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三都

墮三都

墮三都,是指春秋時期魯國孔子執政期間,墮毀三桓(魯國公族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私邑的歷史事件。

按照周禮,天子、諸侯、大夫築城的高度、廣度都有定製。春秋中期以後,魯國政權不斷下移,被稱作“三桓”的叔孫氏、季孫氏、孟孫氏三族之家臣勢力漸強,經常以下犯上,侵凌“三桓”,甚至越過“三桓”而干預國政,或以其控制之邑為據點發動叛亂。而當時“三桓”已控制不了他們的私邑,為他們的家臣邑宰所盤據。魯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魯國的大司寇兼攝相事,為了加強君權,為防止家臣據“三桓”之私邑反叛,這年夏天,建議魯定公拆毀“三桓”私邑郈、費、郕。

起初,季孫斯和叔孫州仇、仲孫何忌想要抑制家臣勢力,也支持墮三都。叔孫氏先墮毀郈邑。費邑宰公山不狃(也作弗擾、不擾)起兵反魯,率軍攻入魯國國都曲阜,魯定公和季孫斯(季桓子)、仲孫何忌(孟懿子)和叔孫州仇(叔孫武叔)躲在季氏之宮,武子之台。孔子派申句須、樂頎率軍擊敗弗擾,弗擾逃到齊國。

後來齊國軍隊守在了魯國邊境,坐等魯定公帶軍隊去推掉最後一位國相的城牆,齊國就會攻進首都來。而郕邑宰公斂處父反對墮毀郕邑,使三桓開始反對墮三都。墮三都行動就此半途而廢,同時也暴露出孔子和三桓成為了敵人,孔子不得不中斷仕途和救國理想,與弟子們踏上了周遊列國的道路。

參與者


《孔子》中季孫斯和叔孫武討論墮三都的問題
《孔子》中季孫斯和叔孫武討論墮三都的問題
1.孔子,氏孔,名丘。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2.魯定公,魯國國君,姓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庶弟,繼昭公而立,公元前509年—前495年在位。
3.季孫斯,姓季孫,名斯。當時的季孫氏。謚桓,史稱"季桓子"。
4.孟孫何,姓孟孫,名何忌。當時的孟孫氏。
5.叔孫武,姓叔孫,名州仇。又名武聖,尊稱為叔孫武叔。當時的叔孫氏。

背景


墮三都的"墮",通“隳”(huī ),意為毀壞城牆。三都是季孫氏的費邑(今山東費縣西北)、孟孫氏的郕邑(今山東寧陽東北)、叔孫氏的郈邑(今山東東平東南)。
魯僖公元年(前659年)冬,季友率師打敗了莒國軍隊,俘虜了莒侯之弟。由於季友對魯國王室忠心耿耿,為維護魯國的安定做出了貢獻,魯僖公便把汶水北面的土地及費這個地方賜給了季友,並命季氏世代為上卿。從此,費地成為季氏的私邑。以後,僖公又封慶父的後代為孟孫氏,封邑在郕(今寧陽縣東北)。封叔牙的後代為叔孫氏,封邑在郈(今東平縣南)。季孫、叔孫、孟孫三家世代為魯大夫,共執國政。因三家同為魯桓公之後,史稱"三桓"。三桓中以季孫氏勢力最大,私屬甲士達七千餘人。
周朝為了防範貴族諸侯日後造反,規定他們的私邑城牆不得超過18尺。但是,春秋晚期魯國中的三位國相“三桓”(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掌控國家大勢,不理這條規定,別築有城邑作為統治中心。隨著三桓的強大,三桓的家臣逐漸掌權,常依據城邑發動叛亂。當時,季孫氏是新興地主階級的代表,在季孫氏治理下的費地,生產關係相對進步,經濟日益繁榮。前566年,即魯襄公七年春天,費邑宰(長官)南遺為季孫氏築費城(舊址在今上冶古城一帶),此時,季友玄孫季武子執政。同時,叔孫氏築郈城,孟孫氏築郕城,三城規模超過百雉(方丈為堵,三堵為雉,百雉為城),擬於國都。60餘年後,孔子弟子仲由為季氏宰(家臣),孔子任魯國司寇。孔子主張集權於公室,命令魯國人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三家邑城過百雉,違反了周禮,不利於周王室的統治。孔子為了加強魯君的權力,削弱三桓勢力,聯手魯定公開始了“隳三都”行動,也就是推掉三桓家裡多出18尺的城牆部分,籍此打擊三家近於失控的家臣勢力,這個自然是受季孫氏、孟孫氏所歡迎的。
魯定公十二年(前498),孔子的弟子子路去奉命毀三家之都城。

評價


孔子以抑制家臣為名,行強公室,抑三卿之實。這樣以來,家臣勢力固然被打擊,但勢必又削弱了三家做為卿大夫的自身勢力,因“投鼠”不能“忌器”,這種有利於鞏固國君地位的“一石二鳥”之策,總因三家,即“三桓”的半心半意而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