2045北京、2078南京小行星等。1978年,國際小行星組織為表彰張鈺哲的傑出貢獻,決定把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台於1976年發現的一顆正式編號為2051的小行星命名為“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