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圍棋擂台賽

中國圍棋隊與日本圍棋隊進行的圍棋團體賽

中日圍棋擂台賽是由中國圍棋隊與日本圍棋隊各派若干名棋手,以擂台制形式舉行的圍棋團體賽。這是中國和國外開設的最早的圍棋對抗賽,由中國圍棋協會日本棋院和中國《新體育》雜誌社聯合舉辦,日本電器公司(NEC)贊助,因此也稱NEC杯中日圍棋擂台賽。

該賽事從1984年開始至1996年停辦,共進行了11屆,結果中國隊以7比4的總比分獲勝。該賽事對中國圍棋甚至世界圍棋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被認為是現代圍棋最成功的比賽之一。

賽事歷史


舉辦背景

第一屆中日圍棋擂台賽現場
第一屆中日圍棋擂台賽現場
中日圍棋擂台賽是於1984年10月由中日棋界共同倡導併發起的。當時,日本在世界圍棋領域中處於“龍頭老大”的地位。首屆中日圍棋擂台賽之前,日本《棋》周刊公布了一項民意測試,結果在三千多名投票者中,只有27個人認為中國隊會勝。而這27個人中24人是在日的中國留學生。即使在中國,《圍棋天地》雜誌公布的中國投票結果也只有20%的愛好者預測中國隊會勝。就整體實力而言,那時中國圍棋與日本圍棋相比,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從以往的戰績來看,中國僅有聶衛平一人對日本一流棋手成績稍好,但對當時日本棋壇的“超一流棋手”卻鮮有勝績。其他棋手雖偶有勝績,但離抗衡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在歷年的交流賽中,日本棋壇也已經感覺到了危機。在此背景下中日雙方決定組織圍棋擂台賽,這對於中國棋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紀念活動

2015年是中日圍棋擂台賽30周年。2015年8月7日至10日,由中國圍棋協會、《新財富》雜誌社主辦,中國上市公司發展聯盟協辦、江芮圍棋文化傳播公司承辦的中日圍棋擂台賽30周年紀念賽在浙江長興舉行。中方陣容為聶衛平、馬曉春、江鑄久、俞斌常昊;日方陣容為武宮正樹、小林覺山城宏、今村俊也、依田紀基。雙方對陣定為聶衛平對武宮正樹,馬曉春迎戰小林覺。除了個人的對抗賽,活動還安排中日棋手進行隊際賽的比賽。8月10日,紀念賽落幕。中國隊僅聶衛平擊敗武宮正樹,馬曉春、常昊、江鑄久、俞斌分別不敵小林覺、依田紀基、山城宏、今村俊也。最終,中日雙方總比分戰成1比4,中國隊落敗。在隊際賽中,由武宮正樹、今村俊也、小林覺/依田紀基(雙人)、山城宏依次出場的日本隊執白144手中盤擊敗由聶衛平、馬曉春、俞斌/常昊(雙人)、芮乃偉依次出場的中國隊。

賽事規則


中日圍棋擂台賽現場
中日圍棋擂台賽現場
中日圍棋擂台賽由中日雙方各派同樣數量的若干名棋手組成隊伍,兩隊各設一名主帥,採用打擂台的形式,決出最後的勝負。比賽事先排定棋手的上場順序(主帥最後上場),按順序對局,勝者坐擂,負方依次派遣棋手打擂,直至一方“主帥”被擊敗為止。比賽規定黑先貼五目半,時限每方3小時。

賽事數據


成績統計

1984年10月至1996年12月,中日圍棋擂台賽共進行了11屆,結果中國隊以7比4獲勝,總戰績71勝65負。
屆次時間勝方比分終結者
11984年10月16日—1985年11月20日中國8比7聶衛平
21986年3月1日—1987年4月30日中國9比8聶衛平
31987年5月2日—1988年3月14日中國9比8聶衛平
41988年3月27日—12月18日日本7比2羽根泰正
51989年5月16日—1990年7月1日中國8比3錢宇平
61991年3月3日—1992年3月30日日本8比7加藤正夫
71992年4月1日—1993年5月10日日本7比5淡路修三
81993年5月31日—12月8日日本7比3依田紀基
91994年3月23日—12月24日中國6比3曹大元
101995年4月17日—1996年3月30日中國7比5馬曉春
111996年5月30日—12月27日中國7比2常昊

歷屆比賽

第一屆
首屆中日圍棋擂台賽聶衛平勝藤澤秀行
首屆中日圍棋擂台賽聶衛平勝藤澤秀行
中方陣容:汪見虹、江鑄久、邵震中、錢宇平、曹大元、劉小光、馬曉春、聶衛平
日方陣容:依田紀基、小林覺、淡路修三、片岡聰、石田章、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澤秀行
第一局:依田紀基執白中盤勝汪見虹
第二局:江鑄久執白2目半勝依田紀基
第三局:江鑄久執黑中盤勝小林覺
第四局:江鑄久執白4目半勝淡路修三
第五局:江鑄久執黑中盤勝片岡聰
第六局:江鑄久執白中盤勝石田章
第七局:小林光一執白中盤勝江鑄久
第八局:小林光一執黑中盤勝邵震中
第九局:小林光一執白中盤勝錢宇平
第十局:小林光一執黑6目半勝曹大元
第十一局:小林光一執白半目勝劉小光
第十二局:小林光一執黑中盤勝馬曉春
第十三局:聶衛平執黑2目半勝小林光一
第十四局:聶衛平執白4目半勝加藤正夫
第十五局:聶衛平執黑3目半勝藤澤秀行
該屆擂台賽中國隊以8比7獲得了勝利。
第二屆
中方陣容:芮迺偉、張璇、錢宇平、邵震中、曹大元、江鑄久、劉小光、馬曉春、聶衛平
日方陣容:楠光子、森田道博、今村俊也、小林覺、片岡聰、山城宏、酒井猛、武宮正樹、大竹英雄
第一局:芮乃偉執黑中盤勝楠光子
第二局:芮乃偉執白中盤勝森田道博
第三局:今村俊也執白中盤勝芮乃偉
第四局:今村俊也執黑中盤勝張璇
第五局:錢宇平執黑中盤勝今村俊也
第六局:小林覺執黑中盤勝錢宇平
第七局:小林覺執白2目半勝邵震中
第八局:小林覺執黑中盤勝曹大元
第九局:小林覺執白中盤勝江鑄久
第十局:小林覺執黑中盤勝劉小光
第十一局:馬曉春執黑1目半勝小林覺
第十二局:片岡聰執黑1目半勝馬曉春
第十三局:聶衛平執黑中盤勝片岡聰
第十四局:聶衛平執白7目半勝山城宏
第十五局:聶衛平執黑5目半勝酒井猛
第十六局:聶衛平執白中盤勝武宮正樹
第十七局:聶衛平執黑2目半勝大竹英雄
該屆擂台賽中國隊以9比8獲得了勝利。
第三屆
中方陣容:楊暉、劉小光、王群、錢宇平、芮迺偉、江鑄久、曹大元、馬曉春、聶衛平
日方陣容:小川誠子、宮澤吾朗、石井邦生、小林覺、工藤紀夫、大平修三、山城宏、武宮正樹、加藤正夫
第一局:楊暉執黑中盤勝小川誠子
第二局:宮澤吾朗執黑中盤勝楊暉
第三局:劉小光執黑中盤勝宮澤吾朗
第四局:劉小光執白2目半勝石井邦生
第五局:劉小光執黑中盤勝小林覺
第六局:劉小光執白1目半勝工藤紀夫
第七局:大平修三執白半目勝劉小光
第八局:王群執白中盤勝大平修三
第九局:山城宏執白5目半勝王群
第十局:山城宏執黑中盤勝錢宇平
第十一局:山城宏執白中盤勝芮乃偉
第十二局:山城宏執黑中盤勝江鑄久
第十三局:山城宏執白5目半勝曹大元
第十四局:馬曉春執白中盤勝山城宏
第十五局:馬曉春執黑3目半勝武宮正樹
第十六局:加藤正夫執黑中盤勝馬曉春
第十七局:聶衛平執黑中盤勝加藤正夫
該屆擂台賽中國隊以9比8獲得了勝利。
第四屆
中方陣容:俞斌、陳臨新、王群、劉小光、江鑄久、馬曉春、聶衛平
日方陣容:依田紀基、淡路修三、羽根泰正、白石裕、大平修三、山城宏、武宮正樹
第一局:依田紀基執白中盤勝俞斌
第二局:依田紀基執黑7目半勝陳臨新
第三局:依田紀基執白中盤勝王群
第四局:依田紀基執黑半目勝劉小光
第五局:依田紀基執白中盤勝江鑄久
第六局:依田紀基執黑1目半勝馬曉春
第七局:聶衛平執黑6目半勝依田紀基
第八局:聶衛平執白6目半勝淡路修三
第九局:羽根泰正執白2目半勝聶衛平
該屆擂台賽日本隊以7比2獲得了勝利。
第五屆
中方陣容:楊士海、張文東、俞斌、錢宇平、江鑄久、劉小光、馬曉春、聶衛平
日方陣容:依田紀基、苑田勇一、羽根泰正、大平修三、山城宏、石田芳夫、坂田榮男、武宮正樹
第一局:楊士海執黑半目勝依田紀基
第二局:苑田勇一執黑中盤勝楊士海
第三局:張文東執黑中盤勝苑田勇一
第四局:張文東執白半目勝羽根泰正
第五局:張文東執黑中盤勝大平修三
第六局:山城宏執黑中盤勝張文東
第七局:俞斌執黑3目半勝山城宏
第八局:俞斌執白中盤勝石田芳夫
第九局:坂田榮男執白2目半勝俞斌
第十局:錢宇平執白4目半勝坂田榮男
第十一局:錢宇平執黑5目半勝武宮正樹
該屆擂台賽中國隊以8比3獲得了勝利。
第六屆
中方陣容:鄭弘、廖桂永、梁偉棠、張文東、陳臨新、俞斌、劉小光、聶衛平
日方陣容:小松英樹、小縣真樹、依田紀基、片岡聰、淡路修三、小林覺、羽根泰正、加藤正夫
第一局:鄭弘執黑中盤勝小松英樹
第二局:鄭弘執白半目勝小縣真樹
第三局:鄭弘執黑3目半勝依田紀基
第四局:片岡聰執黑3目半勝鄭弘
第五局:片岡聰執白2目半勝廖桂永
第六局:片岡聰執黑中盤勝梁偉棠
第七局:張文東執黑1目半勝片岡聰
第八局:淡路修三執黑半目勝張文東
第九局:淡路修三執白中盤勝陳臨新
第十局:俞斌執白中盤勝淡路修三
第十一局:小林覺執白4目半勝俞斌
第十二局:小林覺執黑5目半勝劉小光
第十三局:聶衛平執黑1目半勝小林覺
第十四局:聶衛平執白中盤勝羽根泰正
第十五局:加藤正夫執白中盤勝聶衛平
該屆擂台賽日本隊以8比7獲得了勝利。
第七屆
中方陣容:劉菁、吳肇毅、鄭弘、張文東、俞斌、馬曉春、聶衛平
日方陣容:小松英樹、依田紀基、小林覺、山城宏、片岡聰、淡路修三、大竹英雄
第一局:小松英樹執黑3目半勝劉菁
第二局:小松英樹執白中盤勝吳肇毅
第三局:鄭弘執白1目半勝小松英樹
第四局:依田紀基執白中盤勝鄭弘
第五局:依田紀基執黑中盤勝張文東
第六局:俞斌執黑11目半勝依田紀基
第七局:小林覺執黑中盤勝俞斌
第八局:馬曉春執黑7目半勝小林覺
第九局:馬曉春執白2目半勝山城宏
第十局:馬曉春執黑中盤勝片岡聰
第十一局:淡路修三執黑7目半勝馬曉春
第十二局:淡路修三執白半目勝聶衛平
該屆擂台賽日本隊以7比5獲得了勝利。
第八屆
中方陣容:周鶴洋邵煒剛汪見虹、張文東、陳臨新、馬曉春、聶衛平
日方陣容:加藤充志、結城聰、小松英樹、依田紀基、山城宏、淡路修三、武宮正樹
第一局:加藤充志執白中盤勝周鶴洋
第二局:加藤充志執黑3目半勝邵煒剛
第三局:加藤充志執白3目半勝汪見虹
第四局:加藤充志執黑11目半勝張文東
第五局:陳臨新執黑中盤勝加藤充志
第六局:陳臨新執白1目半勝結城聰
第七局:小松英樹執白中盤勝陳臨新
第八局:小松英樹執黑3目半勝馬曉春
第九局:聶衛平執黑5目半勝小松英樹
第十局:依田紀基執黑半目勝聶衛平
該屆擂台賽日本隊以7比3獲得了勝利。
第九屆
中方陣容:常昊、劉小光、陳臨新、曹大元、馬曉春、聶衛平
日方陣容:山田規三生、小松英樹、依田紀基、山城宏、片岡聰、加藤正夫
第一局:山田規三生執黑中盤勝常昊
第二局:劉小光執黑10目半勝山田規三生
第三局:劉小光執白中盤勝小松英樹
第四局:劉小光執黑中盤勝依田紀基
第五局:山城宏執黑3目半勝劉小光
第六局:山城宏執白4目半勝陳臨新
第七局:曹大元執白2目半勝山城宏
第八局:曹大元執黑中盤勝片岡聰
第九局:曹大元執白2目半勝加藤正夫
該屆擂台賽中國隊以6比3獲得了勝利。
第十屆
中方陣容:華學明、常昊、俞斌、劉小光、曹大元、馬曉春、聶衛平
日方陣容:加藤朋子、三村智保、森田道博、柳時熏、小林覺、林海峰、大竹英雄
第一局:華學明執白中盤勝加藤朋子
第二局:三村智保執白中盤勝華學明
第三局:常昊執白6目半勝三村智保
第四局:常昊執黑3目半勝森田道博
第五局:常昊執白中盤勝柳時熏
第六局:常昊執黑中盤勝小林覺
第七局:常昊執白中盤勝林海峰
第八局:大竹英雄執白中盤勝常昊
第九局:大竹英雄執黑中盤勝俞斌
第十局:大竹英雄執白中盤勝劉小光
第十一局:大竹英雄執黑中盤勝曹大元
第十二局:馬曉春執黑中盤勝大竹英雄
該屆擂台賽中國隊以7比5獲得了勝利。
第十一屆
中方陣容:豐雲、王磊、常昊、劉小光、張文東、曹大元、馬曉春
日方陣容:西田榮美、羽根直樹、王立誠、柳時熏、依田紀基、小林覺、大竹英雄
第一局:豐雲執黑中盤勝西田榮美
第二局:羽根直樹執黑中盤勝豐雲
第三局:羽根直樹執白2又1/4子勝王磊
第四局:常昊執白1又1/4子勝羽根直樹
第五局:常昊執黑4目半勝王立誠
第六局:常昊執白中盤勝柳時熏
第七局:常昊執黑2又3/4子勝依田紀基
第八局:常昊執白1目半勝小林覺
第九局:常昊執黑中盤勝大竹英雄
該屆擂台賽中國隊以7比2獲得勝利。

賽事影響


中日圍棋擂台賽是中日圍棋發展史乃至世界圍棋歷史上極具影響的賽事。在總共十一屆的中日圍棋擂台賽中,中國圍棋隊以7勝4負的總戰績壓倒日本圍棋隊,正式宣告了“日本圍棋不可戰勝”神話的破滅,也讓世界圍棋完成了從“日本一枝獨秀”到“世界多極化”的過渡。
中日圍棋擂台賽對於中國圍棋的發展更是極具意義,聶衛平在前三屆比賽中的神奇表演,讓圍棋從小眾運動中徹底解放出來,成為了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智力競技運動。通過中日圍棋擂台賽,中國棋手完成了從聶衛平到馬曉春再到常昊的歷史傳承,而這項賽事在場外更是為中國培養了數以千萬計的棋迷,而這一雄厚的棋迷群體在中國圍棋日後的發展中又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中國圍棋能夠有後來的輝煌,中日圍棋擂台賽功不可沒。
同時,由於中國棋手在中日圍棋擂台賽上的精彩表現,促使了世界圍棋大賽的誕生。當人們發現一直高人一等的日本圍棋已經遇到真正的對手時,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富士通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在1988年才應運而生。而在首屆應氏杯上韓國棋手曹薰鉉的奪冠,又引發了韓國圍棋空前的熱潮,圍棋逐漸進入“三國演弈”的時代,世界圍棋進入了全新的快速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