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秦中,其實是指秦始皇在秦昭襄王長城以北新拓展的疆土,包括漢代的朔方郡,還有西河、北地、上郡諸郡的一部份地區。
新秦中,佔據這塊疆土之後,
秦朝大將軍
蒙恬率大軍30萬眾擔任北擊
匈奴的任務而屯戍於北邊時,開始興修水利。自此,代代興修,水利日倡,地方日富。漢稱“新秦中”,
南北朝稱“
塞北江南”,
隋唐稱“天府”。故素有“天下黃河富寧夏”和“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說。
今天,寧夏北部黃灌區留下的“
秦渠”、“
漢渠”、“
漢延渠”、“
唐徠渠”和“
大清渠”等名稱,就是這片土地水利沿革的一串歷史符號。所以,自
秦漢以來,勞動人民就有這裡修渠灌田,發展了灌溉農業。2000多年來經勞動人民的辛勤開發,這裡早已是渠道縱橫、阡陌相連的“
塞上江南”。現為寧夏的農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