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官鄉

劉官鄉

劉官鄉東鄰黃臘鄉、西連舊州鎮,南接東屯鄉、北倚平壩區。距城區約48公里,屬丘陵地帶,最高海拔1379.9米,氣候適宜,年平均氣溫15℃,全年日照1238-1309小時,太陽輻射量為88千卡/c㎡,年平均無霜期為305天,邢江河自西向東流經鄉6個自然村。全鄉總面積4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12047畝,全鄉轄14個行政村,28個自然村,有104個村民組,全鄉3245戶,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436人。

農業經濟


鄉境內盛產香稻列優質大米和油菜。有特色蔬菜山藥、折耳根常年大批量投入市場;有500餘畝綠色銀行的小黑竹林,非耕地資源豐富;有金壩茶廠3000餘畝茶葉基地和劉官精製茶廠320畝茶葉基地;有周官村儺戲雕該遠銷全國各地;鄉境內有月銷售量在1千頭左右的大牲畜交易市場一個。
劉官鄉興紅苗族地戲
劉官鄉興紅苗族地戲
劉官鄉無公害大米產地獲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認定,劉官鄉成為無公害大米產地。其中劉官鄉的大米667公頃山藥280公頃、蕃茄、白菜、蘿蔔290公頃。
該鄉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的標準組織生產,並按照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報條件和要求,積極做好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組織審報工作,為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特色優勢


立足鄉情,明確思路
安順山藥安順山藥,是我區種植產業的特色產品,且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山藥又名“山中之葯”,人間美稱“小人蔘”,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蔬菜副食品和珍貴的藥用品之一。300多年前劉官一帶的屯堡人都有逢年過節上山挖野山藥來炸吃的習慣,野山藥很受當地人的喜愛,有人把多挖的野山藥拿到集市上出售。這時住在劉官境內老邦寨的黃茂賢就把挖來的野山藥試種在自家的地里,第二年挖出來果然比野生山藥大,就這樣年復一年的馴化、提純扶壯,形成了當地的地方品種,后相繼在老邦寨擴大種植面積,馴化后的山藥產品銷售在舊州、大西橋鎮、平壩縣等地,深受人們的喜歡。
劉官山藥獨有的特性:薯塊呈圓柱形,其地下塊莖可長達100cm左右,山藥皮薄,外表淡褐色,密生細須,根皮黃白色,肉白色,有粘液。削皮后肉質白色,且久置不會變黃,久煮不散,肉質鬆軟細膩,味微甜,容易做成山藥泥山藥粉等。劉官山藥一般每公頃產量在27-33噸,劉官白山藥已成了安順具有特色的農產品。
近年來,劉官鄉以山藥作為支柱產業,按照綠色食品技術規範進行種植。2006年6月被貴州省農業廳授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產地規模4200畝。目前劉官山藥已初具規模,成為劉官鄉老百姓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2011年,我鄉計劃種植3200畝,預計產量達800萬公斤,預計產值1.44億元以上,預計利潤創收8000萬元。
強化領導,推進發展
西秀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劉官山藥發展,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到劉官鄉調研,指導劉官鄉快速發展山藥產業。鄉黨委、鄉政府成立以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山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設立山藥產業發展辦公室,負責全鄉山藥種植的指導、協調、管理和技術推廣工作,實施鄉黨政班子成員包村,部門包組,工作員幫助5-10戶種植戶。各種植山藥的村也成立山藥種植小組。同時將山藥種植納入鄉、村幹部年度考核範疇。2008年,區人民政府在劉官鄉新幫、新寨等村實施山藥產業化扶貧項目,項目資金100萬元,大大改善我鄉山藥種植的基礎條件和調動了村民種植的積極性。鄉人民政府還積極主辦“中國?貴州?劉官山藥王大賽”,宣傳劉官山藥和鼓勵農戶大規模種植劉官山藥,進一步發展山藥種植產業化,從而推動全鄉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依託協會,帶動發展
要發展產業化種植,就必須打破“零、散、亂”的小農經濟種植模式,實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帶動。為此,劉官鄉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幫助新幫、南翠等村組建了山藥協會,擁有會員近500多名。協會成立后,一是積極邀請有關蔬菜專家、講師以及本鄉的鄉土人才對協會會員就規範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山藥的保鮮、山藥種子過冬的儲存、山藥種植中土壤的選擇、肥料的選擇和施肥技術等進行培訓,提高農戶種植水平。二是積極探索市場,與貴州華泰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和六盤水、貴陽等地農貿市場的供銷合作,走“公司+農貿市場+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
三是積極爭取省市區農業、扶貧、科技、知識產權、工商、銀行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走品牌效應之路,走知識產權保護之路,促進劉官山藥的增值。目前,兩個協會已申請註冊“劉官山藥”、“安順山藥”兩個商標品牌。2010年12月24日,“安順山藥”獲得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定。兩個協會將會員戶和農戶的山藥集中包裝,冠名“劉官山藥”、“安順山藥”,以禮品盒裝出售,遠銷上海、廣東等地,大大增加劉官山藥的附加值,對促進山藥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從2006年每公斤6元上升到2010年每公斤18元,在今後的工作當中,劉官鄉還將繼續努力,紮實工作、再接再厲、銳意進取、共克時艱,促進劉官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更好更快和又好要快發展。

周官儺雕


周官儺雕
周官儺雕
周官村位於我鄉北部,距鄉政府1公里,由周官、大山、水屯三個自然村組成,有418戶,共1820人,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村寨。土地肥沃,田塊成片,美麗的邢江河從村邊緩緩流過。多年以來我村一直是以單一的水稻、玉米種植為主,絕大部分收入也來源於農作物的出售。水屯自然村的冰脆李,酥脆甘冽,遠近聞名,也是該自然村的主要收入之一。我村有歷史優久、傳承深遠的儺雕技藝,出產的儺雕產品遠銷全國各地乃至國外,更有一小部分人長年從事儺雕工作,並以此作為主要的經濟收入,目前我村約有300人左右從事儺雕產品雕刻。

人口數據


截至2020年末,劉官鄉常住人口98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