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克人

巴斯克人

巴斯克人(Basque),西南歐民族。自稱歐斯卡爾杜納克人。主要分佈在西班牙比利牛斯山脈西段和比斯開灣南岸,其餘分佈在法國及拉丁美洲各國。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語言系屬未定。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通用西班牙語或法語。信奉天主教。巴斯克人系古代伊比利亞部落巴斯孔人的直系後裔。

簡介


西班牙語稱瓦斯科人(Vasco),或稱瓦斯康加多人(Vascongado),巴斯克語稱Euskaldunak或Euskotarak。其民族形成的歷史,與伊比利亞半島其他民族顯著不同。他們在半島遭受凱爾特人、羅馬人、日耳曼人和阿拉伯人入侵及其統治期間,除間接受其文化影響外,在血統和語言方面一直保持自己的特點;即使在 600多年羅馬化的洪流中,也未受到衝擊。這可能與他們偏處一隅的山地環境有關。8 ~ 10世紀曾對阿拉伯人的入侵進行抵抗,繼續保持獨立。西班牙的巴斯克人在13世紀與卡斯蒂利亞王國聯合后,長期擁有自己的特殊權利。1876年後,特權被取消。巴斯克人民族意識強烈,他們為“恢復古代法規”和爭取平等權利進行了不懈的鬥爭。至1978年,根據新憲法始獲自治權。

語言


在科學家眼裡,居住在西班牙及法國的巴斯克人,是歐洲最古老的民族。但在現代歐洲人眼裡,這個人口不足百萬、有著無數傳奇故事的民族卻無疑是個“異類”——他們來歷不明,長相特殊,說話更是難懂得要命!因此稱為“來歷不明”的歐洲異類。
畢爾巴鄂競技隊以只用巴斯克球員為傲
畢爾巴鄂競技隊以只用巴斯克球員為傲
巴斯克人主要居住在西、法邊界的的比斯開灣地區和比利牛斯山脈西麓。據說,他們從史前起就已生活在這一地區。如今有七十多萬巴斯克人居住在西班牙,另有約12萬居住在法國。
巴斯克人的樣子與其他歐洲人有明顯的不同——面孔狹長,鼻子高挺,膚色微黑,身材中等。一些學者的研究表明,他們根本就不屬於印歐人種,在血緣關係上與相鄰的西班牙人、法國人及其他歐洲人沒有絲毫聯繫。
“來歷不明,家世複雜”是這個民族的一大特點。有些人類學家認為,古埃及人腓尼基人、利古里亞人、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等二十幾個民族都可能是他們的祖先;也有人認為巴斯克人是那神秘地消失在大海中的大西洲居民的後代;還有人認為他們可能與古代伊比利亞人、北非柏柏爾人、高加索人有血緣關係。
不過,巴斯克人是歐洲最古老的民族卻是無庸置疑的,考古發現早已證實了這一點:在巴斯克人居住區,考古學家發現了舊石器時代晚期巴斯克人種的頭蓋骨。
巴斯克人素以勇武著稱。公元778年,這個弱小的民族曾在龍塞斯瓦列斯山口大敗不可一世的查里曼大帝的軍隊。
直到今天,巴斯克人仍然特立獨行,拒絕融入歐洲、融入西班牙。為了爭取自治乃至獨立,巴斯克人進行了長期不斷的鬥爭,甚至不惜採取暴力手段,頻繁製造恐怖事件。
巴斯克人的語言極其獨特。由於長期與相鄰民族交流融合,巴斯克語中既有大量羅曼諸語的借詞,又有不少古拉丁語,但印歐語借詞極少,是目前歐洲少數不屬於印歐語系的語言之一(其餘還有芬蘭語、匈牙利語、愛沙尼亞語、馬爾他語、土耳其語等)。
這種語言的起源問題至今仍令語言學家們迷惑不解,有人甚至認為它是“上帝的語言”。
巴斯克語的語法複雜異常,外族人絕難掌握。18世紀,一位巴斯克族學者經過長年累月的努力,寫成了第一部巴斯克語語法書,書名就叫《難事竟成》。
更要命的是,巴斯克語方言系統也龐雜之極,僅官方承認的就有8種,而次方言更多達25種。一村之遙,甚至一屋之隔,說話就不一樣。
因此,就有了這樣的故事在歐洲流傳:有一年,魔王遷居巴斯克人居住區,可是住了7年之後又不得不搬走了,因為他無法與巴斯克人溝通!7年裡,魔王只學會了兩個巴斯克語單詞:“是”和“不是”。這樣的語言也許真的只有上帝才聽得懂!
巴斯克語僅在西班牙和法國的小片地區通行,其面積不超過1萬平方公里;加上歐洲和美洲其他地區少數操巴斯克語的人,說巴斯克語的人口總共也不過五十餘萬。

分佈


主要分佈在西班牙比利牛斯山脈西段和比斯開灣南岸,其餘分佈在法國及拉丁美洲各國。住在拉丁美洲的巴斯克人,主要是17世紀前半期和19世紀後半期移民的後裔。

經濟


巴斯克人自古從事農、牧、漁業。進入20世紀以後,巴斯克地區工業發展迅速,成為西班牙的主要工業區之一。這裡盛產優質鐵礦,隨著採礦業和冶金業的發展,巴斯克民族資產階級開始形成,並湧現出個別大資本家和金融巨頭,對國內政治經濟具有很大影響。
巴斯克傳統舞蹈
巴斯克傳統舞蹈
住在西班牙與法蘭西的比斯開灣邊界地區和庇里牛斯山脈西麓的民族。20世紀末,約有85萬純粹的巴斯克人住在西班牙,另有13萬人住在法國;有17萬人住在歐洲以外的移民區,多數在南美洲和美國。在西班牙,其所住地區稱為「自治社區」,包括阿拉瓦(Alava)、吉普斯誇(Guipuzcoa)、維茲開亞(Vizcaya,即比斯開)等省,還有那瓦爾(Navarra)省。在法國,巴斯克人是大西洋岸庇里牛斯省的主要居民,其居地泛稱巴斯克地區。巴斯克人體格與其他西歐人並無顯著差別。語言則不屬印歐語系(參閱巴斯克語〔Basque language〕條)。巴斯克人聚居區氣候溫和濕潤,多丘陵及林地,有鐵礦。傳統上巴斯克人在河流通過之低地進行耕作,保護草坡,飼養乳牛。蘋果園及山地牧羊草場多為重要經濟條件。農舍分散,形成村落或分佈於低坡。每戶有倉房廄舍、田畝及家宅,自成一體,長久定居。過去由傳統繼承法律保證財產全部傳給一名嗣子或一名嗣女,所以說,巴斯克傳統文化是圍繞這類自成一體的「農家田舍」(caserio)而成的,由於其孤立狀態而使親族意識強烈。巴斯克人歷來是小農、船舶製造者及航海者。由於種族團結,兼以地跨法、西邊界,平常也走私。巴斯克人虔信天主教,現今是西班牙國內最虔誠的天主教徒,不過民間仍保存著萬物有靈的信仰。他們傳統文化已因當地突出的城市化和工業發展而趨於衰落,同時由於許多巴斯克人移民法國和美洲,也使他們農家田舍的人口大減。居住在多數較大工業城市的巴斯克人,不僅放棄原有習俗,原有語言也趨於消滅。巴斯克語仍通行於內地及山區窮鄉僻壤,但到20世紀末,幾乎全部巴斯克人(無論原先是否操巴斯克語)都已改用法語或西班牙語。巴斯克人的早期歷史仍是懸而未決的課題,羅馬作家曾對大致相當於現今納瓦拉省區域內的巴斯克涅斯部落有所記載。看來他們曾抗擊過西哥德人、法蘭克人、諾曼人,有時也對佔據厄波羅河流域的摩爾人作戰。史詩《羅蘭之歌》中所述西元778年龍塞斯瓦列斯之役擊潰查理曼大帝後衛的是巴斯克人,而不是摩爾人。10世紀時巴斯克疆土曾併入納瓦爾王國,中世紀政治動亂的末期,阿拉瓦、比斯開及吉普斯誇等地已與卡斯提爾及亞拉岡兩王國合併。但是不論在西班牙還是在法國,巴斯克人在貿易、稅收及軍事等方面自己均保持高度自主和特權。1931年西班牙共和國成立,巴斯克人在政治上發生分化;吉普斯誇省、比斯開省,在一定程度上還有阿拉瓦省,都準備在共和國內取得相對的自治地位,因此,儘管共和國的政策與天主教抵觸,他們仍效忠於共和國。在納瓦拉省,他們卻企盼共和國覆滅,在1936年的反抗中成為堅強的據點並派出最精良的部隊。戰爭持續至1937年9月。戰後很多巴斯克人出亡,佛朗哥政府取消了巴斯克人的全部特權。佛朗哥死後,特別是1975年西班牙開明君主政體建立後,巴斯克人多次大規模示威,要求地方自治。1978~1979年西班牙政府給予了部分地方自治,但好戰的分裂主義者對此並未滿足。其中如堅持強硬路線的好戰派巴斯克祖國與自由權(ETA),就是一個恐怖主義集團;他們要求巴斯克人脫離西班牙而自治。因之,巴斯克人與占支配地位的西班牙人的關係如何,仍未最終解決。

考察


傳說巴斯克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捕鯨能手”。
1975年,加拿大女學者薩爾瑪 ·巴克漢姆從民間傳說和史料中發現巴斯克人16世紀曾到過北美。經過考證巴斯克人的航海記錄、抵押契據、保險憑單等資料。她發現巴斯克人於1540~1610年間在加拿大拉布拉多沿岸活動過。他們以捕鯨作為自己的主要活動。
1977年,加拿大皇家地理學會組織了一支考察隊,按照巴克漢姆提供的地點,挖掘了16世紀巴斯克人居住過的房屋遺址,發現他們在每年夏季,鯨在發情交配時都要在加拿大沿海紅港一帶的海域從事捕鯨活動。
1977~1985年,考古學家詹姆斯 ·圖克率領的考察隊在加拿大東部薩德爾島上發現了巴斯克人提煉鯨魚油和食用鯨肉的遺跡。1982年考古學家還在薩德爾島上發現了巴斯克人的墓群。在薩德爾島附近的海底,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巴斯克人的捕鯨船和一幅刻於海底沉船木板上的捕鯨船圖案。在加拿大東海岸的特溫島上,考古學家不僅發現了巴斯克人的捕鯨用具,而且還發現了許多製作精美的巴斯克工藝品,考古學家認為這些工藝品是16世紀左右的東西,是巴斯克人從比利牛斯山老家帶來的,表現了巴斯克人當時精絕的藝術成就。
考古學家認為,巴斯克人在16世紀的航海技術、捕鯨技術,即使是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也是讓人震驚的。
考古學家還發現,在拉丁美洲的其他一些地方,如哥倫比亞、秘魯、墨西哥、古巴都有巴斯克人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