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貝雷帽的結果 展開
- 帽子一種樣式
- 車燈改裝品牌
貝雷帽
帽子一種樣式
貝雷帽,音譯自英語Beret,可能起源於15世紀法國西南部比利牛斯地區牧羊人佩戴的一種圓形無沿軟帽。後來發展成一款無檐軟質制式軍帽,通常作為一些國家軍隊的別動隊、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人員標誌,各國主要是在顏色上對不同的兵種予以區分。
20世紀80年代,貝雷帽開始成為美國一種街頭文化的標誌。21世紀,貝雷帽發展成帶有復古味道的單品。
貝雷帽、軍禮服
它的名字音譯自英語Beret。貝雷帽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紀,當時法國西南部的牧羊人曾經喜歡戴一種用棕色羊毛紡織出的圓形無沿軟帽。這種帽子戴在頭上可以遮風擋雨,脫下來可以擦汗,放在地上當坐墊。後來,法國和西班牙交界處的巴斯克人也開始戴這種帽子,並被人們稱作“巴斯克貝雷帽”。
而歷史上最早佩戴貝雷帽的軍隊是英國軍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派往歐洲大陸的遠征軍,就有部分官兵佩戴貝雷帽。但貝雷帽真正大放異彩,卻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當時,為了向法西斯佔領的歐洲大陸進行軍事滲透與破壞,英國開始組建特種作戰部隊。1940年第一個傘兵部隊成立。1942年英國又組建了空降特勤隊及皇家海軍陸戰隊特種舟艇部隊等。他們的服裝都以貝雷帽為最醒著的標誌,而貝雷帽顏色的不同又成為這些部隊的區分標誌。
美國陸軍貝雷帽
戴藍色貝雷帽中國維和部隊
紅色貝雷帽
英軍“紅魔鬼”部隊英軍皇家陸軍第五空中機動旅的官兵都戴著一頂紅色貝雷帽,所以人們稱其為“紅魔鬼”部隊。該部隊的主要任務為“迅速在海外執行各種應急作戰任務”。它的前鋒部隊是其傘兵團,該團是英國陸軍之最精銳部隊,也是世界上職業化素質較高的部隊之一。凡進入傘兵團的新兵,都要在16周的基礎訓練中完成從氣球上跳傘。
繼英國之後,1942年7月,美國組建了一支以綠色貝雷帽為標誌服飾的特種部隊。此後,許多國家的不同特種部隊都採取佩戴不同顏色貝雷帽的方式來區分。貝雷帽為一種扁平無沿軟質制式軍帽,通常作為一些國家軍隊的假想敵部隊、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人員標誌。貝雷帽具有方便摺疊、不怕擠壓、容易攜帶、美觀...等優點,還可從外覆套鋼盔。著名的將領蒙哥馬利元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經常戴著貝雷帽,而且還與眾不同地戴著將軍和裝甲兵兩種帽徽。一些國家主要是在顏色上對不同的兵種予以區分。如美軍的假想敵部隊戴黑色貝雷帽,特種部隊戴綠色貝雷帽,空降部隊戴紅色貝雷帽。各兵種的貝雷帽除顏色不同外,款式都相同,均屬軍方制式統一品。
綠色貝雷帽
俄羅斯反恐機構的士兵在莫斯科巴拉希哈附近的一個地點參加一年一度的獲取栗色貝雷帽的考試。
栗色貝雷帽
一年一度的“栗色貝雷帽”選拔賽,是俄羅斯特種兵們除戰爭以外最大的事。由於特種部隊的保密特性,“栗色貝雷帽”到底如何選拔一直是外界極為關心的話題。最近俄羅斯媒體首次披露了這一內幕:“栗色貝雷帽”是如何煉成的。
破天荒哥倆雙雙戴上“栗色貝雷帽”
在俄羅斯內衛部隊的“羅斯”特種部隊官兵中間,有這樣一句響亮的口號:“如果參軍就要做一名真正的軍人。”這也是博洛托夫兩兄弟——謝爾蓋·博洛托夫、葉夫根尼·博洛托夫的座右銘。
在2005年5月13日俄羅斯舉行的“栗色貝雷帽”配戴資格考試中,兄弟倆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他們雙雙取得了優異成績,最終拿到了每個特種兵夢寐以求、象徵特種部隊最高職業水平的“栗色貝雷帽”!
博洛托夫兄弟曾在阿爾泰邊疆區服役。還是在中學的時候,他們就聽說了著名的“羅斯”和“勇士”特警隊,並且一直希望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入伍之後,兄弟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開始了不懈的努力。首先,他們苦練基本功,打下了堅實的身體素質和戰鬥準備基礎。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如願地成為特種部隊的一員。半年之後,兄弟倆又有了新的想法:應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於是,他們將目標瞄準了“栗色貝雷帽”。
在經過刻苦訓練和精心準備之後,決戰的時刻終於到來。5月13日,“羅斯”特種部隊爭取配戴“栗色貝雷帽”春季考試在莫斯科郊區巴拉希哈拉開帷幕。從92位報名者中挑選出的39名特種隊員為了贏得象徵榮譽與專業水準的“栗色貝雷帽”,在“戰場”上忘我搏殺。
在進行完負重20公斤12公里越野跑、翻越障礙、超級技巧和射擊技能展示、強攻奪取建築物等考核項目后,只剩下了15名特種隊員。而最後一項考驗——殘酷的12分鐘徒手格鬥又將8名選手淘汰出局。最終,包括博洛托夫兄弟在內,只有7名“遍體鱗傷”的特種隊員站到了勝利的領獎台前。在接過神聖的“栗色貝雷帽”之時,7名特種隊員眼裡都流出了幸福的淚水。
而在那些未能最後通過考試的隊員眼裡,閃爍著的則是羨慕的目光。他們在心中發誓:下一次再來!
溯根源“栗色貝雷帽”受美特種兵啟發
俄羅斯“栗色貝雷帽”的誕生,與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關係密切。當時,為了確保奧運會的安全,蘇聯政府1978年下令在內衛部隊捷爾任斯基師組建了一個特別訓練連,此後,經過選拔組建了著名的“勇士”特種部隊。
設立“栗色貝雷帽”考試的想法,出自“勇士”特種部隊前指揮官、獲得過“俄羅斯英雄”稱號的謝爾蓋·雷休科。當時,他受到一位美國前特種兵米羅什·薩布的回憶錄《“阿爾法”命令》一書的啟發。作者在書中指出:在美國特種部隊中任何時候任何事物都不是輕易得到的,如果想要獲得標誌性的“綠色貝雷帽”,必須經過非常殘酷的訓練,要付出汗水、甚至是鮮血。
看過這部作品之後,雷休科深受震撼,併產生了在自己領導的部隊中設立“栗色貝雷帽”考試的想法。按照他的構想,“栗色貝雷帽”不只是一種衣裝,它代表著特種部隊的最高職業水準。
1988年,雷休科的想法得到了他的朋友維克托·普季洛夫的支持。兩人一起編寫了特種兵身體素質及戰術養成考試通過條件。直到現在,這些考試條件仍在俄羅斯特種部隊中實行,其內容只作過很小的改動。
1993年5月31日,時任俄羅斯內衛部隊司令的阿納托利·庫利科夫簽署命令,批准了《內衛官兵獲得“栗色貝雷帽”稱號專業考試條例》。“栗色貝雷帽”正式成為代表俄羅斯特種部隊最高職業水準的標誌。
難過關訓練和考試堪稱“魔鬼式”
正因為“栗色貝雷帽”是俄羅斯特種部隊和快速反應部隊最高榮譽的象徵,所以只有那些具有最出色的專業水平、最強壯的體魄和最好的心理狀態的特種兵才有可能獲得配戴“栗色貝雷帽”的殊榮。
“栗色貝雷帽”的選拔以其科目極端困難、要求極其嚴格而著稱。要想博得“栗色貝雷帽”,必須通過特種兵考試。這種考試每年舉行兩次,一次在春季,一次在秋季。有幸參加考試的人將面臨3個階段的殘酷競爭。競賽的第一階段由10公里以上越野跑、短跑衝刺、翻越障礙和超級特技4個部分組成,主要是要考核特種兵的身體素質。
越野跑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參賽者要背負幾十公斤的裝備、在溝壑縱橫的複雜地形狂奔十幾公里,其間需要克服重重困難。首先,他們需要穿過長距離障礙區:或是翻越水上障礙,趟過腐臭的齊腰深的泥沼;或是頭戴防毒面具加速穿過“污染區”……
在此之後,等待著應試者的是新的難題——越過各種各樣的特別障礙區,其中包括危險四伏的布雷區、方向難辨的濃煙區、炙熱難熬的烈火區。有些時候,這些地段的半空中還會懸掛重型運輸輪胎。它們在濃煙和熱火之中擺來擺去,不時地向特種兵的頭上、腿上、胳膊和軀幹上撞去……
在10多公里艱難歷程中,參賽者還要不時地匍匐或跳躍前進,以避開考官們真槍實彈的射擊。同時,在整個越野過程中,一個特別小組始終跟隨在應試者身邊施加“心理壓力”——不時地向他們身上倒泥倒水,甚至向他們的腳下投擲爆炸物!
完成越野跑之後,緊接著就是短跑衝刺;此後還要翻越各種障礙、演練超級特技。只有獲得全優的人才有機會進入下一輪考試。
第一階段結束之後,應試隊員將馬不停蹄地投入到第二階段考試中,向主考官展示自己的戰鬥技能,使用反坦克火箭筒、榴彈炮、機槍、自動步槍、手槍、狙擊槍等射擊武器,迅速而準確地擊中目標。
射擊結束之後,身心疲憊的特種兵們會接到新的命令,投入到“解救人質”的強攻行動中。此後,特種隊員要跑到一個放置無線電台零件的桌前,迅速將其組裝起來,並與指揮部取得聯繫,報告自己已經完成指定任務。
相對而言,第二階段是最為“輕鬆”的,第三階段則最為沉重。由於第三階段一共持續12分鐘,參賽選手也因此將其稱為“地獄12分鐘”。在這12分鐘里,他們將分4輪,按照每輪3分鐘,同4位對手展開徒手格鬥。這4位對手可不是等閑之輩。他們不但精力充沛,而且全部是“栗色貝雷帽”的擁有者!
格鬥中沒有其他更多的禁忌。這12分鐘是異常慘烈的激戰,其結果更是令人慘不忍睹,打掉牙齒、弄折肋骨、鼻青臉腫……這些都只是小菜一碟。
在通過這些殘酷的考驗之後,那些最出色的特種兵將得到最高的獎賞,那就是曾令他們望眼欲穿的“栗色貝雷帽”。在授獎儀式上,通過考試的軍人單膝跪地,從頭上取下原來的綠色貝雷帽,然後深情地親吻得來不易的“栗色貝雷帽”。起身之後,他們將宣誓:“為祖國服務!為特種部隊服務!”
重品格犯錯誤會被剝奪“栗色貝雷帽”
然而,奪得“栗色貝雷帽”之後並非可以就此一勞永逸。特種部隊每個規模較大的分隊都設有“栗色貝雷帽”委員會。它可以對那些犯了某些錯誤和惡行的“栗色貝雷帽”隊員進行處分,直至剝奪其配戴“栗色貝雷帽”的資格。在這些惡行當中,最嚴重的是和戰友或者兄弟部隊的軍人打架鬥毆。
除了內衛部隊特種部隊成員之外,內務部下屬的其他一些精英部隊,如莫斯科內務總局特警隊、執法總局“火炬”特警隊和個別快速反應部隊、特警隊成員也可以參加“栗色貝雷帽”考試。
藍色貝雷帽(2)
蘇聯軍隊在1981年正式將藍色貝雷帽作為蘇軍空降兵的制式軍帽,但其帽型與西方截然不同,其帽頂極其巨大,以顯示出蘇聯軍人的威武,那個時代的蘇聯軍帽普遍帽頂極大,但只適合人高馬大的蘇聯士兵,不適用於亞洲、非洲人種。
格式貝雷帽
由於這支部隊擔負的任務特殊,因而對人員素質的要求非常嚴格。入選的基本條件必須是在軍中服役滿3年,具有高中或大學文化程度,並已取得空降合格證書的優秀士兵。
訓練由三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教授特種部隊的基本技巧,關於偵察、生存、航海術與肉體耐力。“綠色貝雷帽”裁定那些通過這階段的人皆為候選人。第二階段:包括教育程序、戰鬥工程、外國武器的使用和專家化職務如醫療和通訊訓練。第三階段:將理論付諸實行,在北卡羅來納州的烏威利國家森林進行一次非常逼真的游擊戰演習。
經過艱苦而嚴格的訓練,該部隊具有很強的獨立作戰能力。官兵個人作戰技能高超,能在30秒鐘內打倒敵人。別動隊員會講多種語言,全部了解東、西方和第三世界生產的各種新、舊武器,每人能操作85種左右。他們都是步兵戰術的專家,精於伏擊、誘拐、暗殺、爆破等,並具有在敵占區和惡劣條件下生存的能力。不論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任何環境下,都能夠進行空降、潛水,從事山地戰、叢林戰、沙漠戰、滑雪戰和游擊戰等特種作戰。
處於敵方境內時,除了標準的美國陸軍步兵武器外,特種部隊總是使用那些他們的潛在敵人“無從辨識”的武器。其範圍包括古斯塔夫衝鋒槍、麥德森衝鋒槍甚至前德國納粹陸軍使用的MP40衝鋒槍,另外還有前蘇聯的武器。現在已淘汰的史泰爾GB9mm手槍在上世紀80年代曾大受歡迎,因為它對劣質彈藥有極大的寬容度———這可能是所有的“綠色貝雷帽”在遠離交戰線時惟一能得到的彈藥。
海灣戰爭中,“綠色貝雷帽”被配屬到多國部隊的營一級單位,為其提供必要的訓練和關鍵的通信聯絡,組織協調戰術作戰,在“沙漠風暴”行動中發揮了特殊的作用。
美國陸軍特種部隊被廣泛地稱為"綠色貝雷帽"。他們在越戰期間曾被廣泛介紹,因此當美國在東南亞一帶遭受到被擊敗的命運后,單位就被解散,土氣水準降低,直到1970年代末期恐怖分子的威脅導致三角洲部隊創立為止。從80年代早期起,陸軍對非傳統戰鬥的興趣開始復甦,這使得綠色貝雷帽得以重組。特種部隊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再次證明了他們自己,而且陸軍似乎也吸取了它的教訓。當華沙公約組織結束后的全面國防預算刪減時,特種部隊不但未削減——事實上他們甚至擴充了。自從1991年,特種作戰指揮部開始控制他們自己的預算,並剛完成了對90年代的非傳統戰鬥戰術之主要評估。五角大廈之特種作戰與低強度軍事衝突辦公室,1991年的預算有23億1千萬美金,並在1992年要求達30億美金。
"特種部隊"一詞源自於二次大戰期間,系用來指英國的特種作戰執行人員)和美國戰略事務局人員於敵線後方工作者,組織和支援地方性的反抗運動。"瘋狂比爾"多諾凡將軍之OSS在二次大戰後立刻遣散,在大筆一揮之下一舉摧毀了美國實行非傳統戰鬥的能力。當時正值美國陸軍中的"大營"、原子彈和充斥著反精英分子心態的年代。
希臘內戰、菲律賓暴動等一系列事件,導致了特種部隊單位的復興——儘管許多的"人力資源的空隙"皆以裁撤14個獨立的遊騎兵連來填補。在1952年6月,第一批志願者被分配至北卡羅來那州布拉格堡的煙霧彈高地,以成立第10特種部隊群。在經過一年的訓練后被部署至德國,準備在前蘇聯和其華沙公約組織聯盟國交戰時,於東歐實行游擊戰。
特種部隊迅速擴充。綠色貝雷帽——自從1952年起穿戴者是違反陸軍規章的——最後終於被承認了。第77特種部隊群(空降)是以第10特種部隊群(空降)的基本訓練軍士官組成的,並且被送往寮國訓練那裡的當地部隊。第5特種部隊隊群(空降)在1961年興起,第3、第7和第8隊接著相繼於1963年興起。
在越南綠色貝雷帽領導大量的當地部隊,包括各式各樣的越南軍事組織、山地部落高棉人。他們必須學習當地語言,行動範圍遠超過正規陸軍單位所能支援的地方,他們將戰事帶向敵人,挑戰越共統治下的鄉村地區。許多綠色貝雷帽的行動都經由軍事援助越南指揮部,事務與行動群協同,通常解釋為特種作戰群。
和許多世上的特種作戰單位不同,綠色貝雷帽是以群為行動單位,其訓練與裝備是以在不連續的戰區中戰鬥為依據。組成今日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的單位是:
第1特種部隊戰鬥分遣隊
第一特種部隊群(空降)專門於東北亞和太平洋地作戰。包括位於韓國漢城的一個分遣隊基地,在那裡通行許多不同的亞洲語言。
第3特種部隊群(空降)
基地於布拉格堡。每個SFG由3個營組成,每個營有3個連,每連有6個A隊。
第5特種部隊群(空降)
自越戰中生存下來的SFG(A)之一,曾於1980年代初期參與閃亮之星部署至埃及,現在專供印度洋與東南亞的行動需要。第5特種部隊群(空降)被派往沙烏地阿拉伯,在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剛開始時,即於科威特和伊拉克內部從事作戰。
第7特種部隊群(空降)
於中南美洲行動,第7特種部隊群(空降)支持尼加拉瓜的堪查斯,並訓練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部隊。該群中有一營的基地是位於巴拿馬。
第10特種部隊群(空降)
直到現在,此單位仍企圖在華沙條約組織一旦攻擊北約時,突擊前蘇聯與東歐的通訊線路。它的第二戰場是在非洲,第10特種部隊群(空降)曾在埃及、蘇丹和南非等國家工作過。
這是對特種部隊提供空中支援的協同作戰部隊,操作AH6、MH-6、OH-6、MH-60和MH-47。它也與遊騎兵共同作戰:一架AH-6在支援巴拿馬里歐海吐的攻擊時損失了。1987年一個已知為特遣部隊160的秘密單位在陸軍的直升機攻擊一艘位於波斯灣的布雷船時被發現。這就是160航空營,包括了和MH-60與MH-47一樣為特種部隊提供空中機動攻擊的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第160航空營的直升機載著第5特種部隊群(空降)成員飛進伊拉克去監視敵軍部隊的行動,攻擊戰略目標和呼叫空中轟炸。當伊拉克軍隊圍往第5特種部隊群(空降)8人的偵察隊時,在長達6小時的槍戰後,只有幾個"優秀"分子逃出,他們立即呼叫空中攻擊,結果造成超過100名的敵軍死亡。
"黑"單位
特種部隊包括一些秘密編製,其工作經常維持在神秘的藉口外表之下。這些包括Seapary--聯合了陸軍和CIA的單位,成立於1981年,以運送特種部隊等單位,主要是三角洲部隊到世界各地;情報支援活動和"黃色水果"/快速反應小組。後者在傳說中是被賦予反Spetsnaz行動的任務,並在偽裝的假商業團體--"國際商業保全"一一下活動。它在1980年代中期結束,並為其中腐敗的財政管理辯解。
綠色貝雷帽有"三重的志願者":他們有來自陸軍的志願者、空降訓練的志願者和現今專供特種部隊的志願者。訓練開始於布拉格堡,由三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教導特種部隊的基本技巧,關於偵察、生存、航海術與肉體耐力。綠色貝雷帽裁定那些通過這階段的人皆為候選人。自從綠色貝雷帽須照顧他們自己之後,戰鬥醫療課程就須特別的訓練--並對外國人提供實質的醫療照顧。第三階段:將理論付諸實行,最終為一項於北卡羅來那州的烏威利國家森林的游擊戰演習,在那裡練習小組須領尋當地的反抗軍。堪達北卡羅來那州的居民,亦在這整個訓練過程中參與其中的活動,扮演"松地"的人民與游擊隊士兵們為將來在真實戰鬥中實際所要面對的一切,舉行一次非常逼真的逃亡演習。
處於敵方境內時,除了標準的美國陸軍步兵武器外,特種部隊總是使用那些他們的潛在敵人或"無從辨識"的武器。其範圍包括古斯塔夫、麥德森甚至前德國納粹陸軍的MP40衝鋒槍也曾在越南使用過,另外還有前蘇聯的武器。現在已擱置的史泰爾GB9mm手槍在1980年代期間曾大受歡迎,因為它對劣質彈藥有極大的寬容度一一這可能是所有的綠色貝雷帽在遠離交戰線時唯一能得到的彈藥。特種部隊總有許多武器是專為他們而發明的,如內含消音器的高標準點22手槍。
在特種部隊內部有一系列的獨特單位徽章,包括貝雷帽上的部隊標誌和肩章。前者是由雅伯洛夫將軍於1961年發明,並戴於左眼上方。士兵戴著他們部隊的標誌紋章,軍官則戴上他們的軍銜章。自從1984年起,非特種部隊的合格人員而附屬於特種部隊者,也被許可戴上綠扁帽和所有的特種部隊徽章--一個不受人喜歡的決定,因為那些人是如此艱苦才獲得此一殊榮的。
美軍首次使用現代貝雷帽是在1943年,當時美軍第509傘降步兵團的一個營佩戴了英國傘兵部隊在戰爭中使用的栗色貝雷帽。
1951年,美國海軍陸戰隊曾試驗性地佩戴過綠色和藍色貝雷帽,但當時覺得效果不佳,看上去有些太“外國化”和“女性化”了,因而很快就被取消了。
然而沒過多久,美軍便首次開始廣泛使用貝雷帽。1953年,一支新組建的專門用於反暴亂和反游擊戰的陸軍特種部隊開始佩戴一種綠色貝雷帽。這種貝雷帽最初是由特種作戰老手赫伯特·布魯克少校在1953年設計的,當年便由羅傑·佩澤勒中尉在其指揮的A小隊中推廣,用於在野外進行延期演練時佩戴。不久,這種貝雷帽便在這支新組建的特種部隊中得到了普及,然而美國陸軍卻一直頑固地拒絕將其列為制式軍帽,直到8年後情況才有了轉機,這要歸功於約翰·肯尼迪總統了。
1961年,約翰·肯尼迪總統計劃到布拉格堡視察。這位新任總統對特種作戰頗感興趣,行前他特意指示特種作戰中心指揮官威廉·亞伯勒准將,要求特種部隊在接受檢閱時全部佩戴他們的貝雷帽,因為在他看來,這支部隊既然執行的是特種任務,就應該或多或少體現出有別於其他部隊的不同之處。對於總統的要求,陸軍部雖然頗有些不情願,但也只得在9月21日致電特種作戰中心,批准將這種貝雷帽作為這支特種部隊的制式服裝。
1961年10月12日,肯尼迪總統來到布拉格堡時,亞伯勒准將特意佩戴貝雷帽迎接這位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統見過後品評道:“這種貝雷帽很不錯,你覺得的呢?”亞伯勒准將答道:“的確很漂亮,先生,能正式佩戴這種軍帽是我們盼望已久的事了”。
視察布拉格堡之後不久,肯尼迪總統便告訴五角大樓,他認為綠色貝雷帽就是“美國軍隊勇氣與成就的最高象徵之一”。在肯尼迪總統的支持下,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得到迅速發展,綠色貝雷帽也聲譽日隆,成為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的標誌和同義語。為表達對這位已故總統的尊敬與懷念,每年的11月22日,也就是他遇刺的日子,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士兵都要到他的墓前獻上一束花圈和一頂綠色貝雷帽。
到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陸軍的政策鼓勵各地駐軍指揮官大力推廣能增強士氣,體現各自特色的制服,貝雷帽的使用日益廣泛,也越來越五花八門了。例如,雖然同是裝甲部隊,駐肯塔基州諾克斯堡的裝甲部隊士兵佩戴的是傳統的英國黑色貝雷帽,而駐德國的美軍裝甲騎兵團則佩戴的是紅白相間的橢圓形黑色貝雷帽。
1973年,駐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的第82空降師的部隊開始佩戴栗色貝雷帽,而在肯塔基州的坎貝爾堡,這種趨勢又被打破。那裡營區人員佩戴的是紅色貝雷帽,憲兵佩戴的是淺綠色貝雷帽,第101空降師佩戴的則是與其軍服顏色相同的淡藍色貝雷帽。在阿拉斯加,第172步兵旅又開始佩戴一種橄欖綠貝雷帽。
1975年,陸軍參謀長批准黑色貝雷帽作為空降遊騎兵的制式軍帽。在以後的幾年間,整個事態變得愈發不可收拾,形形色色的貝雷帽幾近泛濫成災。1979年,陸軍高層軍官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著手遏止這種失控的勢頭。陸軍領導層允許遊騎兵保留其黑色貝雷帽,1980年又批准空降部隊繼續佩戴栗色貝雷帽,而其他各種類型的貝雷帽則統統被打入非法之列,一律禁止佩戴。
與美國陸軍一度混亂的情形相比,美國空軍使用貝雷帽則要有序得多。美國空軍佩戴貝雷帽始於20世紀70年代。1979年,美國空軍正式批准空軍系統司令部戰術空軍控制小隊士兵佩戴黑色貝雷帽。1984年,北卡羅來納州波普空軍基地的兩名飛行員提交了一種帶有徽章頂飾的貝雷帽設計方案,1985年,戰術空軍控制小隊的全體飛行員獲准佩戴這種貝雷帽。空軍聯絡軍官在內華達州內利斯空軍基地完成上聯合火力控制課程的學業后,也獲准佩戴黑色貝雷帽,所不同的是,其貝雷帽用軍階徽章取代了原有的頂飾。空中機動聯絡軍官也獲准在空軍內佩戴黑色貝雷帽。除了戰術空軍控制小隊、空軍聯絡軍官和空中機動聯絡軍官佩戴黑色貝雷帽外,空軍中的傘降救援部隊、作戰控制員、安全警衛部隊和作戰氣象部隊也佩戴不同顏色的貝雷帽。
如今,與北約盟國相比,美國軍隊使用貝雷帽的種類算是比較少的。土耳其、希臘和盧森堡只允許其軍隊各軍兵種使用3種顏色的貝雷帽,但多數國家都達到了4~5種顏色。比利時軍隊使用了7種顏色的貝雷帽,而英國軍隊使用的種類最多,達到了9種顏色。
2001年10月17日,美國陸軍參謀長埃里克·新關上將宣布,從2002年起,黑色貝雷帽將成為標準的美國陸軍制式軍帽。新關上將宣稱,隨著陸軍向更輕型化和更機動靈活的方向邁進,採取這一措施的目的就是為了在這個重大變革過程中,利用這種長期以來體現著遊騎兵自豪感的貝雷帽,培養整個陸軍追求卓越的態度。他的這一決定不僅引發了現役和退役遊騎兵群體的強烈抵觸,也招致了陸軍另外兩支特種作戰單位——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嚴重不滿。
2002年,陸軍正式將棕褐色貝雷帽確定為陸軍遊騎兵的制式貝雷帽,全體陸軍士兵則開始佩戴黑色貝雷帽。
2011年6月13日,美國陸軍說,士兵今後身著作戰服時不必戴貝雷帽,原因是這種帽子不受歡迎。陸軍發言人湯姆·柯林斯說,貝雷帽仍是制式帽,但士兵在作戰時不佩戴,改戴有檐巡邏帽。“士兵們抱怨,貝雷帽不實用,”柯林斯說,“它沒有帽檐,不能遮太陽,吸汗差。”一名軍人向《陸軍時報》周刊記者描述戴貝雷帽的感受:“我討厭在腦袋上戴一隻濕襪子。而且,戴著它,皮膚出疹子。”貝雷帽通常是特種部隊“獨有標誌”。10年前,黑色貝雷帽成為陸軍普通部隊士兵標準裝備。換帽計劃涉及大約132萬名士兵,將節省經費:一頂貝雷帽價格11.9美元,一頂巡邏帽價格6.5美元。柯林斯說,7月開始,在國防部辦公的軍人將穿常服而不是迷彩作戰服。
目前美軍使用貝雷帽的種類如下:
美國陸軍:
黑色貝雷帽:全體陸軍士兵
栗色貝雷帽:空降部隊(含傘兵部隊)
棕褐色貝雷帽:遊騎兵團各營
綠色貝雷帽:陸軍特種部隊
美國空軍:
黑色貝雷帽:戰術空軍控制小隊、空軍聯絡軍官、空中機動聯絡軍官
栗色貝雷帽:傘降救援部隊
紅色貝雷帽(猩紅):作戰控制員
品藍色貝雷帽:安全警衛部隊
灰色貝雷帽:作戰氣象部隊
優缺點
貝雷帽作為軍服的優點是:廉價,容易大規模生產;可以使用多種顏色來區分不同部隊。前帽檐式作訓帽和大檐帽脫帽后攜行不方便,而貝雷帽可以摺疊起來夾在肩章上,也可以塞進褲兜或腰帶里。配戴貝雷帽的士兵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種觀察瞄準儀器,不必擔心帽檐妨礙儀器。最讓戰場上的士兵稱道的是戴著貝雷帽可以直接戴頭盔。
貝雷帽作為軍服也存在缺點:沒有帽檐,不能遮太陽和風雨。
軍服中的貝雷帽是紀律與制度的體現。時尚設計師認為貝雷帽的魅力在於它的簡潔和傾斜的外形,遮住面部,使得模特的形象顯得神秘。也有人認為,貝雷帽的最大魅力在於它的不對稱性,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了一種新的感受。民用貝雷帽的設計帶給了人們跨時代的影響力,那種堅韌不拔的軍魂精神給予每一個戴上貝雷帽的人一種凜然的氣息,帶領人們走近那永久值得懷念的時代。年復一年不同設計師的不同演繹,把貝雷帽的創意設計發揮到極致,都像是在靜靜的敘述一個故事,等待有識之人前來觀賞。貝雷帽的故事還在隨若時代發展而變化,而它的精神則是人們心中不變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