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飛鳥·魚

1997年齊豫發行專輯

《駱駝·飛鳥·魚》是由台灣歌手齊豫演唱及製作的個人中文專輯,1997年在台灣滾石唱片旗下發行,共收錄了12首歌曲。這也是齊豫製作的最後一張國語流行音樂專輯。

1998年,齊豫憑藉《駱駝·飛鳥·魚》榮獲第九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專輯主打歌之一《幸福》獲選為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1997年度十大最佳單曲”獎。另一首主打歌《飛鳥與魚》音樂錄影帶,獲1999年華人衛視音樂台“年度影音大獎” 。2009年《駱駝·飛鳥·魚》獲選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編纂的《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 。

創作背景


《駱駝·飛鳥·魚》是齊豫繼1988年發行《有沒有這種說法》后的又一張原創中文作品專輯。專輯由齊豫親自製作,九年的醞釀,三年的錄製。專輯中的歌曲《飛鳥與魚》、《覺:(遙寄林覺民)》、《有·沒有》、《幸福》、《四十個無親無故的年頭》均由齊豫自己填詞,除了個人的生活經驗之外,還融入了更廣闊的歷史和人文情懷在其中。十二首歌,分別留了位子給她的父母、孩子、她愛的人、她的敵人、她自己以及聽眾。
專輯命名為《駱駝·飛鳥·魚》,有三個主打的意象:駱駝、飛鳥、魚,分別在《飛鳥與魚》和《哭泣的駱駝》這兩首歌曲中。飛鳥與魚的戀情描繪的是齊豫自己絕望的愛情感受,都是慾望惹的禍。《哭泣的駱駝》似是另外一種飛鳥和魚的宿命,愛太難,選擇逃脫,選擇流浪,選擇遺忘,索性都變成淘汰了淚腺的駱駝。
《覺:(遙寄林覺民)》是根據革命烈士林覺民寫給陳意映的《與妻書》,齊豫模擬陳意映的語氣給的回信。《女人與小孩》這首詞原本也不是為她女兒而寫,齊豫喜歡李格弟寫的“男人與狗”詞體,腦筋一轉,叫她改寫成了“女人與小孩”。再一次宣揚兩代之間不是與生的相互屬於,而是短暫的扶持與擁有。
除了齊豫,參與到專輯創作中的音樂人陣容還包括:李泰祥、李泰銘、塗惠元許常德黃舒駿、薜忠銘、郭子、林夕、李格弟、江建民以及齊秦等。

專輯曲目


​序號​曲名​作詞​作曲
​1​《飛鳥與魚​齊豫​齊秦
​2​《覺:(遙寄林覺民)》​齊豫,許常德​郭子
​3​《有·沒有》​齊豫​齊秦
​4​《既然你問起》​李格弟​李泰祥
​5​《女人與小孩Ⅰ》​李格弟伍佰
​6​《話題》​黃舒駿​黃舒俊
​7​《哭泣的駱駝》​許常德​郭子
​8​《幸福》​齊豫​薛忠銘
​9​《懶洋洋》​林夕​陳偉 
10《四十個無親無故的年頭》齊豫李泰銘
11《嘆息瓶》李格弟李泰祥
12《女人與小孩Ⅱ》李格弟伍佰
以上參考

專輯鑒賞


《駱駝·飛鳥·魚》是由齊豫完全自主的唱片,她在曲風上求色彩豐富,就像她在生活里力保彈性,避免僵化;在唱腔上求多變但準確,如同她與人的關係,不冷不熱;而在詞意上的力求有物,是映證她最深層嚴肅的本性。齊豫在這裡擺脫了李泰祥時期的影子,社稷蒼生、愛恨情仇都列入歌詠的範疇,超然、悲憫、大氣,俯瞰眾生,反映在作品里的是更多的人世包容及生命關懷。齊豫的歌聲不需穿林渡水,也自是婉轉悠揚,一曲曲都是天籟。主打歌《飛鳥與魚》,齊豫寫的詞有著詩一般的意境。歌曲以簡單的吉他和弦為主,電子樂器做出的效果聲貫穿其中,在間奏與高潮部分則充分運用了背景和聲。可以說是華語樂壇的一張極具文藝氣息的專輯。
《話題》唱出“沉默”之下所隱含的生命。《哭泣的駱駝》唱出淘汰了淚腺的駱駝身處沙漠中的無力與彷徨,空闊、遼遠、蒼茫、舉棋不定。緊接著以說唱風格調侃俗世中得來不易的《幸福》婚姻法則,以《懶洋洋》的荒蕪前奏來引領可以懶得吃,懶得賺錢,但不能懶得愛的人生心節奏。《四十個無親無故的年頭》的背景是齊豫的父母從東北背井離鄉遠赴台灣島40年來的無親無依,齊豫感謝李泰銘在旋律與編曲上給了她要的那種戰火蒼茫、人力無法回天的渺小與碩大共存之感。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名稱獲獎方
1998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最佳單曲《幸福》 
1998第九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齊豫 
1999華人衛視音樂台“年度影音大獎”《飛鳥與魚》 
2009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駱駝·飛鳥·魚》

發行信息


發行時間發行公司
1997年12月9日由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發行
2009年12月21日由廣東星外星唱片再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