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船閘
世界上最大的船閘
三峽雙線五級船閘,規模舉世無雙,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閘。它全長6.4公里,其中船閘主體部分1.6公里,引航道4.8公里。船閘的水位落差之大,堪稱世界之最。三峽大壩壩前正常蓄水位為海拔175米高程,而壩下通航最低水位62米高程,這就是說,船閘上下落差達113米,船舶通過船閘要翻越40層樓房的高度。已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二大的船閘世界紀錄。(現記錄已被國內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船閘突破)此前,世界水位落差最大的船閘也只有68米。
據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2016年1月6日消息,2015年三峽船閘客貨通過量達到1.196億噸,較2014年增加約30萬噸,再創新高,其中貨物通過量1.106億噸,過閘客船摺合900萬噸。
世界上最大的船閘
建造難度世界第一。為建船閘,建設者們削平了18座山頭,硬是在壩區左岸山崗中劈出一條道來,這在世界水利建設中是一道難題。
天下第一門
永久船閘共有24扇人字閘門。三分之二的人字門高36.75米,寬20.2米,厚3米,重達850噸,面積接近兩個籃球場,其外形與重量均為世界之最,號稱“天下第一門”。
基礎開挖最深
三峽船閘的開挖邊坡最大高度達170米,是世界船閘開挖邊坡高度之最。
世界船閘襯砌式結構高度之最
三峽船閘為與岩體共同工作的薄襯砌結構,結構最大高度達70米,是世界船閘襯砌式結構高度之最。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完全是中國人自己製造的,而且製造水平相當高,不僅開關自如,還滴水不漏。
世界級技術難題
三峽船閘
船閘級數之最
葛洲壩船閘是一級船閘,三峽船閘是五級船閘,為目前全球級數最多的船閘。
水頭:葛洲壩船閘的最大水頭為27米,而三峽船閘的總水頭為113米,單級最大工作水頭45.2米,無論總水頭還是單級水頭都比葛洲壩船閘大,為目前世界船閘中“水頭之最”。
閘門大小和重量
葛洲壩閘人字門最大高度為34.5米,重為600噸,而三峽船閘人字門最大高度38.5米,人字門最大單扇門重850噸,是當今的“世界之最”。
基礎開挖深度
葛洲壩船閘的開挖深度很小,三峽船閘的開挖邊坡最大高度達170米。
船閘的結構形式
葛洲壩船閘為重力式結構,三峽船閘為與岩體共同工作的薄襯砌結構,結構最大高度達70米。兩者的相同點也不少。比如,兩個船閘的設計建設者一樣,都是由長江委設計的,施工的也是我們中國人;都建在長江主幹道上,兩者相距僅約40公里;都是承擔客貨船的通航,兩個船閘通過的最大船隊都是1.2萬噸級,兩個船閘每年單向通過能力都是5000萬噸,兩線船閘的閘室有效尺寸與葛洲壩工程的1號和2號船閘相同;在建的三峽一級垂直升船機承船廂有效尺寸與葛洲壩工程3號閘相同;兩個船閘運行的基本原理一樣。川江水運步入黃金時代6月16日,三峽船閘試通航后,川江航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刻,航運效益將大大超過天然航道時期,原來灘險水急的川江航道就此步入百舸爭流的時代,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三峽工程完全建成后,長江的航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水庫回水至重慶豐都,從宜昌至重慶660公里長江航道中139處急流、險灘、淺灘淹沒水中,可以使如今只能行駛3000噸級船隊提高到萬噸級,從上海長江口直達重慶,而長江的單向年通航能力也可從原來約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其運輸成本則比以前減少35%—37%。三峽天塹變成坦途后,船舶的運行周期大大縮短,宜昌至重慶的深水航道,可就是水上“高速公路”了,航行時間比天然河道可節省6至8個小時。同時,蓄水通航后,庫區港口水域寬闊,碼頭條件優越,船舶航行條件極大改善,將使運輸船隊有條件擴大規模、加大載量,有利於船型、船隊向標準化、大型化方向發展,給長江水上運輸的結構性優化調整提供了契機。三峽船閘試通航將成為長江航運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戰爭襲擊生化防備
三峽工程的防護歷來為三峽工程方案研究所重視,六十年代初中國第一個原子彈試驗時,大壩模型就參加了核試驗,所以核戰爭對大壩的破壞是無疑的,前期也曾研究過地下方案,但投資過於巨大,無法實施,長江委曾做過潰壩試驗研究,對三峽大壩因戰爭潰壩的損失有正確估計,由於西陵峽下段對潰壩后流量的制約,戰爭原因的潰壩將不致影響江漢平原,損失是局部的,當下的防護由總參專家參加論證,認為如今戰爭是有預兆的,可以採取預泄的辦法,在戰爭發生前將三峽水位下泄到安全水位。在反恐方面,有關部門正在研究。三峽這麼大的工程,一旦被襲擊,雖然對大壩威脅不大,但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失。三峽庫區奉節縣在1942年抗日戰爭期間曾經發生過炭疽病,在搬遷過程中,中央派出專家在現場制定治理方案,有關物品都用火焚燒了。搬遷2個月以後又化驗周圍的環境,沒有查到任何炭疽病,因此是很安全的。
三峽船閘為什麼要分五級三峽船閘為五級船閘,這樣船隻通過最快也要大約2小時35分鐘,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上下游水位落差在幾米、十幾米左右的一般修築單級船閘就可以了。落差在20米以上的,以至於像三峽大壩113米的落差,就要考慮多級船閘。三峽船閘所選定的方案,是根據技術和施工難易、投資多少、運行與管理是否方便等諸多因素,作多種方案的比較后,確定將總設計水頭分為五級。
過閘方式
“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可以這樣形象地描繪船舶過大壩的兩種方式。“樓梯”是雙線五級船閘,“電梯”則是升船機。船舶如何穿越這座舉世無雙的“樓梯”?如,船從下游駛來,需過大壩上行,先將五閘室水位降到與下游水位一致,打開下閘門,船舶進入閘室;關閉下閘門,輸水系統充水抬高閘室水位,船舶隨閘室水位上升而上升,當水位與四閘室水位齊平時,打開五閘首人字閘門,船舶就好像爬過一級階梯,輕鬆駛入上一級閘室。如此上升,直至駛出一閘室,進入高峽平湖。如船舶是從上游往下遊走,過程正好相反。永久船閘的設計很科學,有兩條道,一邊上行,一邊下行,互不干擾,節省時間。過閘大約要兩個半小時。樞紐施工17年斷航僅67天在三峽工程長達17年的建設時間裡,除了斷航了67天客貨運輸需要翻壩之外,其餘的時間長江暢通無阻。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其他國家在內河上修建大規模水利樞紐時,一般都停止航運。修建葛洲壩工程時也斷航了8個月。那麼,五級船閘通航前,三峽工程是如何做到既不影響工程施工,又保證長江通航的呢?按照工程設計,根據三峽壩址地形和水文特性,制定了通航方案:一期工程建設期間,利用長江主河道通航;二期工程建設期間,利用導流明渠及臨時船閘共同配合通航;三期工程建設期間,利用永久船閘通航。在三峽工程二期建設的六年裡,臨時船閘與導流明渠配合,一左一右分佈在長江兩岸,成為三峽二期施工期間航運安全暢通的重要通道,共同攜手完成了三峽二期工程建設期間的通航任務。2002年11月6日,三峽導流明渠勝利實現截流。之後,臨時船閘成為“孤獨的天使”,獨立承擔其後五個多月的長江通航任務。從2003年4月10日開始,臨時船閘封閉停航,並將改建為三峽工程的沖砂閘。6月16日,長江三峽壩區封航67天的歷史終結。
從中國之最到世界之最
位於三峽工程下游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建設為三峽船閘的設計和施工作好了實戰準備。一個是當今的“世界之最”,一個是當時的“中國之最”。
18日,三峽工程最後的“謎底”即將揭曉!據三峽海事局航行通告,三峽升船機將於18日進入試通航階段,這意味著,以後船舶要翻越三峽大壩,可以“坐電梯”了!
“坐電梯”翻大壩技術、規模創世界之最
三峽升船機與三峽雙線五級船閘同為三峽工程通航建築物,具有提升高度大、提升重量大、上游通航水位變幅大、下游水位變化速率快的特點,是目前世界上技術難度和規模最大的升船機。
提升重量和高度均為世界之最
三峽升船機承船廂可載3000噸級船舶,最大爬升噸位達1.55萬噸,最大爬升高度113米。提升重量和高度,均為世界之最。
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
三峽升船機全線總長約5000米,船廂室段塔柱建築高度146米,最大提升高度為113米、最大提升重量超過1.55萬噸,承船廂長132米、寬23.4米、高10米,可提升3000噸級的船舶過壩。這些數據都顯示了三峽升船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升船機工程。
時間縮短
三峽升船機承載船型的設計定位主要適應3000噸級大型客輪、旅遊船,及部分運送鮮活快速物資貨船。運營后,這類船舶過壩時間將由現在通過永久船閘的3.5小時縮短為約40分鐘。投入運行后,三峽升船機將為客貨輪和特種船舶提供快速過壩通道。
貨船翻覆
10日晚21時35分,由南通開往重慶萬州的貨船“萬港698”上行駛向三峽北線船閘時,碰撞下游導航牆發生翻覆。事故發生后,三峽船閘現場工作人員當即發現險情,及時上報。三峽通航局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全力組織救助失事船舶,並對事故水域實施交通管制。三峽海事人員及時趕到現場,三峽武警消防、公安、120也迅速趕到,積極配合救援工作,迅速救起了6名船員。
而其他5名失蹤人員尚在繼續搜救中,失事船舶正在三峽海巡艇及社會救助船舶的綁縛下拖離航道,事故水域的交通管制將馬上撤除,船閘運行即將恢復。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針對媒體報道三峽船閘通過能力已飽和,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揚在昨日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通過三峽船閘的貨運量,已提前19年達到設計通過能力,三峽船閘已經處於飽和運行狀態。目前,國務院三峽辦正在牽頭組織開展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設,和葛洲壩樞紐船閘擴能前期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