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張莊子村的結果 展開

張莊子村

北京市密雲區大城子鎮張莊子村

張莊子村隸屬於北京市密雲區大城子鎮,位於鎮域東南部,距密雲30公里。

簡介


張莊子村村域面積881.5公頃,大部分為山地、旱坡地,自然風景優美。該村地處梨花頂山西北麓山地,地勢南高北低,村落沿谷地呈帶狀。元代以前成村,以村民姓氏得名。現全村共有473戶,1292口人,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於林果業,現有果樹3340畝、12萬株,以板栗、核桃、紅肖梨為主,年產量82萬公斤,人均純收入約7400元/年。

環境整治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使現有的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村裡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改水、改廁、推廣新型清潔能源及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人居環境。其中,硬化街道12000平方米,安裝路燈210盞,方便群眾出行;實施改水工程,鋪設主管道2000米,保證全村飲用水安全;新建改建三格式無害化戶廁432個,新建公廁兩座;治理村內河道1500米;修建村民文化活動和休閑健身場所1處;拆除違章建築,清理亂堆亂放,清運垃圾和廢棄物1000立方米。

失落的兩處村落遺址


張莊子村曾經有兩處遼金時期的村落遺址。考古人員曾在這兩處遺址發現過牆基及遼金時期的磚頭、瓦礫、陶片等。如今,兩處遺址均被村民修上了梯田,栽上了核桃、梨等果樹,已看不出任何遺址的痕迹。

張庄梨園子古遺址

該遺址位於張莊子村的一個自然村搖樹峪村北,遺址面積約30畝,四周群山環抱,東高西低。

張莊房殼廊古遺址

位於張莊子村西北100米,面積約7畝,遺址南高北低。神奇的“子母石”梨寨村是張莊子村的一個自然村,早在明清年間成村,村落由山谷延伸至梨花頂山腳下。

梨花頂山的得名

據傳唐代女英雄樊梨花,曾安營紮寨於這洞壑幽深、岩奇林秀的深山中,故名梨花頂。就在這梨花頂山的山谷里,有一種奇怪的石頭,大石頭的表面鑲嵌著無數小石頭,當地村民管它叫做“子母石”,像這樣的石頭在三公里長的溝壑里到處可見。曾經有村民試圖將粘連緊密的小石頭鑿開,但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無法將大石頭與小石頭分開。近年來,經常會有一些地質專家來此考察,專家說像這樣的岩石,在中國只分佈於兩個地區,一處位於青海省,另外一處就是這裡。但這樣奇特的石頭究竟是怎麼形成的?還有待於專家考證。村書記介紹,未來該村將利用此處大面積奇石資源,修建一處岩石主題公園,供專家學者考證、遊人遊玩。

金銀花


千畝金銀花開遍山野盛夏時節,在張莊子村的樹林下、山坡上、河灘邊,大片大片的金銀花競相開放,香氣撲鼻。據了解,金銀花有很好的食用價值,曬乾后的金銀花可做藥材、飲料、保健茶等。 2008年,張莊子村從“中國金銀花之鄉”山東省平邑縣引進了10萬株金銀花,種植面積達1000畝。按畝產乾花100公斤、每公斤收購價60—80元來計算,可實現經濟收入七八百萬元,經濟價值十分可觀。同時,金銀花的種植還可帶動村裡150戶農民就業。目前,該村與山東省沂蒙山藥業簽訂了銷售訂單,待金銀花成熟后參照市場指導價收購,為農戶解決了後顧之憂。此外,成片的金銀花極具觀賞價值。村書記說,村裡將大力發展金銀花種植產業,供遊人觀光採摘,可帶動民俗旅遊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