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老山的結果 展開

老山

北京市石景山區老山

老山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東南,海拔約100米左右,現已建成北京老山郊野公園,內有奧運會山地自行車比賽賽道,向民眾免費開放,同時在老山東南方建有2座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分別為:老山小輪車賽場、老山自行車館

小輪車賽場


佔地面積約1.98公頃,於去年底開工建設。老山小輪車賽道呈“碗”形,比賽場地位於“碗”底,男、女選手賽道既交錯又獨立,女選手賽道要比男選手賽道短些。整個場地用堅實土質構成的封閉式環形賽道,從賽道的中心線測量長300-400米,寬度在起點處不小於10米,最窄處不低於5米。賽道上設有不同的彎道和障礙,包括雙跳、平台等。
老山小輪車賽場賽道上設有雙跳、平台等不同的彎道和障礙。為了保證運動員在騎行中的速度,整個賽道還設計了4米的落差,以幫助運動員更好地完成一連串的騰空、跨越等動作。賽道的彎處還鋪設了一層瀝青,以保證參賽選手的安全和賽道的使用周期,並能加快車行速度,這也是世界各地的小輪車場館都不曾有過的。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小輪車比賽將於8月20日和21日舉行。其中20日上午進行的比賽為男女資格賽、男子1/4比賽的第一輪和第二輪,門票為50元;其餘比賽和頒獎儀式都將在8月21日上午舉行,門票為100元。屆時,這裡將誕生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枚小輪車(BMX)金牌。
場館特色
沒有設計圖紙、沒有施工標準,連可以參考的同類場館都沒有。位於北京石景山的老山小輪車賽場,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完成了竣工交付。多次親臨現場指導施工的國際自行車聯盟技術代表稱,老山小輪車賽場是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標準場地。
之所以給予頗高的評價,是因為小輪車是2008年奧運會新增比賽項目,該賽場也順理成章在奧運會歷史上寫下了新的一頁。
不僅是沾光北京奧運會成為日後興建該項目場館的典範,老山小輪車賽場本身確實有很多獨到之處。比如,其他小輪車賽場都是在平地上用土堆出賽道,老山小輪車賽場則選擇了依山而建;天然形成的起伏和落差,為小輪車運動提供了極好的坡度和障礙。這次修建的賽道是根據當前世界小輪車運動的最高水平設計的,從賽道的中心線測量,長度為300米至400米,賽道寬度在起點處不小於10 米,在其他任意一處不小於5 米,賽道上設有雙跳、平台等不同的彎道和障礙。為了保證運動員在騎行中的速度,賽道還設計了4米的落差,幫助運動員更好地完成一連串的騰空、跨越等動作。
此外,用堅實土質構成的封閉式環形賽道上,還使用了世界各地小輪車賽場都不曾鋪設的瀝青。據了解,用這種方式處理賽道拐彎處,可以加快車行速度以增加比賽的觀賞性,也可以保證參賽選手的安全,還可以延長賽道的使用周期。
不過,沙土的選擇和鋪設,也著實讓工作人員費了一番心血。起初,相關部門把幾種土樣郵寄給國際自盟,沒想到在罐子里悶得時間太長,土樣都被氧化了。之後,國際自盟技術代表來到北京,考察了周邊十幾種土樣,最終確定了北京昌平東二旗的土源,只要摻進一定比例的固化劑和沙子,堅固性和透氣性都不成問題。老山小輪車賽場的比賽用土也隨之誕生。
賽后功能
老山小輪車賽場用地位於老山漢墓文物保護範圍和石景山區城市綠化保護範圍,奧運會後按原狀恢復。
場館里程碑
建設期
建設開工時間:2006年12月30日
驗收交付時間:2007年8月15日
測試期
2007年8月20日-2007年8月21日承辦2007“好運北京”國際自盟小輪車世界盃

自行車館


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老山國家體育總局自行車和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基地西側新征的約6.6公頃的用地內,總建築面積32920平方米,賽道周長250米,觀眾席6000個,其中臨時座席3000個。由國家體育總局承建,工程設計工作由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和中國航天建築設計研究院共同完成,賽道由德國舒曼設計師事務所設計,監理單位為北京帕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施工總承包單位是中國新興建設開發總公司。該館建成后將成為國內唯一的全天候室內木質賽道自行車比賽場。該項目由中央財政撥款,總投資約為3.6億元人民幣。2008年奧運會期間,這裡將產生12枚金牌。
設計理念
2008年奧運會老山自行車館,是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為舉辦第29屆奧運會而興建的專業自行車比賽場館,該館擬提供一個可供6000觀眾觀看場地自行車比賽的場所,並且能滿足殘奧會的使用要求。組委會在籌建的過程中,率先提出了“科技奧運、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的口號,它是北京對這次奧運會的總體目標和要求,提醒奧運會的建造者要在這三個方面有所創造。“科技、綠色、人文”是一種十分全面的概括,三者缺一不可,同時又互為補充。從構思的角度來看,“科技”與“綠色”,是一種理性選擇的過程,而“人文”則是一種感性體驗的過程。
“科技”與“綠色”是建築的目標,“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的目標。因此,科技不是用來炫耀的奢侈品,而綠色也不是用來玩昧的裝飾品,它們是為“可持續發展”這一社會目標服務的適當手段。2008年奧運會老山自行車館,在建築環境控制、設備、材料、結構、賽后利用等方面都給我們提出了很多新的課題。本方案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運用了"科技"與"綠色''的設計理念,力求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
與環境共生
用地南側山體對場館及周邊居民樓的夏季通風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氣流繞過山體在其北側形成渦流,使建築的南側失去了入風的作用,甚至由於負壓形成倒流,使自然對流無法形成。針對這一特殊地形,我們採取了多種措施給與改善:場館的高度與體量儘可能加以控制,並使其體形流暢,減少對居民樓的負面影響;把場館的主要入風部位從南側移至符合渦流區氣流方向的西南與東南兩側,在場地與建築之間結合環形車道設計順暢的下沉式風槽,增強局部風壓;在建築與山體之間的綠地密植大型喬木,緩和山體護坡的突變地貌,減小渦流區的範圍;在建築周圍的場地種植小型樹種,用樹蔭降低室外地面的溫度,同時讓西南、東南風順暢地吹進建築。
在建筑北側加強外牆的保溫處理,頂棚的雙層聚碳酸脂陽光板在冬季可起到有效的保溫作用。種植屋面對於保持場館的冬暖夏涼,滯留雨水自然蒸發,改善局部生態環境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設備控制
對建築進行全面智能化的功能控制與環境控制。如建築外牆進風部位可安裝帶有溫度、風速感應裝置的自動百頁系統;在場館頂部設多台帶有消聲減振裝置的風機;圍繞觀眾席底部設一道封閉式走廊,以風道或風機加壓抽進新鮮空氣通過觀眾席上的進風口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場館內。這一過程在過渡季節風壓與熱壓較大的天氣中,可依靠自然對流完成。使用空調的季節,封閉走廊就成為了場館的空調迴風管道。
新型材料
為了達到更理想的效果.在建築的各部位大量運用高科技新材料。例如屋面板選用智能調光的雙層聚碳酸脂陽光板,在晴天的不同天光環境下,通過調節屋面板空腔內小百頁的角度達到均勻進光的效果;在陰雨天,把小百頁完全打開增大進光量,同時利用雙層板間空氣隔層內的隔音膜把雨水的撞擊聲降低;在夜間,把小百頁帶有反射塗層的一面朝向室內,利用其反射燈具的漫射光線來照明,消除眩光對體育運動的干擾。
建築結構
重點在於創造一種簡潔穩固結構體系。針對自行車館的空間特點,我們選用了封閉式的空間網殼系統。該鋼結構系統能有效降低結構高度,從而減少室內無用空間。它又是一種全封閉的整體系統,能比較自由地支承,不需要用巨大的混凝土支座來抵消側力,為建築設計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賽后功能
在建築平面功能組織方面,為了能夠提供一個靈活的使用平台,滿足各種功能的要求,把賽后富餘的輔助空間化零為整,保證良好的自然採光與通風,入口與交通流線盡量簡潔直接,各種線路管網預留到位。使用功能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有:康體活動中心、體育用品商場、自行車文化博物館、青少年極限運動的聚集地等。本方案把奧運會賽后的自行車賽場設計成一個市民康體中心,在無賽事期間提供各式服務,如康體、休閑、飲食、購物等。形成體育--休閑--商業的互動鏈。另外,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外廣場與屋頂平台,把奧運賽時的室外廣場及疏散平台變為對公眾開放的公園,進一步加強室外--室內的互動關係,使場館的整體價值得到提升。
場館亮點
自行車賽館作為體育場館的一種,應具有其鮮明的性格特徵。這種特徵應能充分反映自行車運動的特點,從視覺上加強人們對建築功能的認同,同時以其豐富的內涵拓展人們思想的外延。
速度
自行車館應該表現的特徵,就是自行車運動自身的特徵。自行車運動是夏季奧運會中速度最快的運動,運動員在比賽中高速騎行所形成的速度感,正是自行車運動美的所在,把這一種速度感在建築形像中表現出來,成了本方案造型設計的重點。
力量
對力量感的表現,我們著重表現的是內在的生命力。在我們的地球上,生命力普遍存在,我們可以把它賦予在建築上,讓建築與自然界可以更好地溝通並融合為一體。在方案中,假想一顆埋在地下的種子,在水份的滋養下衝破堅硬的壁壘向上蔭發。
因此,構思了一個與地面十分貼近的方案,在外觀上給人暗示一種向上的內力,這種內力為了向上突破把地面撕開一道道的裂縫。建築雖然是平緩的伏於地面,彷彿是延綿山體的一部分,但卻讓人從無形的力中感受到運動與生命的蓬勃。
建設期
1、2003年12月28日,上午北京射擊館奠基典禮在北京舉行。國家體育總局、北京市、北京奧組委有關領導袁偉民、李志堅、劉敬民等出席了奠基典禮。
2、2006年8月,老山自行車館主館鋼筋混凝土主體結構及屋蓋鋼結構已完成。
3、2007年1月,老山自行車館外裝修已基本完成。
4、2007年6月,老山自行車館外裝修已完成。
5、2007年12月5日,老山自行車館驗收交付。
測試期
2007年12月7日至9日,“好運北京”2007場地自行車世界盃賽於在老山自行車館舉行。

山地自行車場


簡介
建在石景山區老山,建築面積8725平方米,屬於改擴建比賽場館。場館有固定座位無,臨時座位2000個(站席15000個)。奧運會山地自行車賽將利用山體之上的自然道路進行比賽,其間蜿蜒曲折、坡陡路難,這樣的環境將充分展現體育運動的艱難之美。2008年奧運會期間,老山上的羊腸小道將充分考驗運動員們的膽色和技術。據了解,為增加比賽的觀賞性和激烈性,國際自盟技術官員提議縮短賽道,加上聽取了中國方面和山地自行車運動員的意見后,將最初的6.8公里賽道縮減到了4.5公里。規劃中的平緩路段幾乎全部去掉,坡度和轉彎路段不僅得到了保留,而且增加了更多起伏和難度。
賽道特色
為滿足奧運會山地自行車比賽功能要求,老山山地自行車工程包括新建2棟競賽服務樓,4.6公里賽道整修和比賽起終點區布置等幾部分內容。其中,競賽服務樓及比賽起終點區均布置在老山山腳下,對山上植被沒有影響。
賽場施工總承包單位北京城建四公司項目部工程師張斌說,賽道的建設基本是利用原有山體的形勢和自然的山形進行的。就連賽道的加固工作也基本上不使用水泥和鋼筋,而是用編織草袋裝土進行邊坡加固。
小輪車賽道是國際自行車聯盟根據當前世界運動員的總體水平設計的,因為運動員的水平在持續前進,參加各種比賽的運動員水平不一,所以場地的賽道和各種障礙設計也不一樣,世界上很難找到兩個相同的賽道。而小輪車競速賽比的是穿越賽道所需要的時間,由於賽道不同,所以比賽也就沒有世界紀錄可言,只有某塊場地上的最好成績。
2008年北京奧運會BMX小輪車場地的特性時,BMX小輪車場地是用堅實土質構成的、封閉的環形賽道,從賽道的中心線測量長度為300米至400米。賽道寬度在起點處不小於10米,在其他任意一處不小於5米。賽道上設有雙跳、平台等不同的彎道和障礙。北京奧運會BMX小輪車賽場用土選自昌平區東二旗,這種土有很好的沙性和滲水性,即使下雨也不會出現因場地泥濘不堪而取消比賽的情況。
設計理念
工程建設中將嚴格執行“安全、質量、工期、功能、成本”協調統一的要求,認真貫徹“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按期保質保量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賽后功能
竣工后,除作為第29屆奧運會山地自行車賽場外,還將用做國家自行車運動隊訓練基地,奧運會後將向社會公眾開放。
場館里程碑
建設開工時間:2006年5月31日
驗收交付時間:2007年9月14日
2007年9月15日-2007年9月16日承辦2007“好運北京”國際山地自行車邀請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