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張莊子村的結果 展開

張莊子村

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店頭鎮下轄村

張莊子村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店頭鎮,全村以張姓為主,並有李姓、崔姓、陳姓、趙姓,該村建立於清朝,村民民風樸實,性格溫和善良,現在主要以養殖桑蠶為主。伴隨著黨的三個代表的深入基層,十六大的勝利召開,張莊子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從本村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利用自身發展優勢,制定了適合於本村發展的計劃方針,方針決定村子在保持農業穩定發展的前提條件下,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繼續發展特色養殖業,特別是貉子、狐狸。

需求信息:張莊子村根據本村的情況,現需要土豆的銷售以及養殖業的銷售信息。人口1800人。

基本介紹


發展計劃
3、遼寧省遼陽市燈塔市沈旦鎮張莊子村 張莊子村位於遼陽、瀋陽邊界的渾河南岸,坐落在燈塔市沈旦鎮的西北部,是一個以農業種植業為主的小村莊。該村土質肥沃、水源充足,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為發展綠色農業提供了有利條件。該村現有農戶580戶,人口1800人,土地面積3456畝,人均土地不足2畝,人多地少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近幾年來,沈旦堡鎮黨委、政府號召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鼓勵引導村民搞棚菜和裸地蔬菜生產,向有限的土地贏取最高的經濟效益。在發展設施農業的過程中,張莊子婦女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上級婦聯和鎮婦聯的指導下,成立了種植協會,舉辦科技培訓班,組織婦代會成員和協會會員學習棚菜、裸地蔬菜種植管理技術,推選本村早期搞棚菜、裸地蔬菜富起來的家庭婦女李東梅為種植協會會長。在她的帶動下,廣大婦女搞棚菜、裸地菜種植信心足了,從事設施農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村委會根據鎮黨委、政府對發展設施農業的優惠政策,積極為搞種植項目的家庭協調聯繫信用社貸款,沒有抵押能力的困難家庭,由村種植協會擔保貸款。幾年來,村裡為搞種植項目的村民協調貸款二十萬元。
隨著村裡種植業不斷發展,對土地的需求量不斷擴大,本村有限的土地已無法滿足需要。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村委會研究決定,通過種植協會利用本村產、銷管理優勢到鄰村選地理位置好的地塊承包種植蔬菜,同樣享受村裡的優惠政策,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享受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目前,張莊子在鄰村承包土地1000多畝,給村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村委會、婦代會、種植協會,共同研究規劃發展種植業的生產,銷售、軟環境建設,把發展設施農業的扶持政策落實到大棚、地塊。為了觖決村民在大棚、裸地蔬菜生活澆灌用電問題,村委會投資7萬元,辦電架線2000米。為了保證蔬菜銷售運輸的暢通投資6萬元修環村路6公里。今年,根據鎮黨委政府對發展設施農業的優惠政策又撥出耕地100畝,農戶建大棚50個,村裡投資3萬元,為每一個大棚配一眼水井。
隨著種植業的不繼擴大,由村婦代會、種植協會統一規劃,會長李東梅牽頭成立了綠色農業產品合作社,產銷一條龍,向定單農業發展,每茬的棚菜、裸地蔬菜都要定品種、定產量、定合同,保證蔬菜的質量。幾年來,張莊子村的蔬菜,通過種植協會銷往瀋陽、北京等城市,並遠銷到日本、南韓鮮、美國等國家。
在村委會、婦代會的共同努力下,張莊子村580戶村民中,有種養項目的300戶以上,佔全村的60%,推廣種植品種有西芹、西紅柿、西蘭花、豌豆、辣根等。幾年來,引導農民種植辣根2000畝、豌豆3000畝、胡蘿蔔1000畝,農民增加收入1200餘萬元,解決了300多名農村婦女生活就業問題,體現了在發展設施農業進程中廣大婦女的主力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