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櫻桃
洛陽櫻桃
洛陽櫻桃,又名珠桃、含桃,具有早熟、高產、優質、色艷等特點。它先百果而熟,立夏前後即可成熟上市;產量高,樹齡長,成樹每株產400公斤以上;果味酸甜可口,既能生食,又可釀造,營養豐富,且有調中、益脾等醫療保健功能;果形珠圓紅艷,有“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燒人”的美譽。洛陽盆地四周,溝壑縱橫,清溪環繞,向陽背風處最宜櫻桃生長。洛陽櫻桃產量豐富,味道極佳。古人曾贊曰:“雨飛新綠嫩,風動野花香,赤玉妝盈村,紅珠摘滿筐”。每年公曆四月份,是洛陽櫻桃的上市季節。
唐太宗《賦得櫻桃》詩云:"華林滿芳景,洛陽遍陽春。朱顏含遠日,翠色影長津。喬柯囀嬌鳥,低枝映美人。昔作園中實,今為席上珍。"洛陽櫻桃,個大肉肥、色紅潤、味甘美。洛陽櫻桃,歷史悠久,歷代人民都很重視栽培。秦漢以來,又被移植在御道旁、皇宮內、花園中。北邙櫻桃溝,是洛陽櫻桃盛產之地。每當開花季節,又形成洛陽一大景觀。
古代不少人寫下了歌頌洛陽櫻桃的名篇佳句。唐太宗《賦得櫻桃》詩云:"畢林滿芳景,洛陽遍陽春。朱顏含遠目,翠色影長津。喬柯囀嬌身,低枝映美人。昔作園中實,今為席上珍。"清代洛陽知縣龔松林一次來到了櫻桃溝,感興而作《訪櫻桃溝》一詩:"為訪櫻桃溝,登臨向北邙。雨飛新綠嫩,風動野花香。赤玉妝盈村,紅珠摘滿筐。衷腸原自熱,那用大宮漿!"寫出了迷人的景色。人們常說:小曲好唱口戲開,櫻桃好吃樹難栽。要栽好櫻桃樹,除了栽培技術外,還要選好地方。櫻桃樹生長的環境要在向陽背風、溝壑縱橫的地方,櫻桃溝這種環境正適合了櫻桃的生長。
洛陽盆地四周,溝壑縱橫,清溪曲繞,向陽背風處最宜櫻桃生長,故歷代人民多有栽植。自秦漢以來,櫻桃又被移植到皇宮御園裡和達官雅士的花園之中,使得櫻桃栽植較為廣泛。但象櫻桃溝村這樣廣泛集中種植櫻桃的,鳳毛麟角。
洛陽櫻桃,個大肉厚,味純甘美,並有調中益脾、去寒止泄的藥物作用,素有佳名。西周時代,國都在長安,皇帝春薦寢廟採用華山腳下上蘭出產的櫻桃。平王東遷洛陽后,派臣僕們四齣尋工,最後選定邙山深處櫻桃溝所產的櫻桃為祭祀珍品。
據清《洛陽縣誌》載:“櫻桃溝,一在縣東北五里瀍水東,名小溝;一在縣西北三十里,名大溝。……大溝尤佳,延十餘里。”櫻桃溝的櫻桃不僅品種多,據周師厚《洛陽花木記》載:有紫櫻、臘櫻、滑台櫻、朱皮櫻、旱櫻、吳櫻、甜果子、急溜子、千葉櫻等11種,而且紅亮耐看,特別惹人喜愛。
春天一到,櫻桃溝里溝溝岔岔,開滿一簇簇潔白的櫻花,迎風搖曳,鮮艷嬌麗,馥郁的芳香撲面而來。幾天工夫,萬樹銀花突然變成了滿溝金果,紅艷艷,亮晶晶,似珍珠,像瑪瑙,令遊人心醉。看一眼便讓人滿口生津。因而被賦予“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燒人”的美譽。所以,“瀍壑朱櫻”被列為洛陽八小景之一。
洛陽櫻桃歷史悠久,如一枚深藏於貝殼裡的珍珠,經歷著朝代的盛衰。洛陽作為九朝古都,自古以來海納自然人文美景。歷代文人墨客都寫下了許多詠贊櫻桃的詩篇。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愛吃櫻桃,而且寫下一首《賦得櫻桃》的詩:
“華林滿芳景,洛陽遍陽春。朱顏含遠日,翠色影長津。喬柯囀嬌鳥,低枝映美人。昔作園中實,今為席上珍。”
久居洛陽的白居易、梅堯臣都有歌頌洛陽櫻桃的名篇佳句。清高宗乾隆七年,洛陽知縣龔松林,一次在櫻桃成熟季節興緻勃勃地遊覽了櫻桃溝,情不自禁地即興寫下一首《游櫻桃溝詩》,詩中有:“為訪櫻桃溝,登臨向北邙。雨飛新綠嫩,風動野花香。赤玉妝盈村,紅珠摘滿筐。”的句子,描繪了櫻桃溝迷人的景色。
清高宗乾隆七年,洛陽知縣龔松林在櫻桃成熟季節遊覽了櫻桃溝,喜不自禁地作詩《游櫻桃溝》,描寫讚美了那裡的迷人景色:"雨飛新綠嫩,風動野花香。赤玉妝盈村,紅珠摘滿筐。"
現在人們賞櫻桃,多在陰曆四月初,到“櫻桃溝”即洛陽郊區紅山鄉王坑村和新安縣五頭鎮獨樹村、大凹村一帶。
櫻桃全身皆可人葯,鮮果具有發汗、益氣、祛風、透疹的功效,適用於貧血、四肢麻木和風濕性腰腿病的食療。櫻桃的葉、枝、根有溫胃、止血、解毒之功。古書記載和民間流傳均有許多用櫻桃治療疾病的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