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山油柑的結果 展開

山油柑

芸香目芸香科植物

山油柑(學名:Acronychiapedunculata (L.)Miq.)是芸香科山油柑屬植物,樹高5-15米。

形態特徵


山油柑樹皮灰白色至灰黃色,平滑,不開裂,內皮淡黃色,剝開時有柑橘葉香氣,當年生枝通常中空。葉有時呈略不整齊對生,單小葉。葉片橢圓形至長圓形,或倒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7-18厘米,寬3.5-7厘米,或有較小的,全緣;葉柄長1-2厘米,基部略增大呈葉枕狀。花兩性,黃白色,徑1.2-1.6厘米;花瓣狹長橢圓形,花開放初期,花瓣的兩側邊緣及頂端略向內卷,盛花時則向背面反卷且略下垂,內面被毛、子房被疏或密毛,極少無毛。果序下垂,果淡黃色,半透明,近圓球形而略有稜角,徑1-1.5厘米,頂部平坦,中央微凹陷,有4條淺溝紋,富含水分,味清甜,有小核4個,每核有1種子;種子倒卵形,長4-5毫米,厚2-3毫米,種皮褐黑色、骨質,胚乳小。花期4-8月,果期8-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較低丘陵坡地雜木林中,為次生林常見樹種之一,有時成小片純林,在海南,可分佈至海拔900米山地密茂常綠闊葉林中。
本種生長在海南的闊葉雜木林中偶有高達20米、胸徑40厘米的大樹,但據樹榦解析,51年樹齡的樹高15.8米,胸徑21厘米,生長頗為緩慢。

分佈範圍


產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六省區南部。菲律賓、越南、寮國、泰國、柬埔寨、緬甸、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
本種分佈於亞洲南及東南部廣大地區,其器官形態除子房的毛被外相當穩定,產斯里蘭卡、印度、印度尼西亞等亞洲東南部的,其子房通常密被長毛,毛質頗硬,產中國南部大陸的,其子房通常僅下部或中部以下被柔毛,但生長於雲南西雙版納一帶的,其子房亦密被毛。采自廣西西南部局部地區的一些標本,其子房光滑無毛,這些都可能是不同地區及其生境的生活型。

主要價值


山油柑
山油柑
本種的樹皮鬆脆,纖維短,不甚發達,故樹皮剝落時呈不規則片狀。莖幹的下部樹皮含鞣質16.72%(據雲南樣品分析)。木材為散孔材,無心邊材之區別,材色淺黃,紋理直行,不變形,易加工,在海南列為五類材。

繁殖方法


繁殖用播種法,9-10月果熟時,由青綠轉黃褐色,果實採回后堆漚數天,待果皮充分軟化后,搓去果皮肉,洗凈種子,晾乾,忌曬,即可播種或沙藏。種子千粒重220-250克,發芽率65-70%。早春作床播種,覆土厚0.5-1厘米,蓋草保濕。播后20天開始發芽,待幼苗出初生葉、苗高4厘米左右可移苗上袋培育,苗高30-40厘米,可出圃定植。 

栽培技術


林地可選擇坡度緩和、排水良好、疏鬆濕潤的酸性紅壤,其山下部種植降真香深山含笑木荷山杜英的混交林,山中部為枇杷或板栗,山上部為馬尾松或台灣相思。這樣栽種山油柑以山麓緩坡最適宜。在大型公園、庭園中,這樣栽植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