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行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行,漢語一級字,讀作háng、hàng、héng、xíng或xìng,最早見於甲骨文 ,其本義是十字路口,后延伸至直排、營業機構、兄弟姐妹的次序等。《說文解字》認為是“人們在路上走或小跑”。

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háng動詞連續貫穿。run through班固《漢書·谷永傳》:以次貫行,固執無違。
用長的針腳將棉衣等連綴起來為直排,也作“絎”。quilt行棉被
名詞道路。road《詩經·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微行
直排。line《詩經·大雅·常武》:左右陳行,戒我師旅。行列
輩分,班輩。generation班固《漢書·匈奴列傳》: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行次
兄弟姐妹的次序。seniority among brothers and sisters陳彭年、丘雍等《廣韻·宕韻》:行,次第。排行
數學術語,“矩陣”中的橫排。
軍隊編製,二十五人稱“一行”。the ranks左丘明《左傳·隱公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雞。
隊伍,軍隊。army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陳勝、吳廣皆次當行。行陣
營業機構。business firm康駢《劇談錄·卷上》:徑詣市東肉行,以善價取之。行鋪
工業、商業的類別。trade吳自牧《夢粱錄·民俗》:且如士農工商、諸行百戶,衣巾裝束,皆有等差。行業
代詞表示處所,這裡,那裡。here/there周邦彥《風流子·芍藥》: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
量詞用於成直排的東西。row《呂氏春秋·行論》:燕王聞之,泣數行而下。一行
助詞用在名詞或代詞後面表示複數。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八》:怕賢不信,試問普救里僧行。
hàng形容詞剛強。bold丁度等《集韻》:行,行行,剛強的樣子。行行
特殊用法構詞成分。樹行子
héng名詞功夫,本領。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漢陽續錄》:然里之男婦,無不曰三師父道行清高。道行
xíng動詞走。walk劉熙《釋名·釋姿容》:兩足進曰行。行走
經歷。experience《國語·晉語四》:行年十五矣。行年
言,說。say《爾雅·釋詁下》:行,言也。行成
離開。leave陳彭年、丘雍《廣韻·庚韻》:行,去也。
返還。go back《呂氏春秋·貴因》:膠鬲行,天雨日夜不休。
出動。go out《左傳·僖公五年》: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出嫁。marry《國風·鄘風·蝃蝀》: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更行
流動。run《周易·乾卦》:雲行雨施。運行
流通。prevail《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流行
通曉。know《呂氏春秋·適音》:將以教民平好惡、行禮義也。
巡狩,巡視。patrol《周禮·地官·州長》:若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則帥而致之。
做,從事。do《墨子·經上》:行,為也。行善
施用。use《周易·繫辭上》:推而行之謂之通。推行
賞賜,授予。give班固《漢書·高帝紀下》:且法以有功勞者行田宅。
降落。fall alight《禮記·月令》:大雨時行。
斟酒。pour the drinks蘇軾《勸金船·無情流水多情客》:杯行到手休辭卻。
兼任官職。hold a concurrent post范曄《後漢書·陳俊傳》:於是拜俊太山太守,行大將軍事。
舊時官吏署“行”字於文案紙尾,表示照準實施。carry out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百官志二》:(舍人六人)凡詔旨制敕、璽書策命,皆起草進畫,既下,則署行。署行
向下籤發公文或命令。sign and issue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一》:宜行各督撫官親詣各城,從實揀選。
成功succeed《鬼谷子》:行者,成也。
助動詞,可以。be all right不行
出遊。travel謝惠連《搗衣》:紈素既已成,君子行未歸。旅行
名詞事物的發展規律。rule《周易·復卦》: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天行
路程。distance《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行程
品德,表現。behaviour《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為行本。德行
古代通使的官員,又稱“行人”。《管子·小匡》:隰朋為行。
古詩的一種體裁。王灼《碧雞漫志》:故樂府中有歌有謠,有吟有引,有行有曲歌行
樂曲。song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
漢字的一種字體,即“行書”。running hand張彥遠《法書要錄·行書》:行書者,後漢潁川劉德升所作也。行書
日月星辰運轉的軌道。trajectory《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通“形”,形體。body《老子》:餘食贅行,物或惡之。
圍棋術語。劉安《淮南子·說林》:行一棋不足以見智,彈一弦不足以見悲。
佛教術語用字。白居易《贈別宣上人》:性真悟泡幻,行潔離塵滓。戒行
路神名。《禮記·月令》:其祀行,祭先腎。行神
姓。陳彭年、丘雍《廣韻·庚韻》:行,姓。
形容詞出外時用的。for travel班固《漢書·曹參傳》:蕭何薨,參聞之,告舍人趣治行。行裝
以前的。previous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乃行卜。
能幹。capable真行
副詞將要。soon曹丕《與吳質書》: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行將
正,方。just張籍《少年行》:遙聞虜到平陵下,不待詔書行上馬。行當
又,也,再。again曹丕《與吳質書》:間者歷覽諸子之文,對之抆淚,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即。namely陳壽《三國志·魏志·華佗傳》:病人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差
量詞酌酒勸飲一遍。揚雄《法言·修身》:賓主百拜,而酒三行。
連詞以“行……行……”的形式成對搭配使用,相當於“且……且……”。and王伯成《哨遍·項羽自刎》:行走行迎,故然怒激剛強性。
xìng名詞事情。thing《禮記·坊記》:民猶貴祿而賤行。
事迹,舉止。story《禮記·樂記》:聞其謚知其行也。行跡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第二下】【行部】
行,人之步趨也。從彳、從亍。凡行之屬皆從行。戶庚切。 

說文解字注

【卷二】【行部】
行,人之步趨也。
註:步,行也;趨,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謂之行,統言之也。《爾雅》:“室中謂之時,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析言之也。引伸為巡行、行列、行事、德行。
從彳、亍。凡行之屬皆從行。
註:彳,小步也;亍,步止也。
戶庚切。
註:古音在十部。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行部】行
《唐韻》:戶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並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從彳,從亍。《韻會》:從彳,左步;從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為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為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𨻰其五行。《韻會》:五行,運於天地閑,未嘗停息,故名。
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又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為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為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又《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又《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跡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為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為德,施之為行。
又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𡨥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為趙相。
又《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為卒,二十五人為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為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為一行,百行為萬人,謂之方𨻰。
又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又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於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又《廣韻》:戶浪切,音笐。次第也。
又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李潮八分小篆歌》)
又《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又《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又《韻補》:葉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又《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方言集匯


◎贛語:hrong2 行將;xing2 一行禾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hang2 hong2 hen5 [寶安腔] hang2 | hang3 | hong2 [客英字典] hang2 hong2 hang5 [陸豐腔] hang3 hen6 hong3 [沙頭角腔] hong2 hang2 hang5 [梅縣腔] hang2 hen5 hong2 [海陸腔] hang2 hong2 hen6 [東莞腔] hong2 hang2 hang3 [客語拼音字彙] hang2 hong2 [梅縣腔] hang2
◎粵語:haang4 hang4 hang6 hong4
◎韓語:HAYNG HANG 항 행
◎越南語:hàng