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墩鎮

貝墩鎮

貝墩鎮,廣東省和平縣轄鎮,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和平縣東部,東與龍川縣車田鎮交界,南與古寨鎮接壤,西與彭寨鎮相連,北與優勝鎮長塘鎮毗鄰。

貝墩鎮轄15個村委會及1個居委會,轄區面積132.35平方公里。

概況


貝墩鎮
貝墩鎮
貝墩鎮位於和平縣東部,東與龍川縣車田鎮交界,南與古寨鎮接壤,西與彭寨鎮相連,北與長塘、優勝兩鎮毗鄰。轄石村、共榮、電光、武聯、新南、貝溪、強新、慎行、河溪、大塘、樹華、三多、南壩、上溪、下溪15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社區)。轄區面積14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810畝,林地66539畝,人口3.1萬人。貝墩自秦朝趙佗在龍川建縣以來,隸屬龍川縣。設縣治至和平始,貝墩為和平縣所轄,屬和平廣三圖。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始建貝墩約場。民國十七年(1928年)貝墩為第三區(名曰四約)。民國二十年奉令舉辦自治。1949年共和國建立后,成立貝墩鄉人民政府。1952年聯彭寨、糧溪、古寨、安垇、優勝魚溪為第四區。1958年改為四聯人民公社,1962年設貝墩人民公社,1983年改名為貝墩區,1987年改為貝墩鎮。
2011年末貝墩鎮轄石村、共榮、電光、武聯、新南、貝溪、強新、慎行、河溪、大塘、樹華、三多、南壩、上溪、下溪等15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
貝墩鎮轄區面積14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萬人。
貝墩鎮有沸墩、鐵扇關門、仙女嶂、九峰嶂等旅遊資源。“沸墩”地處貝墩街北100米處,高約5米,形似鼓,墩頂上終年湧出沸水,水溫達87℃。
貝墩鎮素有特產之鄉的美稱,主要有貝墩米酒、豆腐、腐竹、牛肉乾等特產,貝墩米酒俗稱“貝墩燒”,酒質純凈,清澈透明,味道好,1995年榮獲全國農博會優質產品獎。

經濟


貝墩鎮農業生產穩步發展,2011年實現農業總產值8713萬元(現行價)。鎮內的五金機械、食品加工、竹木工藝、釀酒、建材等行業發展迅速。貝墩酒酒質純凈、清澈透明、無沉澱、味道好,1995年榮獲全國農博會優質產品獎;貝墩豆腐質地白嫩、甜美爽口;貝墩牛肉乾製作精良、酥脆香甜、風味獨特;貝墩腐竹等土特產享譽市場。2015年,貝墩鎮農業生產總值12343萬元,農民可支配收入9602元,完成國地兩稅650萬元,其中地稅393萬元。農業主要出產水果、蔬菜、優質谷等產品,有五金機械、食品加工、竹木工藝、釀酒、建材等行業。
貝墩鎮境內有老園、崩凶、聶子石三座水電站,裝機10台,容量8000千瓦,年發電量4000多萬千瓦時。

人文


貝墩鎮文人薈萃,名人輩出。明清時期有舉人12名、貢生11名,現在外任職處級幹部19名、大學教授5名

鎮名由來


鎮名源來於鎮中心的一塊巨石如下述:
一塊獨立的巨石頂上冒出溫泉來,這樣的奇景世間還有沒有第二個。和平縣貝墩鎮擬將鎮上的這塊古老巨石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以擴大知名度,開發旅遊業。“貝墩溫泉”距貝墩鎮府門口僅200米遠,一塊巨石,兀然突起,形狀如鼓,高約三四米,頂端面積約60多平方米,石頂中間冒出一股熱氣,原來巨石頂上正中間有一泉眼,滾滾泉水如煮沸的開水般冒著泡,溫度達85℃,是全鎮溫泉中溫度最高的,可在一分鐘內把雞蛋燙熟。鎮上的居民常用它來燙東西,石頭上擺滿了已燙熟的茄子、苦瓜、豆角、白菜等著太陽將它們晒成乾菜。此石外觀壁面青削,泉水長年作用而在四面刻出數道溝澗,澗路中因溫泉的礦物質流過而顯得特別圓潤。據說這石上共有兩個泉眼,一高溫一低溫,或一熱一涼,但現在兩泉互通難以分辨。居民們在其下方建了數間浴室水池,就近利用,溫泉天天這樣注入池中,夏日就只好浪費了。據說此石叫貝墩石,原來叫石鼓溫泉,民間亦稱“沸墩”,《惠州府志》上載,它古稱“石竇溫泉”,大約清朝時的一個縣令將它改為“貝墩溫泉”,鎮名也沿用至今。至於為何這樣一塊獨石頂上流泉,至今還是一個謎。

基層組織


貝墩鎮共有25個黨支部,2012年,紮實推進”345”工程,以“三會一課“為載體,做好和發展農村黨員工作。2012年共發展預備黨員14人,發展建黨對象22人。

基礎設施


貝墩鎮交通、通訊便利、社會治安良好,全鎮交通四通八達,形成以貝墩街為中心,村道主幹線6米寬,輔線4米寬的交通網路。廣播電視、光纜、移動通信等現代化通訊設施網路配套完善。

教育衛生


2012年,貝墩鎮中學普及率為100%,考取重點初中16人,重點高中20人,重點本科2人,普通本科28人。貝墩鎮衛生院建有3000多平方米醫技大樓及住院部大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5.0%以上。
貝墩鎮河溪、三多、石村、慎行4個村列入2012年扶貧“雙到”(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村,幫扶單位共落實幫扶資金600多萬元,造血項目4個,貧困戶實現脫貧。

特產


貝墩酒酒質純凈,清澈透明、無沉澱、味道好,1995年榮獲全國農博會優質產品獎。貝墩豆腐質地白嫩,甜美爽口;貝墩牛肉乾製作精良,酥脆香甜,風味獨特。還有貝墩腐竹等特產。

名勝旅遊


貝墩鎮內有仙女嶂、鐵扇關門、九嶂峰等名勝古迹。特別是貝墩街北端距貝墩鎮府門口僅200米處,有一巨型石墩,形似鼓。石頂上湧出沸水,水源頗大,終年不竭,溫度甚高,平均在93攝氏度。據說此石叫“貝墩石”,原來叫石鼓溫泉,民間亦稱“沸墩”,因客家音“沸”同“貝”同音,故稱“沸墩”為“貝墩”,鎮名一直沿用至今。鎮內建有新天地溫泉酒店,是觀光旅遊的勝地。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貝墩鎮下轄1個居委會和15個村委會(街道居委會、石村村委會、共榮村委會、電光村委會、武聯村委會、新南村委會、貝溪村委會、強新村委會、慎行村委會、河溪村委會、大塘村委會、樹華村委會、三多村委會、南壩村委會、上溪村委會、下溪村委會)。鎮駐街道居委會。

人口


《中國縣域統計年鑒·2018(鄉鎮卷)》統計的貝壩鎮人口為18152人(2017年)。和平政府網2020年顯示,貝墩鎮戶籍人口3.2萬多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12686人。

交通運輸


20世紀50年代以前,魚潭江可以通航。20世紀60年代以後主要靠公路。有省道和洋線,東經車田至老隆興寧等地,西經縣城通江西。鎮內各管理區之間已全部通了汽車。
貝墩鎮境內主要幹線公路:238國道。

歷史文化


人文鼎盛
居住在貝墩的百姓有10多個姓氏,通過查閱周、朱、凌、葉等姓氏的族譜可以發現,他們的祖先大多是於元末明初到貝墩落居的,迄今約有600年歷史。貝墩鎮明清時期有舉人12名、貢生11名,外任職處級幹部19名、大學教授5名。
鎮名由來
貝墩街北邊100米處,有巨型石墩,形似鼓,高約5米。墩頂上終年湧出沸水,溫度達87C,人稱沸墩。客家方言,“貝”“沸”同音,前人就將“沸墩”改稱“貝墩”。

榮譽稱號


2019年,貝墩鎮入選廣東省教育強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貝墩鎮位於和平縣東部,東與龍川縣車田鎮交界,南與古寨鎮接壤,西與彭寨鎮相連,北與優勝鎮、長塘鎮毗鄰,轄區面積132.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810畝,林地66539畝。
貝墩鎮
地形氣候
貝墩鎮屬丘陵地帶、低緯度亞熱帶季風地區。無霜期長達10個月,最高溫度40C,最低溫度-3C。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
自然資源
貝墩鎮內水力資源豐富,河流有東江二級支流魚潭水,上游建有老園、崩凶、聶子石三座縣屬水力發電站。鎮內有被稱為“流體金礦”的溫泉。各類泉眼有30多處,流量大,溫度在80-93℃之間。有豐富稀土、氟石礦、鐵礦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