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腰燕普通亞種

金腰燕普通亞種

金腰燕普通亞種(學名:Hirundo daurica japonica)為燕科燕屬的鳥類,體長約17cm,體重18g,壽命15年。喙短而寬扁,基部寬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極深,嘴須不發達。翅狹長而尖,尾呈叉狀,形成“燕尾”,腳短而細弱,趾三前一后。多見於山間村鎮附近的樹枝或電線上。最顯著的標誌是有一條栗黃色的腰帶,因此又名赤腰燕。生活習性與家燕相似,不同的是它常停棲在山區海拔較高的地方。有時和家燕混飛在一起,飛行卻不如家燕迅速,常常停翔在高空,鳴聲較家燕稍響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內蒙古、黑龍江、南至廣東、西南、四川(雅安)、雲南、福建(廈門)、江蘇(沙衛山島),朝鮮,日本,印度(南部),泰國(北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

外形特徵


金腰燕普通亞種,雌雄羽色相似,上體黑色,具有輝藍色光澤,有的後頸雜有栗黃色和紅栗色、形成領環,腰部栗色,頬部棕色,下體棕白色,而多具有黑色的細縱紋,尾甚長,為深凹形。最顯著的標誌是有一條栗黃色的腰帶,淺栗色的腰與深藍色的上體成對比,下體白而多具黑色細紋,尾長而叉深。虹膜褐色;嘴及腳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8-30g,♀15-31g;體長♂155-206mm,♀153-196mm;嘴峰♂6-9mm,♀6-9mm;翅♂102-130mm,♀109-131mm;尾♂85-122mm,♀78-114mm;跗蹠♂12-14mm,♀12-14mm。(註:雄性——♂;雌性——♀)

生活習性


生活習性與家燕相似,棲息於低山及平原的居民點附近,以昆蟲為食。生活于山腳坡地、草坪、也圍繞樹林附近有輪廓的平房、高大建築物、工廠飛翔、棲在空曠地區的樹上以及喜棲在無葉的枝條或枯枝。通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空中或電線上。結小群活動,飛行時振翼較緩慢且比其他燕更喜高空翱翔。善飛行,飛行迅速敏捷,主要以昆蟲為食,食物種類常見有雙翅目鱗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蜻蜓目等昆蟲。

生長繁殖


築巢多在山地村落間,巢多呈長頸瓶狀,築巢精巧,中國民間自古稱之為巧燕。4~9月繁殖,用泥丸混以草莖築瓶狀巢於建築物隱蔽處,每年可繁殖2次,每窩產卵4~6枚,卵近白色,具黑棕色斑點。卵的大小及重量與家燕相同。通常卵產齊后才孵卵,孵化期約17天,在巢期26~28天。巢址的選擇上與家燕有別:家燕主要營巢在屋內,金腰燕主要在屋外牆壁上,且喜選木結構房屋,還發現巢連著巢的“群居”現象,一木頭房上,有26對之多,甚至六對金腰燕把巢堆在一處,宛如蜂窩,是罕見的奇觀。
金腰燕普通亞種
金腰燕普通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